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是散文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 ,古往今来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天下有美文 ,奇文共赏之。”但传统的散文欣赏 ,大都局限于纯粹的个体阅读。随着传媒的发展 ,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出现了 ,它就是电视散文。电视散文将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由于电视载体的优越性 ,电视散文能用画面拓展意境 ,以音乐烘托主题 ,再加上优美的语言解说 ,美文变成可视性的动画画面。又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性 ,它将散文传统的个体欣赏演变为公共的集体审美愉悦。有人认为 ,电视散文是电视和散文的简单叠加 ,抑或是电视对文字的图…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散文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能给读者以音乐美的享受。朱自清散文的音乐美突出表现在音响美、节奏美和回环美三个方面。本文试图以中学课本所选的散文为例,略述笔者对其音乐美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幸听一位教师执教了《匆匆》一课,课堂上书声琅琅,诗意浓浓。说真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清新的教学风格、典雅的课堂教学氛围、活泼的教学模式,让人拍案叫好。不过有一个教学环节却让人觉得遗憾,这位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为《匆匆》拍一个电视散文,于是学生们全身心投入设计场景,从画面的选择到音乐的设置,从景物的配衬到色彩的组合,孩子们的构想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学生谈了他们的设计构想后,这位教师接下来出示了一组电视散文,她说:“这是老师拍的电视散文,美吗?”学生们齐呼“美———”,他们瞪大了纯洁无邪的眼睛,对老师充…  相似文献   

4.
电视散文为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带来生机与活力。它张扬了散文的美学特征,强化了散文的意境美,增强了散文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电视技术使散文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得以充分施展。电视散文也有与生俱来的缺憾,它直观的画面和有声的解说会限制观众想象力、感受力和理解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电视散文产生初期,受到很多赞誉。许多人认为它为文学散文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张扬了散文的美学特征,强化了散文的意境美和抒情性,使散文更具魅力。电视散文为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电视散文的诸要素中,画面与音响是其与文字散文相比最显著的两个特点。那么如何看待这两个方面呢?  相似文献   

6.
电视散文作为电视与文学的联姻,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和发掘潜力.但是,电视散文艺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有声语言的固定风格,音乐的创作与配置的不足,电视散文文本创作的不足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实现电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散文,特别是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富于音乐美和含蓄美.音乐美,就要琅琅上口,烂熟于心;含蓄美,就要反复琢磨,心领神会.口诵心惟,是学习散文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读代讲,是教学散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对于优美散文的理解,不能依赖教师的讲解分析获得,而是依靠自己的品赏玩味领悟.某些深远的意境,有时竟是难以言传的,讲多了甚至可能有损它的韵味.教学散文,宜于少讲多读.  相似文献   

8.
郑振铎散文内容真实,立意单纯、结构随意、语言中正,甚为粗疏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一种朴拙的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朴讷诚挚的性格个性;二是以大众眼光看世界的平民心态;三是日记、尺牍的特殊文体。本文还认为,郑氏散文的朴拙美与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朴拙美有相似处,更有诸多不同点,因而为现代散文风格的多样化增添了风彩。当然,郑氏在朴拙美的追求中亦有失分寸之处。  相似文献   

9.
《湖·树·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从色彩美、音乐美、意境美、人性美四个方面对这篇优美的散文进行欣赏。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散文的诗意、小说的散文美、散文的绘画美三个方面展现了散文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的特殊境界。  相似文献   

12.
电视散文通过电视化的手段对散文进行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不仅保留了散文原有的艺术魅力 ,而且通过精美的画面 ,优美的音乐、自然的音响、情真意切的解说、演员恰当准确的形体语言等 ,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文字散文在传达意境方面的局限 ,产生了 1+1>2的艺术效果 ,使观众身临其境 ,更直观地得到高品位的浸润心灵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散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是供幼儿学习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其字里行间总是揉合着浓郁的童趣,这种特有的童趣强化了幼儿散文的诗意美,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大班幼儿虽已逐渐摆脱对直观教具的依赖,但只靠教师用语言来讲解散文还是不行的。在散文欣赏活动中,我利用幻灯配合教学,给幼儿呈现出类似电视散文的效果。音乐、朗诵、画面同时出现,让幼儿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如指导幼儿欣赏散文“秋天的雨”的教学活动中,随着我有表情的朗诵,配以大…  相似文献   

14.
<正>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这些审美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5.
电视散文是电视和散文的结合,是一种集画面、音乐、解说为一体的电视表现形式。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其特征主要体现为音诗画相融合的诗意表达、深邃优美的意境创造和情感流动的结构形式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散文非常注重色彩点染和声音描摹 ,这就使他的散文具备了绘画美和音乐美的特征 ,读来如乐如画、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课程要重视并且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初中生处于对美有强烈追求的时期,而且教育本身也包含了智育、德育、美育这三个部分,所以加强初中生的美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学生的必然要求。散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点。散文教学美育包含的内容:散文配乐朗读的音乐美。音乐美可以运用到散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比如,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背景音乐来引出课文,提起学生们听课的兴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配乐朗读一下课  相似文献   

18.
喜用比喻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在他的散文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点,达到了“与众不同的趣味”,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喻的运用使他的散文在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等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从人情美、音乐美、形象美对朱自清散文的比喻美作些探讨,以进一步挖掘其散文中的深沉美感。  相似文献   

19.
电视散文通过电视这门综合艺术手段的强化和扩充,进一步增强了散文原有的文学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情与美多方面的享受和更为深刻的感悟。伊犁电视台创作播出的电视散文《沙玛瓦尔——哈萨克印象》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电视散文是以电视为载体对文本散文进行三维展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其语言形式也由文本散文的纯文字增加为文字、画面和音乐等等。本文选取典型的电视散文节目从认知学角度出发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电视散文语言意义建构和传递进行解读。电视散文的意义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复合的动态过程,三种语言类型必须恰当配合方能达到其信息和情感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