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三复习阶段的学生在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处理和应用上含糊不清,遇到这类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也无从下手.笔者回顾自己多年的高三教学,在这个问题列举几道例题并进行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过定点或定值问题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问题.近年来,在各地高考、高三模拟试题中出现了一类较新型的过定点或定值问题,这类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何与方程的综合运用.在这类问题中,所得到的方程经常涉及多个变元,学生往往琢磨不透,感觉难以下手.事实上,这类问题的破解策略还是有章可循的,笔者就此类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望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实施几年了,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实践、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种理念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数学教师中已渐渐形成共识,并不断落实,但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还未能充分体现.不少高三教师认为高三主要是复习,课堂上要追求所谓大容量快节奏,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学生去探究、去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1问题的背景江苏高考卷在2016年,2017年附加题23题都考查了有关组合数的求和问题,借助该题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的情况看,学生掌握得很不好,得分率很低.这类题型在平时质检卷23题的位置直接出现和与计数原理问题等综合出现的概率高达二分之一以上.学生反应,看到这类题,就懵,感觉无从下手.笔者将高二阶段、高三一轮复习阶段的练习  相似文献   

5.
近期在我校高三考试中,命了一道关于“断线”后瞬间物体运动情况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以下知识的掌握情况:①细线和弹簧的区别;②隔离法和整体法的使用;③加速度与力的瞬时性等.这类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时常出现.考后笔者也进行了统计,结果五花八门,现把试题和多种解法和盘托出,进行分析,以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6.
新定义问题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新问题的分析能力等,要求较高,是考查能力的好载体,但学生的答题情况往往不甚理想.笔者最近在高三复习函数时遇到一个这类问题,现将对它的一些思考记载下来,请各位同行多多指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小比较的问题,是高考不可缺少的一个考点,但是考生遇到这道题往往有点不知所措,即使能做出来,也要花上相当多的时间,这不仅会影响这类题目的得分率,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状态.为此在历年的高考前,我都要进行这类题目的专门训练,下面是我近些年为高三学生复习“大小比较”专题时总结出的一点经验,供广大高考学子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玉瑛 《生物学教学》2005,30(10):46-47
在近几年的生物学科复习中,数学计算的解题技艺越来越显得重要,多数学生都会受这类题的困扰,我在高三的教学工作中对解决这类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特别是有关DNA分子的数学计算题,用数学公式法归纳给学生,学生容易掌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力学知识组成的综合性习题又是这部分的难点,并且是高考出题的热点.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这类题的解法,在高三复习中引导学生将这类问题进行归类解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对这类问题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10.
恒成立问题在高三复习中经常可见.恒成立的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导数等,此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谈谈这类习题的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1.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在高考中也占很大的比重,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往往是需要建立恰当的不等关系,高三的复习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学生常常在多重条件面前无可奈何,针对这类问题,本文略举几例介绍这类问题建立不等关系的集合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是近年来高考题中的热点之一.求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给出的综合信息.要善于在动点的“变”中寻求定点的“不变”性.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遇到这类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得分率也比较低.教师要引导学生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归纳题型的做法.本文就这部分内容做了探究,现将解析几何定点问题中常用的方法归纳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函数零点与参数的关系类问题是高三复习中学生相当困惑的问题.这类问题,有的学生根本不会解,有的学生虽然能动手做,但是错误很多.为什么高考中会高频率地出现这类问题?我浅显地认为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函数基础知识,关键的是它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所以这类问题一直是高考中高频率出现的题型.这里我想就近年出现这类问题进行剖析,以便读后能更好地切中命题的要害.1与直线斜率相结合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李伟 《物理教师》2004,25(11):43-44
在做高三物理实验(理科选修)《用双缝干涉仪测定光的波长》时,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他们往往给学生们顺利完成实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尽快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排除成为实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椭圆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中用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载体,而椭圆与三角形的交汇也是高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本文略举数例谈谈这类问题的求解思维策略,希望对高三学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王磊 《中学教学参考》2010,(20):115-116
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中,“一题多变”式问题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拓展及延伸,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灵活的方法、灵活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电学实验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而设计类电学实验以其灵活多变、易于发散、可以考查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等特点,更是热点中的焦点.这类题目频频出现,常考常新,是困扰高三考生和物理教师的一类难题.求解设计电学实验,简洁地说就是把握“安全、可行、精确、简便、节能”这一总原则,大多数学生即便掌握了必备的实验方法,但操作起来依然思维混乱,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这类实验设计的思维流程.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流程,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课中,我曾有过这样的事例:在第一节课中,我给学生预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两天内整理出必修一的主线索与各小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本意是想让学生按我的复习思路--"由大到小",先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再填充知识点,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其思维能力,也有利学生的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的形成.但三天之后,课代表却委婉地向我提出,学生们认为,这类事情由教师整理归纳给他们就可以了,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知识性的问题,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其他科目的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立新 《新疆教育》2012,(20):169-169,165
在对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足的问题:①教师只照本宣科讲课,学生会出现厌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②不给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就不能靠自己去读懂课文的线索和知识。单靠老师的讲述学生较难记得牢;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到高三阶段,两极分化就开始显现,如不加强管理,就会出现许多问题,给教育教学造成损失.因此,班主任要切实抓紧抓好毕业班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采取措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上进心,激发精神,鼓舞斗志,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舆论环境,增强集体凝聚力;要让学生自觉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努力上进,充分发挥潜力去获得最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