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何为教育?《教育大辞典》“教育”条目释文为:“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静 《教育艺术》2006,(6):8-10
教育从定义上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育从定义上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现象。教育分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狭义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研 《职业技术》2010,(4):56-56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教育评价中,有一部分人把学校的教育质量错误地当作学生考试分数去理解,去领会和要求,即哪所学校的学生分数考得高,升学率高,就表明哪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其实这是一种较片面的观念,这种观念与要求,若长此以往,则势必导致学生,学校,甚至整个教育向畸形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得以传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从广义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狭义讲,指具体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广义上讲,教育指所有有目的地增进入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教育可以指学校教育或专指思想品德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受教育培养成为心智全面发展的人。在整个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协作,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教育和德育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和德育均指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所谓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  相似文献   

9.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育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未来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蓝图。课程就是蓝图。课程蓝图有特点、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大教育观,也就是从广义上去认识和理解教育的存在和功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传统的学校正规教育;而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提高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严格说来,人类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有组织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如果人们都能这样来理解教育的存在和功能,都能积极参与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的教育活动,那么就能为成人教育的各项改革和发展辅平道路。换句话说,成人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局面的形成,大教育观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吴小建 《考试周刊》2013,(55):166-167
<正>一、德育的概念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终身教育--我们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终身教育指的是以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为起点,中经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老年教育为终点,适应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之教育需求而连续不断实施的教育过程.换言之,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的各种培养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终身教育既有专业教育,也有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技能的形式外,还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实际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由此可以看出,终身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分流与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分流,即对人才实行分流培养的教育活动。教育分流可分为内分流和外分流两种主要模式。内分流是指在普通教育阶段,在一所学校内通过能力分班、兴趣分组、课程分化和个别化教学等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分流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和才能向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外分流是指教育系统根据社会分化需要和个人的意愿及条件,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以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分流与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分流,即对人才实行分流培养的教育活动。教育分流可分为内分流和外分流两种主要模式。内分流是指在普通教育阶段,在一所学校内通过能力分班、兴趣分组、课程分化和个别化教学等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分流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和才能向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外分流是指教育系统根据社会分化需要和个人的意愿及条件,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以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什么?按辞书的解释,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智力发展、身体健康以及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几乎每本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说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在内的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的影响。狭义的教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但也不只限于学校教育)。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单靠学校不足以教育学生,家庭教育也相当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至关重要。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因此,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品德,增强社会适应性成为根本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9.
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必须落实到各项素质培养目标上去,素质发展目标是衡量国民整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从宏观问题提出的一项质量指标,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使受教育应达到的基本的发展目标,换句话说,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就是指职业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作为未来社会个体的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是职业学校使受教育通过教育与环境影响要达到的各种基本素质发展目标,素质教育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教育活动。这就是说,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活动之前,教育对于要把受教育培养成什么样人,在观念上就应有某种预期的结果或设想的形象,在这种期望和设想的指引下,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起受教育的各种素质发徨预期的变化,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使之成为合乎社会需要的劳动,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便是我们所说的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同时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