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惩罚思想,他反对体罚,重视惩罚及惩罚的替代方式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洛克的教育惩罚思想启示出发,我们应适当地引入惩罚这种教育手段,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并注意惩罚的替代性方式以及对惩罚的"度"的把握。本文试图分析《教育漫话》中教育惩罚思想,通过其中教育惩罚智慧探讨其对当今学校教育惩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惩戒思想,他反对体罚,重视惩戒及惩罚的替代方式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洛克的教育惩戒思想启示出发,我们应适当的引入惩戒这种教育手段,正确认识惩戒的教育意义并注意惩戒的替代性方式以及对惩戒的“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惩戒思想,他反对体罚,重视惩戒及惩罚的替代方式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洛克的教育惩戒思想启示出发,我们应适当的引入惩戒这种教育手段,正确认识惩戒的教育意义并注意惩戒的替代性方式以及对惩戒的“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洛克惩罚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教育家洛克对惩罚进行过精辟论述,其深邃的惩罚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作为一种古老教育方式的惩罚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是一块宝藏,对其探究的深刻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功能。积极的、充满爱的惩罚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形成优良的惩罚教育艺术是我们教育的应该追求,惩罚教育方式会在新时期焕发出崭新的异彩。  相似文献   

6.
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其育儿思想强调:树立既能满足个人成长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实业家;奉行体育为本,德育为先,智育为重的教育内容;倡导榜样示范、奖励与惩罚并行、注重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借鉴洛克育儿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就要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他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洛克提出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方法,例如反对鞭笞、提倡说理教育;重视榜样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主张用正确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等。这些教育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所著的《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其中对重要的奖惩教育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使儿童走上正道的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让儿童领略到尊重与耻辱的含义,依靠儿童的羞愧感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使儿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进行自我教育的长远目的。另外,洛克还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洛克的奖惩方法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行为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洛克教育文献的重新解读,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教育史学界关于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和贫民子弟教育思想的“定评”值得商榷。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在亲子关系疏离的17世纪末是一种崭新的观念。洛克主张通过建立工作学校对贫民子弟进行强制安置和教育的思想,意味着由社会而非教会承担贫民安置的职责,这对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克教育思想中蕴含了建构近代英国教育双轨制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体育思想是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是洛克体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洛克体育思想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内容,其中,洛克借助精神健康这一主轴,将体育和德育、智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大体育观",构成了绅士教育思想的主体。洛克的体育思想为当时欧洲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后世青少年体育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在绅士教育的各种目标中,洛克最为看重德育教育。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包含坚强的性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仪三方面内容。洛克进行德育教育主要遵循及早教育、培养习惯、因材施教原则,其方法主要有榜样教育、奖惩结合、说理等。同样,由于时代所限,洛克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2.
洛克《教育片论》中的节制论包含基础、表现、升华三个层次。理性为节制品性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节制的具体表现是控制自己不良的性情倾向、克制当前快乐的欲望和抵制痛苦的纠缠。当个体的为人处世得体时,节制就得到了升华。洛克的节制论为培养儿童的节制品性指明了方向:首先应将培养儿童的节制品性置于教育的重要地位;其次需尊重儿童,把他看做是"理性的动物";再次要有效利用儿童的荣誉感和羞耻感以及在体育中培养儿童的节制品性。  相似文献   

13.
洛克在他经验唯物论哲学和绅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健康及健康教育作了精辟的论述。他在《教育漫画》一书中,对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途径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重新解读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健康教育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Contributors     
The Academy of Philadelphia (today known as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ounded through Benjamin Franklin’s influence in 1751, and the Dessau Philanthropine, founded by Johann Bernhard Basedow in 1774, were arguably the first non‐denominational school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Yet, the congenial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ir founders have never been compared in detail. Since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Philadelphia Academy and the Dessau Philanthropine is lacking, it is the aim of this essay to provide at least a sketch of such a comparison. Thus the first two parts of the essay closely examine the essential contents of the different curricula of the two schools, the confessional backgrounds of the teachers and trustees in Philadelphia and Dessau, and the denominational and social backgrounds of the pupils attending the Academy and the Philanthropine. The third part then offers a general assessment of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schools. It will become apparent that both Franklin and Basedow we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John Locke’s writings on education and on religious toleration, that they started to put Locke’s ideas into practice at about the same time (between the 1750s and the 1770s), that their schools were indeed open to teachers and pupils of all denominations, and that thei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ruly served a common purpose as they satisfied all demands for religious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5.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著名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绅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德行、学问三个方面。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offers the first modern ex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writings of Charles Hoole (1610–1667), arguing that his writings offer significant insight into the educational aims and methods of school instructors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From attending to the needs of slow learners, to promoting learning games, to emphasising that children should be treated as rational actors, Hoole’s A New Discovery of the Old Art of Teaching Schoole (1660) fused theoretical expositions on the aims of education with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to schoolmasters on how to succeed in these aims. Hoole’s writings, as well as the earlier humanist pedagogical treatises of his peers, demonstrate that early and mid-seventeenth-century schoolmasters were already discussing and potentially implementing a number of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that historians have traditionally credited to John Locke and later eighteenth-century educational theorists.  相似文献   

19.
李桂云 《海外英语》2012,(17):280-281
John Locke’s political ide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democratic politics.They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rafting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the Citizen,gave impetus to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laid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modern politics and shaped the modern constitu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洛克和颜之推都极力推崇家庭教育。《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主张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道德教育、讲求道德教育的方法;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学习必须讲求实用。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