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三学生有着特有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选择和确立适于高三的课堂主题和实施方法,对于心育工作能否有实际效果十分重要。在实践中发现,将图画心理技术引入高三心理课堂,聚焦生涯辅导和情绪辅导两个主题,有助于提升高三心理课实效。本文列举并阐述了高三心理辅导课上图画心理技术的不同应用类型,为高三心理辅导课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三学生高考前情绪问题突出,累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效和身体健康。高考前心理辅导应以情绪辅导为主线,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观念、学会调整和释放情绪的方式方法,将他们从负面情绪的漩涡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途径,开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积极心理品质;以矫正性团体心理辅导为重要途径,打造职校心育特色,赋予学生积极心理能量;以专家指导和专业引领为重要保障,培养心育教师团队;以朋辈心理辅导为重要补充,培训学生心理辅导队伍,实现学生心理自助互助;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相结合,开发校本心育教材;以行政推动为重要保障,整合积极心育资源,助推积极心育合力育人等心理资本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4.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一个从儿童阶段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女同学,部分女学生已经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这时,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班主任要掌握好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相似文献   

5.
一、小学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龄期间,儿童的情绪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的情绪保护和调节能力等,在5~12岁之间飞速增长。情绪辅导是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七项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学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亟须心理安抚。根据辅导实践经验,提出整合运用心理理论,“三步”做好疫区学生心理安抚的方法:第一步,巧用非暴力沟通,深度共情,积极陪伴,安抚学生的负面情绪;第二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提供资讯,理性思维,改变学生的片面观念;第三步,聚焦问题解决,明确目标,寻找资源,促进学生的积极行动。三步安抚法提升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心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心理辅导活动课强调动感第一,通过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善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状态。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所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课堂的状态也是千变万化,许多课堂生成都是不可预料的。只有把握好课堂生成与预设活动之间的相辅相成,才能成就一堂真正生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组辅导、活动辅导、教学辅导、个别辅导、家庭辅导等模式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在生活中获得良好适应,对于消除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及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师仲军 《考试周刊》2014,(45):158-158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生长变化的青春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情绪管理缺乏经验,易于情绪波动,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作为学生团体辅导的组织者——心理辅导教师,掌握一些必要的学生情绪管理策略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形式、主要策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韩桂丽 《吉林教育》2000,(11):43-43
我校在坚持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基础上,开设“心馨欣”家园,面对学生——教师——家长,分别由心理教师——党支部书记——校长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辅导讲座和讨论座谈活动,有地放矢的开展心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团体辅导方式。笔者在指导第一线的班主任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大量课例中,总结出了一些操作要领,并就目前班级辅导活动的偏误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中、高学段均会涉及以情绪觉察为主题的心理课,当前,小学高年级的大部分情绪觉察心理课设计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情绪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情绪觉察任务类型简单化、情绪识别技能训练表面化、情绪描述技能培养粗糙化。然后从情绪社会化视角下,适当关注对复合情绪的觉察;以心理理论和认知评价为路径,适当加强对情绪的内在觉察;夯实情绪体验整理技能,适当侧重相似情绪和混合情绪;以情绪细腻度为方向,培养情绪描述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情绪觉察主题心理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 ,旨在疏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焦虑 ,提高学生情绪认知能力 ,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自我健康保护的基本方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课 ,它有自己实施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 ,学校课程应重视情绪目标的设计 ,并对家庭教育给以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品质的心理教育呼唤自主育心。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育心的辅导模式:以科学化的制度管理为保障,多元化的课程为支持,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为指导,为实现高品质的心理教育铺设通途。不仅保障了心理教育的及时性,也通过自主育心让教育的延时性得到拓展,从而提升个体的终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作者发现一类很难取得辅导效果和拒绝辅导的中学生,他们都具有缺乏责任感、进取心的人格,这类人格使他们轻易放弃学业,蔑视老师和学校纪律,沉迷网络等而无焦虑、自责和愧疚等情绪,其原因在于早期片面"满足需要"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将教育理想和班级管理的理念运用在心理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中。心理班会真正发挥作用,既要加强课堂设计的主题意识、活动意识、辅导意识和效果意识,也要注重班主任心理辅导技术的提升。心理班会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心育意识和心育水平,班主任的心育素养也将是未来心理班会发展的最主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加深,一旦发现自己某些地方不如人时,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悲观失望、自卑心理、挫败感等消极情绪。因此,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从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三方面入手,辅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心理暗示,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普及和规范,游戏辅导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成为心理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上个月我参加某校的心理活动课教研活动,教师们推出了雨滴声与拍手相呼应以释放压抑情绪的"雨点变奏曲"游戏、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是实现有效辅导的基础,可以促进心理辅导的成功。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对象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学生,良好的辅导关系可以促进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小学中良好的辅导关系养成指的是辅助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友好关系。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良好辅导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班主任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文章结合实践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