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婷 《江苏教育》2022,(71):15-16
儿童的情感发展有三个阶段:依恋、移情和共融,德育想象力要能够触发儿童的情感融通点,促进儿童情感的融通发展。教师可通过将道德生活“可视化”,让儿童在“可视化”平台中进行想象,提升道德实践力。  相似文献   

2.
道德想象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想象力,是蕴涵道德价值和道德意蕴的想象力。道德想象力因其对行为后果“道德效应”的清晰把握,可增进个体在事前责任中反思自我、关怀他者及与群体共生共益,继而自觉自愿承担相应责任,此正契合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和社会使命。而当个体在事前责任中缺乏道德想象力时,或将导致“我我”迷失、“人我”冷漠、“己群”离析,以致个体事前责任日趋式微。由此,道德教育应以克己慎独、依偎同情、重拾认同等程式化育道德想象力,对于纾解个体责任式微具有显著的道德效益。  相似文献   

3.
道德想象力是根据道德之“能是”(应然状态)而具体感知所面临道德现象之“所是”(实然状态)的能力。杜威将道德想象置于道德活动的重要地位,并将其与道德生活紧密结合,指导个体在道德实践中实现审美,其道德想象力具有具身性、聚合性及意义指向性的特征。“以德达美”是杜威道德想象力的审美追求,其实现路径是以道德想象发掘审美情境、以道德想象激发道德移情、以道德想象实现审美创造。杜威的道德想象力理论为开启道德教育的审美路向提供了积极启示,即以审美指向升华道德教育的目标,以聚焦移情建构道德自我与他者的和谐关系,以情境创设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审美创造“美化”个体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4.
朱琳 《江苏教育》2022,(31):37-38
以关怀生命、和谐生活、优化生态和加强国际理解为旨归的共生理想是时代与教育的呼唤。“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的“三明”德育是共生德育理念的一种朴素的表达,其摒弃了道德的灌输与说教,强调激发儿童“生命的自觉”,倡导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催生德性生长。  相似文献   

5.
玛莎·努斯鲍姆提出要培养公民的叙事性想象力,叙事性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同情心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加公正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她提出以叙事性想象力为核心的道德情感教育模式,通过设置人文艺术课程,采用角色扮演的情感教育方式,并运用苏格拉底自省法,启发叙事性想象力,丰富道德情感。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如今我国的道德情感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陌生人特性的消解与道德想象力 现代社会是一种个体化社会。现代人强调自我的独立意识,每个人都是一个单子,他人是我自己的反映。但过度个体化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人们逐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因而现代社会也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相似文献   

7.
成尚荣 《中国德育》2023,(24):51-55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德育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中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命题,要从全面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未来视域厘清德育质量的内涵。德育应当是美的、温暖的,应当用情感关切促进德育的审美化构建。德育的审美化构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情感哲学“情本体”等深刻的思想,也折射出德育美育相融合的美学理论。情感关切是情感素养和关怀性思维的体现。要用情感去关切儿童道德学习,返回儿童情绪劳动者本身,重塑师生关系,防止道德冷漠与“亲密饥荒”,切实提高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道德想象力对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学生的道德冷漠、道德失范、道德行为失当等问题,都与道德想象力的缺失或弱化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想象力,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和道德素质的发展,是提升德育效果、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路径.纵观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这本课程,其中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培养小学生道德想象力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三心”是指自尊心、同情心、责任心。“三心”是构成一个人道德风貌的三块基石。“三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品德发展水平。无论是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还是从德育必须遵循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三心”的培养,都应该是当前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自尊心是一种由自我评价而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自尊就会让人自  相似文献   

10.
当一切学科知识成为生命的营养,当德育的渗透进入了生命的深处,引领生命的成长时.必将推动课堂教学走向优质与高效.而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当从儿童成长最有用的地方做起.笔者以儿童为主体,在儿童的自我(自我)、儿童与他人(他我)、儿童与知识(物我)之间寻找渗透点,由此提出了学科课堂德育渗透的三大内容:规则意识、合作意识、求真意识.  相似文献   

11.
陈叙 《早期教育》2003,(10):23-23
日本学者提出,在育儿学中除德育、智育、体育外,还应进行“食育”。所谓“食育”,就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培养上。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食育”,很易被儿童接受。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道德想象力是消解教师道德冷漠的重要路径。教师的道德想象力即教师通过移情投射,设身处地地想象道德情境中利益共在者(学生、家长以及同事)的处境,预设情境中的种种可能性,对可能性进行评估并作出最佳的道德选择。教师的道德想象力的发挥有利于创生高度的道德情感、建立能动的道德形象以及培育丰富的教学想象力。然而当前科层化的学校管理制度、精细化的教师角色分工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局限限制了教师的道德想象力。因此,营造“想象”的学校氛围、开展教师道德叙事以及积极转化道德实践,有利于塑造教师的道德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儿童发展中的“概化他人”和“重要他人”,幼儿园常规在幼儿自我概念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儿童对自身“主体我”、“客体我”的认知。儿童理想的“主体我”与常规影响下的现实“客体我”之间的差距,易导致儿童暂时性地习得无助性与无意识的自我污名化。如果教师对此只是简单处理.则会使儿童从“假性问题儿童”转变为“真正的问题儿童”。幼儿园常规在实施时应确保公正公平性,通过鼓励与表扬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期待,促进幼儿自我概念与自我期待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谈关怀伦理学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必须以关注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为着眼点,帮助学生实现从“接受关怀”到“关怀自我”到“关怀他人”再到“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概念的建立.德育的内容应以关怀为核心,其中包括关怀知识的传递、关怀意识的形成和关怀能力的培养等.德育过程中应遵循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等原则,德育方法是树立榜样、进行对话、引导实践和给予认可等.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对于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性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接受德育具有尊重权威、观察学习、经验认知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幼儿德育活动的民间故事应具备叙事形式特征、内容情节特征、教化功能特征。应从“讲授民间故事,培养道德信仰,激发道德情感”“表演民间故事,获得道德体验,陶冶道德感悟”“创设德育情境,深化道德理解,培养道德人格”三个方面构建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德育活动教学路径,使民间故事与幼儿德育相结合,利用传统美德更好地实施德育,提升幼儿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生命在与世界、与他人的交融、对话中赖以成长的内在精神支柱,是与“生活”、“心灵”、“体验”、“自我”等词语密切相连的。然而,反观我们的德育现状,却不得不让人为之忧心:生活积淀的缺欠,心灵疆域的迷失,使得德育离生活越来越远,离体验越来越远,离自我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伦理学》中说:“所谓良心,就是人们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志中的统一。”表现在:一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二是个人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自我评价能力。正是依靠这种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才推动我不断进取、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9.
“规范”人是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发展”人是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当代社会转型,促进了德育从注重“规范”向注重“发展”的转变。其在德育观上表现为承认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认识与情感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活动是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实践上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和德育方式的 “双向互动性”。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指出: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反思以往的品德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