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纲要的实施 ,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中学阶段是一个重要时期 ,中学各科教学尤其是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如何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以下谈一些我在历史课中的尝试。一、爱国主义的形成源于爱国情感的培育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 ,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育。情感是由人的社会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 ,这种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两大领域。爱国情感不是先天的 ,而是通过后天的习染、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形成的 ,也就是 :一方面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 ,国家和法律的外部影响促使学生形成爱…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都非常重要。作者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利用第二课堂和多媒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教师对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责无旁贷。历史学科的特点、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素材、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等都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大方针下,情感教育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历史作为初中较为重要人文学科,对学生有着极其显著的教育意义。将历史教学与情感教育互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历史方面的感悟,培养学生爱国、不断钻研进取的优秀品质,确保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祖国有什么可爱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而热爱家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各校在正常的历史教材教学的同时还应努力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其中,乡土历史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也最受学生欢迎,最适合学生口味,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就这一领域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教学应贯穿于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应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理性明辨是非真相,感悟爱国真实情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爱国主义教育的和声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做到"寓教于史,寓爱于国"。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本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历史教师应利用历史课堂教学深入挖掘历史中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把爱国与爱党统一起来,把爱国主义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并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振兴中华,实现理想为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历史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外,情感教育也很关键。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人文感以及积极的爱国情感,而情感的培养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将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结合起来,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总结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入手,对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结合运用于历史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历史上先进人物的光辉榜样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历史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百日新政》一课中的爱国志士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实例,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唤醒民众,所表现出的爱国之情和高尚人格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爱国情感教育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树立爱国之士谭嗣同的高大形象,但这种形象不是说教而来,而是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载体比较完美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到教育感悟。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提出了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有责任用历史学科丰富的教育内涵,激发学生的革命理想、民族气节、爱国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高劲彦 《甘肃教育》2020,(6):138-138
我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学习历史,能让学生更为理智地分析问题,认识现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和认识历史。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历史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知识之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用这些素材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逐步吸取其中的营养内涵,以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其转化到爱国的实际行动之中去。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讲述历史文化名人关心国家命运的事迹和救国救民的壮志,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而贡献青春的报国之志,这是我们文化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应试教育下的历史教学始终局限于历史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技能的训练,无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中的情感教育功能,职校历史教学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为该学科提供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外部条件。本文以"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为例,尝试挖掘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并总结情感教育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4.
秦爱军 《文教资料》2009,(5):146-147
本文着重分析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从情感的含义、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需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第一,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从历史情感教育的特点出发,重点探讨实施情感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形成的基本标志,爱国情感培育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的目标.如何在中学阶段形成并巩固爱国情感是中学各科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从根本上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必须研究和确定爱国情感内容,研究和探讨培育爱国情感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法可循,才能把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历史教学中爱国情感之内容爱国情感乃道德情感,由人之心理发生,要确定爱国情感培育内容,首要的是了解爱国情感的心理成份.爱国情感心…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本文以历史学科为例,对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同时对历史情感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情感教育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本身所要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民族英俊,爱国志士那种爱国忘我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以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增强他们的民族尊心和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有利于民族团经,要注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让美育贯穿在历史教学中,净化、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教学的渗透、观念的更新,激发当代学子在了解历史的前提下,珍惜现在,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