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使用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CASSCF)和多组态的二级微扰理论(CASPT2)方法,对C6H5CN+离子去CN的光解离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12B1,12A2,12B2,22B1和12A1电子态的去CN解离势能曲线.通过对渐近产物的能量、构型、电荷和自旋密度布居的分析,得出结论:12A1,12B1,12A2,22B1和12B2的解离产物分别为C6H5+ (X1A1)+CN(X2∑+)(第1解离限),C6H5+(1 3B1)+CN(X2∑+)(第2解离限),C6H5 (11A2)+CN(X2∑+)(第3解离限),C6H5+ (11B1)+CN(X2Σ+)(第4解离限)和C6H5+ (X1A1)+CN(12(Ⅱ))(第5解离限).  相似文献   

2.
采用的JF—5型库仑法微量水测定仪测定油品含水。卡尔.费休反应方程式: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3,C5H5N.SO3+CH3OH=C5H5NH.OSO2OCH3  相似文献   

3.
采用考虑旋轨耦合的从头算方法计算研究1,2-C2H4Br2的光解.计算了分子的若干电子态的垂直激发能.用MS-CASPT2/CASSI-SO方法计算了1,2-C2H4Br2分子C—Br解离的势能曲线.根据计算结果,清晰地指认了1,2-C2H4Br2分子的解离通道:C2H4Br+Br(2P3/2)和C2H4Br+Br*(2P1/2).  相似文献   

4.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5.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的方法研究了甲基丁烯醇(C5H10O)在9.0~15.5eV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过程.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C5H10O的电离能和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通过对实验和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母体离子可能的光电离解离机理.母体离子的解离通道可以分为2类:由C5H10O+直接发生键断裂的解离和经由过渡态的解离.确定了C4H 5+和C3H 5+离子的过渡态和中间体,其反应势垒与实验解离能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6.
贵刊1986年第6期所载宋瑞玉等人撰写的《国力度量的理论及方法》(下面简称“方法”)一文,借助水平科学的阐述,从产业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入手,拟构出国力函数。作者角度新颖,思路清晰,给人启发颇多。但推敲之下,尚觉仍有可讨论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己见,与该文作者及广大读者一起探讨。 (一) “方法”一文的作者在式“C+H=PΣ”(2—2)的基础上,通过阐述四种分配渠道,得出式“PΣ=C+H_1+H_2+H_3+H_4”(2—3),笔者认为是有偏差的。式2—2中的H是社会总产值中扣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国家标准方法和美国环保局(EPA)方法为基础,对乙烷(C2H6)、乙烯(C2H4)和乙炔(C2H2)的气相色谱测定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C2H6、C2H。和C2H2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23g/L、0.54g/L和1.47g/L。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基质加标回收率在80—105%之间。用实验室合成的纳米Ni/Fe(比表面积为55.6mZ/g)对四氯乙烯(PCE)进行降解,它们之间的反应主要是氧化一还原过程,最终产物为C2H6,约占PCE中总碳质量的89%。  相似文献   

8.
应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类氦氪离子(Kr34+)经过1s2lnl’(n=2,3,…,15)态的双电子复合截面,然后在冲量近似下计算了Kr34+与CH4、NH3、H2O和HF共振转移激发(RTE)截面.在低动量端,CH4、NH3、H2O和HF的康普顿轮廓依次减小.相比Kr34+与CH4的RTE截面,Kr34+与NH3、H2O和HF的RTE截面在第1个峰位处截面值分别减小10.7%、23.3%和33.6%,在第2个峰位处截面值分别减小6.0%、12.3%和18.9%.同时,RTE峰的宽度依次增加,这表明随着C、N、O和F的核电荷数增加,库仑作用导致电子动量空间分布变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提出问题(1)实验:Al(OH)3白色胶状沉淀加足量NaOH溶液,沉淀溶解。而加足量HCl溶液,也能使沉淀溶解。(2)实验现象解释:H2O+AlO2-+H+Al(OH)3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Al(OH)3是一种弱电解质,它电离时生成的H+和OH-都  相似文献   

10.
由Na2MoO4·6H2O和C6H8N2合成了分子组成为[C6H14N2][Mo8O26]·3H2O的晶体化合物,并通过单晶X衍射、元素分析,IR光谱和差热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站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问群P2(1)/n,晶胞参数:a=8.3400(2),b=21.4623(5) ,c=10.2739(2) ;alpha=90°,beta=99.44°,gamma=90°.最终偏差因子:R1=0.0207,wR2=0.0541..  相似文献   

11.
李远 《科技风》2014,(17):23-24
为分析气相色谱法测煤气组分及热值的时效性,本次以焦炉煤气为研究对象,选择高纯氢气和氩气作为载气,利用GDX-502色谱柱分离CH4、C2H4、C2H6、C3H8,TDX-01色谱柱分离O2、H2、N2、CO2与CO,热导检测器检测出O2、H2、N2、CO2与CO,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CH4、C2H4、C2H6、C3H8。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条件、优化分析程序实现了一次进样完成两个定量管置换,一次完成图谱采集,缩短了分析时间,降低了分析成本和气体消耗量,有利于热值计算,利用残余煤气放散装置消除剧毒气体威胁,有效保障了煤气组分分析及热值计算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R&D成功后的授权策略》的几点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庆友  郭红珍 《预测》2004,23(6):80-80
《R&D成功后的授权策略》(预测 ,2 0 0 3,2 2 (2 ) :5 1 5 4 ) [1]一文中的一个重要公式推导错误 ,导致其得出了一些错误结论。本文一一给予修正。1 错误的所在文献 [1]的主要错误出现在分析n家企业参与授权时的情形下 ,错误地得出了  H =(5n +4) (a -c) 24 (n +1) 2 , nQ =n(a -c)2 (n +1) (1)而正确的结果为  H =n(n +2 )4 (n +1) 2 (a -c) 2 , nQ =n(a -c)2 (n +1) (2 )由此导致原文多个结论出现了错误。2 对授权方收益变化结论的修正命题 对于授权方来说 ,参与授权的企业越多 ,研发机构获得的收益越多 ,但增加速度变慢。对…  相似文献   

13.
对国产7种和1变种兰属植物,即邱北冬蕙兰Cymbidium qiubeiense、春兰C. goeringii、春剑 C.longibracteatum、线叶春兰C.serratum、蕙兰C.faberi、送春C.fabri var.szechuanicum、寒兰C.kanran、莎  叶兰C.cyperifolium 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邱北冬蕙兰为2n=40=24m+12sm+4st;蕙兰为2n=40=30m+8sm+2st;送春为2n=40=26m+l0sm+4st;寒兰为2n=40=26m+12sm+2st;莎叶兰为2n=40=24m+12sm+4st;春兰为2n=40=24m+l0sm+4st+2t;春剑为2n=40=24m+l0sm+6st。线叶春兰为2n=40=28m+l0sm+2st。线叶春兰中偶尔发现染色体数有2n=41,43,60,80。  相似文献   

14.
潘懿  蒙振亩  黄宝学 《大众科技》2012,(8):176-177,171
使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禽流感H5+H9(Re-5、Re-2株)二价灭活疫苗对百色市林下鸡场灵山土鸡开展免疫,免疫后采样检测H5、H9抗体水平。结果表明,1次免疫与2次加强免疫抗体高峰值分别在免疫后45d、60d,60 d后1次免疫鸡群抗体开始衰退;1次免疫H5+H9二价苗比1次免疫H5单价苗H5抗体衰退速度较慢;H9抗体滴度普遍高于H5并且衰退速度慢;二次免疫的抗体水平普遍高于一次免疫,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Na2MoO4·6H2O和C6H8N2合成了分子组成为[C6H14N2][Mo8O26]·3H2O的晶体化合物,并通过单晶X衍射、元素分析,IR光谱和差热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8.3400(2),b=21.4623(5),c=10.2739(2);alpha=90°,beta=99.44°,gamma=90°。最终偏差因子:R1=0.0207,wR2=0.054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贵州大树茶7种1变种11类型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类均为二倍体2n=30。五室茶Camellia quinquelocularis 2n=30=24m+6sm;四球茶C.tetracocca 2n=30=22m+8sm;大理茶C.taliensis 2n=30=22m+8sm;秃房茶C.gymnogyna 2n=30=22m+6sm+2st与2n=30=20m+8sm+2st;假秃房茶C. gymnogynoides 2n=30=22m+6sm+2st与2n=30=20m+8sm+2st;榕江茶C. jungkiangensis 2n=30+20m+8sm+2st;茶C.sinensis 2n=30=20m+8sm+2st以及变种淡红花茶C.sinensis var.ruolla 2n=30=20m+8sm+2st;均属2A核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组植物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所划分的两大类核型,即m和sm类与m,sm,和st类是与其子房室数,即5室和3室相一致的。根据核型的不对称性程度、外部形态及生化分析,探讨了各种类的亲缘关系与系统演化途径,论证了茶组植物的原产地是位于滇、桂、黔毗邻交汇处的云贵高原,探讨了茶组植物的分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叉蕨属是蕨类植物的大属之一,全世界约150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据记载,中国 有27种、2变种,分布在长江以南,仅有2种北达长江以北四川境内,而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在云南。近 来,笔者主要对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室的标本进行了清理,也参考了中国科学院植物 研究所标本馆的标本,这些标本不少是近年来所采集,其中,发现1新种并有1种和1变种为中国新记 录,1种为云南新记录,1种为贵州新记录,有4个种名是新异名,即Tectaria cosimilis Ching et C.H.Wang, T.decurrenti-calata Ching et C.H.Wang,T.fengii Ching et C. H.Wang,T.Simaoensis Ching et C.H.Wang。至此,所知云南产叉蕨属有22种、2变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适用于宽带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激光器用稀土掺杂基质玻璃材料。通过对掺Er3+重金属氧氟玻璃的光谱性质和析晶稳定性研究以及稀土离子掺杂重金属氧卤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研究,为其在宽带掺Er3+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波段激光器中的潜在应用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PbF2的加入提高了掺Er3+硅酸盐玻璃和锗酸盐玻璃的带宽特性和增益性能;首次在Er3+/Yb3+共掺和Er3+单掺硅酸盐玻璃发现上转换蓝光;重金属氟化铅的加入提高了Er3+单掺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Er3+的上转换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9/2→4I15/2, 2H11/2→4I15/2, 4S3/2→4I15/2, 和4F9/2→4I15/2跃迁;混合卤化铅效应调整Tm3+/Yb3+共掺碲酸盐有利于基质玻璃析晶性能的改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提高;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Tm3+的上转换蓝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Tm3+离子的1G4→3H6和1G4→3H4跃迁;首次在碲酸盐基质玻璃中发现OH-吸收对Er3+和Tm3+的上转换发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rDNA在重楼属Paris L.中的分布规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4种重楼属植物 的18-26S rDNA进行了定位。所有植物均为二倍体,基因组由A、B、C、D和 E5条染色体构成。(1)滇重楼P.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2n=10=6m+4t,C和D染色体的 短臂上各有1个18-26S rDNA位点;(2)长柱重楼P.forrestii:2n=10=6m+4t,B染色体的长臂 、C和D染色体的短臂上各有1个位点;(3)五指莲P.axialis:2n=10=6m(2sat)+4t(2sat) +1-2B,C和D染色体的短臂上各有1个位点;在有1个B染色体的细胞中,B染色体没有信号点, 而有2个B染色体的细胞中,只有1个B染色体上有信号点,表明B染色体上有基因存在且其分裂 不均等;(4)大理重楼P.daliensis:2n=10=4m+2sm+2st+2t,C染色体的短臂上有1个位点。1 8-26S rDNA位点不仅出现在染色体的次缢痕上,也出现在非次缢痕位点。另外,4个种中C染 色体短臂末端均有18-26S rDNA。  相似文献   

20.
马靖  顾学军 《科学文化评论》2007,24(6):1053-1058
首次报道了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氯苯分子(C6H5Cl)在240-250nm紫外激发波段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实验获得母体离子(^112C6H5Cl^+)和一些主要碎片离子的分质量光谱,以及它们在240.5nm和248.6nm两种激发波长下的光强指数。文中对母体离子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波段范围内,氯苯分子首先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1A1(S0)跃迁至激发态^1B2(S1),激发态分子再吸收一个光子而电离,产生母体离子^112C6H5Cl^+;母体离子直接解离而生成碎片离子^77C6H5^+。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51C4H3^+和^27C2H3^+则是母体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然后通过快速的内转换而形成。在该波段范围内,氯苯的最佳检测波长为248.6nm。在该激发波长下,氯苯的探测限能达到到ppb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