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俞晓燕 《考试周刊》2013,(42):192-193
撕贴活动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撕贴活动充满魅力,本文从"选趣""激趣""设趣"三方面入手,旨在唤起孩子撕贴活动的兴趣,体验撕一撕、贴一贴带来的无穷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动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启迪儿童的各方面潜能,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行为积极热情。幼儿爱好剪纸,但受年龄、能力、知识的限制,他们的作品总是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认为这是乱撕乱剪而加以制止,从而打击幼儿参加剪纸活动的积极性,可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影响也是很大的,教师用赞美性语言评价学生有利于幼儿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幼儿创造能力的提升,甚至今后人生理想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在儿童早期,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老师,父母和朋友,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始终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让孩子们喜欢交谈,可以说出完整的话。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师和父母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共同创造一个环境,让儿童自由发言、自由表达,从而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撕贴画是学前儿童美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小班孩子正处在各方面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可以借助撕纸活动,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在美工活动中表现得更出色。撕纸目的是最大限度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以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张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2,(39):222-223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外界事物认知和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主动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点滴,并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对于儿童的神奇想象,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现。  相似文献   

6.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外界事物认知和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主动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点滴,并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对于儿童的神奇想象,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现.  相似文献   

7.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潜能,如果能给他们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为他们自主感受、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孩子们必定能从音乐中体验更大的乐趣,获得闪烁着创造智慧的想象力和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为孩子创造氛围、提供机会、关注孩子的能力都成为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幼儿的一种特殊语言。画面是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适应的,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世界,开启幼儿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培养多元、弹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加深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思维绘画对培养儿童的知识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发挥创作能力、净化心灵有很好的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借助于画面表达天真无邪情感的方式,是孩子们无拘无束的自然的创造活动,也是儿童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在幼儿绘画辅导中,对儿童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知觉、生理、心理成长的关心,要比绘画技巧的学习更为重要。同其他学科一样,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美术教育包括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心灵手巧",将音乐和美工活动结合起来,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大班幼儿小肌肉发展已较协调,对动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剪剪贴贴、折折撕撕,利用美工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将美工作品变成打击乐器,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同时从美术教育的目的直观上说,就是要提高儿童的绘画技能。但要提高绘画技能,单单学些绘画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说,更重要的是要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健康心理和人文素质。一、引导儿童发现"美"来自生活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美术启蒙与基本教育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而片面追求专业路子培养"小画家",这是当代小学美术教育的通病。其实,小学美术教育绘画活动的本质任务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人文意识与认知能力,发展健全心理因素并培养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激发艺术创造的才能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所获得的不单是绘画知识,而是美学启蒙的完成,是再现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潜能。因此,在实施美术教学中经常启发、引导儿童去观察、去想象、去捕捉、发现生活的美感,进行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是比提高绘画技能更为重要的也更为根本的任务。二、激发儿审美与创作愿望在小学美术课中,我发现大多数儿童,尤其是聪明活泼的儿童,作画兴趣很高,而且表现大明,毫无拘束。但也有些孩子不是这样,他们常常面对一张白纸发愣,不知怎么下笔,甚至不敢自己画。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灌输式地教学绘画技法对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在绘画技法的教学之前,必须先激发起孩子的审美与创作愿望。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兴趣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健康心理都有着现实的意义。三、保护儿童的创作热情保护儿童的创作热情,并不仅仅是保护几个天才"小画家",更要注意保护那些在成人世界看来并不成熟的、涂鸦式的作品。事实证明,往往那些被成人认为不成  相似文献   

13.
谢艳花 《班主任》2020,(3):8-11
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我总是在思考:怎么让孩子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如何开展班级管理,让班集体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温馨港湾?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慢慢地,我发现: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与特点,释放孩子的生命潜能,陪伴孩子的生命成长。而这份陪伴,需要我们付出所有的爱。  相似文献   

14.
版画教育不是机械的技能训练,模仿,他是培养幼儿的版画兴趣和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与体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画家,但如果我们保护孩子们特有的表达方式,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察觉他们的潜能、理解他们的构思、发展他们的创造、支持他们的努力和意志、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一步一步走进他们的绘画世界。让版画创作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色彩斑斓的图画一样清纯、一样丰富。促使他们将来就会用良好的心情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逐步成为一个有能力、有信心、有毅力的人。  相似文献   

15.
茅玲燕 《生活教育》2012,(20):68-69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小学一年级孩子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意识,有利于孩子们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版画是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极好手段.在版画活动中,幼儿通过双手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认知用画、刻、剪、撕、折、贴、印的方法再现出来,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对幼儿表达、自理、合作、交往等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进行版画教育,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通过版画创作表达对美的认识和创造.下面谈谈我在版画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季晓鸣 《考试周刊》2013,(94):195+129-195,129
<正>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的中心主题开始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向"能力的培养",孩子们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工活动是展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受幼儿喜爱,而且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同时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应给予说理性知识,而要真正解放孩子的小手,放开孩子的想象力,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机会,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8.
学前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对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创造力不是一种知识,不能学习和直接传授,它是人类特殊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因此,创造教育应在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发展纲要发布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田莉 《考试周刊》2012,(55):187-188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美术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要为儿童的艺术创作引路,深入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告诉我们许多东西,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在美术方面的发展看作是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孩子思维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方面。每一件艺术作品,只要是孩子自己创造的东西,都是创造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