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入校,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接受大学生活,接受校园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新的校园环境,在新生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大多数新生会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在许多新生中产生“大一综合症”。所以说,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于此,不妨对这种“综合症”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找出其“医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经历从感知、认知到自我定位的适应过程.安徽大学历史系遵循学生心理适应规律,紧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创新地开展了“三感”(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三我”(我是、我愿、我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尝试和探索,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新的环境、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目前高校的入学新生普遍为具有独特个性的“90后”,这使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学习、人际交往、环境变化、心理问题等几个角度研究“90后”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从入学教育、导师制、校园文化、心理辅导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健明 《江苏教育》2022,(64):27-29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师范学院新生适应教育从“融入”“规则”“奋斗”3个主题切入,着眼于新生心理需求,及时掌握新生入学前后的心理画像,重视新生学习生活的初期体验,聚焦新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节点;多维度延伸新生教育管理,从规章延伸到法治,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多举措丰富新生教育内容,紧扣重大热点事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紧扣防疫线上学习模式开展学风教育,紧扣健康成长成才目标开展生涯教育,扎实推进新生适应教育入心、入脑、入行。  相似文献   

5.
方必基  刘彩霞 《考试周刊》2014,(89):151-151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文章逐一剖析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基础学部作为高校新生从高中迈向大学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也为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基础学部对于高校新生适应融入大学生活、梦想起航、学业起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基础学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上述几方面入手构建实施体系,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心理断乳”的问题在各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心理适应”的概念出发,揭示开展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价值,结合实际挖掘出影响新生心理适应高低的各种因素,继而从高校和学生两大方面提出促使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高校大一新生融入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重视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正确引导刚刚跨 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及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早日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比较起来,中学教育阶段与大学教育阶段存在以下几大区别: 首先,在中学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中学生整日陷于“题海”之中,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因此,很多新生上大学后有一种松一口气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新生适应的"集体塑造"生涯辅导模式以生涯辅导理论为指导,从班级整体团队建设入手,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单元,帮助新生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激励新生融入班级"集体塑造"团体行动,从而实现新生在大学的快速适应和成长成才,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核心就业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性的一年.如果新生对大学第一年的严峻挑战应对不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解首都高校新生的适应情况,2011年5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北京市教工委联合开展“首都高校新生适应性调查”.基于28所院校4200名新生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首都高校新生的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经济适应方面存在挑战.此外,不同群体新生在大学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适应情况相对较差.不同专业新生的适应情况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类新生在学习适应各个维度的表现都好于其他专业新生,工科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弱于其他新生,工科和社科类新生感受更大的主观经济压力.在院校类型方面,选拔性高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在对外部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动机、对外部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经济适应方面要好于其他院校新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校新生的主观经济压力最大.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尤其是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生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适合高一新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由陌生到融入,融入新的学习集体,融入新的语文世界。首先。创设同学交往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迅速融入新的集体。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新的群体的认同,是高一新生普遍心理。然而,从熟悉的初中群体,走进高中这个陌生的群体,兴奋、新奇的同时,也有失落、孤独。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这部分孩子,与班主任一起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新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走过了黑色的七月,迈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大学新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首要问题是如何尽快去适应大学生活。本文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种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消除大学新生入校后的种种不适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汪青  杨齐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1):104-107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大一年级则是新生进入新的大学环境之后的一个重要的适应阶段。现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思维活跃,有激情,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部分大一新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产生排斥和不满的情绪,甚至不满现状,针砭时弊,宣泄负面的、不满的情绪,构成了大学校园"愤青"群体。以一个典型案例,结合90后大学新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对新生适应性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后大学生涯的第一课,起着成才发展的“导航”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作为新生大学生涯的第一课,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能否迅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他们今后能否健康的成长、成材。  相似文献   

15.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大一新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能否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对其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建立美术院校新生成长营,通过“心灵成长训练营”和“生涯规划成长训练营”,设计十项主题,将艺术疗愈的技术融入实践训练中,探索“专业为基、助力为辅”新生适应教育的特色模式,集游戏性、体验性为一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婕 《文教资料》2011,(6):226-228
近两年我院对新生进行入学后心理测量及后续排查显示,“90后”新生的心理问题与以往大学新生并无明显差异,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新生只是少数。主要的心理问题集中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敏感、自我意识偏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大学生活。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问题,总结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氛围提供了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姬会然  李全文 《文教资料》2009,(28):228-229
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大学中的同乡关系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社团组织有助于新生寻找正确的角色定位,老新生“传帮带”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高校须加强正式与非正式学生团体的管理和引导,采用“学长制”辅助大学新生管理,并通过为大学新生配发新生导航手册等方式.使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大学新生和谐身心的构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西彩 《文教资料》2008,(22):206-207
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因而应该教会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0.
由于当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存在的客观差异,大学新生入校后普遍面临着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转型,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大学生活。“磨合期”对学生来说即是对适应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心理承受力的一种考验。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磨合期”较长,且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与诱导,帮助这些学生安全度过“磨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