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具体途径,旨在通过不断加强引导与管理,促进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建成美丽中国的先决条件,大学生作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加强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对美丽中国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美丽中国与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内在联系,研究在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必要性,在分析当今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先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育生态化的思维方式,可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环保的资源观和消费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等途径把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其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深度影响着我国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时代骄子理解、认识、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生态人"是新型文明形态的主体承担者,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人"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必须积极探寻"生态人"培育的有效路径,由此推动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梳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幸福和美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由此,学术界掀起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围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构成内容、 基本现状、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进而带动并提升国民整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培育路径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们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一切活动,其内涵结构应当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其外延指向应当是多维度的或多层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路径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约束和生态文明实践,只有这三种机制协调运转,共同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实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承担生态文明宣传这一时代责任,基本途径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实现将生态教育与课程教育有机统一,培育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0.
生态素养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群体,又是传播和实践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多途径引导大学生对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与生态实践素养的思考与培育,多角度看待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这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的对外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省情,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以及生态产业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新时期桥头堡、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它对生存于其中的个体提出了与以往文明社会形态迥异的要求。纵观历史,人类社会因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文明断层乃至消亡的案例中外有之。因此,在我国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刻矛盾的现阶段,提升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全体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盖千秋。它既是响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建设生态校园的有力推手,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更是人类步入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好与坏,更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前途命运。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因为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举措。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的一环,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加强建设生态文明意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举措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这是二分法的结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更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当然,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强则国家强,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儒家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必要举措,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自我教育为主体,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生态价值观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公民生态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然而公民生态价值观培育也面临培育主体责任缺位、公民在培育中多表现为“知行不一”、培育方法缺乏多元化、整体培育环境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多主体协同联动的培育模式、增强公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培育方法、营造优越的培育环境等可行性对策,以期由此推动公民生态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教学体系的单一化、思维方式的功利化以及体制机制的碎片化导致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教育态度消极、环境责任感虚化以及自控能力不足.建议通过培养行为态度、重构主体规范以及提高控制能力来构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进而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素养和知识水平,强化受教育者的规则意识和价值共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与参与自信,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新思想,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生态污染问题不断严重,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在高职思政实践课中,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同时真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确认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可能性,同时提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民的生态素养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承担起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普及生态常识、传播生态伦理、养成生态行为的使命。本文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资源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