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互相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普遍的做法是先安排教师就某个内容上一节课,然后组织教师集体评课。这种教研活动过于形式化,要么评议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且发言者多属于被动发言,敷衍了事,场面冷清,徒有过程形式,效果较差;要么你一句我一句,虽有主题,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教研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也是教师最常规的工作之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教研在学校工作中却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每逢教研活动,要么人员不整,要么时间缩水;或者读读文章,或者看看录像……各种情形不一而足。诸如此类的状况,学校领导看在眼里,急  相似文献   

3.
参加完语文组的一次常规集体评课,我心中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总感觉活动少了一种气息.程序化的发言多,个性化的发言少;唱高调的发言多,有异议的发言少;结论性的发言多,讨论争议的发言少.活动后,我同有关老师围绕学校即将开展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一起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旨在逐步靠近教研活动的真谛,触摸教研活动的灵魂,营造浓郁的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4.
纵观当下教研工作的种种问题,要么课题选择“牛高马大”,研究过程“盲人瞎马”,研究结果“雾里看花”,研究过后则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要么就是研讨内容机械重复,砚讨形式单调乏味,研讨氛围死气沉沉。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研活动不能解决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二是教研活动不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起教研活动,一些教师觉得无非就是听课评课,感觉枯燥乏味,要么敷衍塞责,要么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压缩教研活动时间,认为教研活动没有什么新鲜的味道。其实,教师的真正成长除了课堂就是教研活动,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研活动,才能尽快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革教学手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农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导致教改信息闭塞,教研意识不强,不少学校教研活动还停留于“听一堂课,恭维几句”的形式主义,结果是只见活动,不见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的实效呢?笔者认为应力求做到“五化”。一、看清形势,教研参与自觉化。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时事教育,让教师认识到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各级学校也必将面临深化改革,更新机制,竞争上岗的抉择,每位教师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积极地投入教…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日常的传统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活动议程往往比较固定,除了听课、议课、说课外,就几乎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了;教研组长往往占据了活动的主角地位,常常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发言人数有限,被动听众多,教师缺少自主研究的时间;议课时大家也往往是走过场,不痛不痒地客套几句,问题探讨得不深入。这种脱离教师实际教学需要的低效的教研活动往往使教师提不起兴趣,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往往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活动形式.教研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能否吸引教师积极参与、积极交流,能否起到让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是目前学校教学管理的难题之一. 活动流于形式.不少学校虽然制定了教研活动的规章制度,但由于流于形式,或内容不接地气,往往是大家简单交流几句,就草草收场.教研活动记录也由组长简单便写几句,上交了事.大家各自准备自己的课,教研活动只是教研组长的事.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在中学课本里所占比重不小,而且古诗词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教学历来为语文老师所头疼,讲多讲少,怎么讲,都是摆在案头的大事,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老师要么逐词句地分析,要么选择重点句子讲解,要么干脆一读一背了之。很多地方或学校也高度重视,前些年广东省教研室还就此专门开展过“古典诗词教学”研讨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诗词的教学教研,以期寻获更有效的方式或途径。可见对古诗词教学法的探究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说课是“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必要的一个项目,说课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载体。加大培训力度、多组织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说课”     
说课是近几年来学校教研活动的一种新形式,由于它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这项活动在一些学校迅速开展起来。说课,简单地讲,就是教师将自己备课的思维过程说给大家听,把你准备这样上课的理由说出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听课对象一般是教研人员、同行教师和其他听众。一、说课的意义(一)说课可以增加教研力度,改变教研与教学分离的现象。以往的教研活动往往重教而轻研,满足于上几节公开课,然后作些探讨。说课是针对具体课题进行较全面系统地讲述,并由此交…  相似文献   

12.
宋雪梅 《贵州教育》2005,(18):28-30
一、为什么选择思辩会的形式 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通常以学习一篇文章或听课、评课的形式来开展,教师们要么选择沉默,老教师不愿说,年轻教师害怕说错:要么选择附合,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说;要么选择吹捧,大家都好,谁也不得罪.这样的活动,没有反思,没有交流,没有合作,只有靠教师自己的悟性,慢慢地积累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缓慢的、低层次的.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例教研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单位,在教研组织者和优秀教师的引领或指导下,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这种教研活动形式,能有效地促使教师仔细考虑课例中的每一个问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个年头,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推动下,各地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研模式。在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热闹的课改背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不难发现真正让教师"心动"的教研活动不多,  相似文献   

15.
遇到了问题这天,我来到了红区中学语文组,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改革一年多了,教师们遇到的问题可真不少。一坐下,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首先发言的是年级组长王老师,“其实不是我不想改革,也知道我过去的课堂并不好,但是现在问题越来越多了。将课堂开放了,学生倒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的发展在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制约学校教育的发展,校本教研是保证课改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教师内涵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的兴趣,让教师主动乐意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学记》中"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句,说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的重要性。同样,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合作是个体获取教改信  相似文献   

17.
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是中小学学校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这几种教研活动都是学校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这三种教学活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实践中,许多管理者有个共识:一个学校校本教研的成败和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程的快慢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校本教研,成了教研行政部门在"飞检"、视导中,对一个学校评估的必查项目之一。可是,案头能查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记录,而在校本教研现场,我们却常常发现这样的镜头——台上,教师讲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台下听者,却无动于衷,昏昏欲睡;研讨之时,要么三缄其口,沉默是金,要么敷衍塞责,不痛不痒,要么夸夸其谈,漫无边际……总之,教师总是游离在教研之外。可见校本教研框住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王惠莉 《现代教学》2010,(12):37-38
教研是教师自觉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它包括课堂经验交流、课程理解、观摩教学、寻找资源策略等。听课、评课是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方式。从理论上讲,评课是最直接、最快捷地提升教师授课水平的有效办法,但当前评课套话连篇,可归纳为:“程序化发言多,个性化发言少;唱高调的发言多,有异议的发言少;结论性发言多,争议性发言少。”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个年头,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推动下,各地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研模式。在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热闹的课改背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不难发现真正让教师"心动"的教研活动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