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亮 《中国钓鱼》2005,(6):55-55
近几年,随着垂钓活动的发展,使用拉饵的钓法在广大钓友中越来越盛行。拉饵已经不是竞技塘中钓鲫的专利了,在一些水库、野塘等自然水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人使用拉饵钓鱼。有一些钓传统钓的钓友感到在野水域使用拉饵挺困难,其实你只要在钓组配备和饵的状态上稍微注意一下,你也一样能成为拉饵高手。  相似文献   

2.
回答林权光钓友关于“使用拉饵时如何避免子线打麻花(缠绕)和分钩不理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拉饵时,子线为何会打麻花(缠绕)”?我们在日常垂钓中是经常会碰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垂钓体会以及请教其他垂钓高手,他们的经验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钓组搭配存在缺陷:有不少钓手在组装悬坠钓组(特别是使用拉饵速钓小鲫鱼的钓组)时,不太重视与子线相连的“连接环”的选用,特别是一些钓友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较长些的那种“铅皮座、子线扣一体化”的东西来连接子线。这样的连接环不同于渔具商…  相似文献   

3.
江西钓友刘万如来信称:用飞钩定点钓浮时飞在外边的钩子经常与主线或脑线搭挂,影响很大。怎样解决,求答?用海竿配硬脑线组钩,用硬饵团装成飞钩,再配以死漂活坠,这就是飞钩定点钓浮全部钓具的配置方法。此法是钓取鲢鳙鱼的重要钓技。但是这种用飞钩装饵钓浮的方法由于裸钩悬在饵团之外,在使用中最易发生钩挂─-就是飞钩挂住主线或脑线,如果用飞钩钓底,或以饵代坠自由钓浮,则不易产生钩挂。现在我们一道来探讨挂钩的成因及解决的方法。飞钩钓浮产生拴线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钓具组装匹配不当;二是操作欠妥。先从海竿用飞钩钓浮…  相似文献   

4.
史为林 《钓鱼》2008,(9):22-23
近几年,笔者所在地的钓友中盛行一种蘸饵钓饵,别的商品钓饵常见钓友在媒体上介绍,广告宣传也多,唯独蘸饵鲜有钓友把使用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发表在媒体上交流,恰恰这种蘸饵在应对狡猾的鲤鱼和闹钩的小杂鱼上有其独特的效果。如今野鱼越来越难钓,小杂鱼闹钩厉害,少量的野生鲤鱼和鲫鱼被钓得猾而又猾,  相似文献   

5.
很多的水库和自然泡子,受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底普遍沉积较厚的腐质物和淤泥,这给垂钓带来不利因素,尤其是使用海竿炸弹钩,饵团投距较远,沉入水底容易被暄暄的淤泥埋没,不经常有人投钓的地方淤泥更厚,也不宜开发新窝,影响鱼的上钩率,甚至空手而归,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把原来使用的炸弹钩多加了两个带浮球的饵钩(图1),上鱼率明显提高,不但解决了淤泥埋钩的问题,而且在无淤泥的地方使用,也比不带浮球饵钩的炸弹钩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马建华 《钓鱼》2008,(4):24-25
钩饵为什么会存在盲区,尚钓友的解释是:“当铅坠或一颗钩饵在某一时刻能使钓组处于平衡时,鱼摄食另一颗钩饵在一定水域中游动,不会对已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这一水域称鱼摄食钩饵的盲区。”尚钓友还举例说:“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钓组平衡时,他就处在自身的盲区之中,在这个时刻,鱼吸它入口或口含钩饵在盲区中游动,漂尖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7.
炸弹钩钓组炸弹钩,也称爆炸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炸弹钩钓大鱼的原理:将糟食饵捏制成团再把鱼钩按6个方向,嵌入3~5厘米的团饵中。钩饵入水后3~5分钟,饵团膨胀。当鱼吸食饵团时,钩饵进入鱼嘴。鱼感到有异物欲吐,锋利的钩尖已刺入,在鱼儿转变方向时扯动用于定位的铅坠,铅坠的作用力将鱼钩牢。当鱼儿越挣扎,钩子就会钩得更紧。使用炸弹钩钓组铅坠越大,钓钩的穿刺力就越大。炸弹  相似文献   

8.
钓友们垂钓时经常使用蘸饵,蘸粉饵、蘸糖稀的都有。针对所钓对象鱼,有时需使用较小或钩条较细的鱼钩。由于钩小(细)附着力差,上饵时往往需要将钩湿水蘸饵重复几次方能完成。垂钓关键时,非常误事。怎样才能一次完成蘸饵?我给钓友支一招。找一根自行车气门心,剪下几个2~3毫米宽的皮圈备好。垂钓蘸  相似文献   

9.
磁珠拉饵盘     
姜超 《中国钓鱼》2005,(12):56-56
拉饵术不但是竞技钓手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休闲钓友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有一个好的拉饵盘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式的长条磁铁拉饵盘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拉饵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蝗弊端。新式磁珠拉饵盘采用分式多磁点结构,便于调整,更加方便分钩,在拉饵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两脑线缠绕和双钩粘在一起的现象。球面形磁点结构与钩的接触面变小,保征双钩的站立,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11.
尚立和 《钓鱼》2008,(18):22-23
为什么钩饵会有盲区?又怎么知道盲区的位置? 每颖钩饵的盲区并非这颗钩饵本身所能造就的,它是整个钓组所受重力和浮力相平衡的产物。 当一颗钩饵的重量不能对已经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时,那么这颗钩饵就处在自身的盲区当中(如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或处在自身盲区的下方边沿上(如一触一悬状态,当一饵团重等于一钩重与调钓差之和时的两颗钩饵)。  相似文献   

12.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5):32-32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情况,下拉的角度可能因鱼不同  相似文献   

13.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钓鱼》2005,(18):36-36
垂钓时,常常听到些钓友问一部分现场钓获好的钓友:你用的什么饵,得到答案后,就按照配方照猫画虎的炮制一团饵,抛钩入水充满希望的静候佳音,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很失望,这时就会怀疑别人告诉他的配方一定有所保留,或者怀疑别人藏有什么小药、偏方。其实,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配方完全相同的饵料,由于开饵和上饵手法的不同,最终的鱼获可能相差极大。我常见到有些钓友使用的饵料既硬又粘,入水后10几分钟提出来再看,钩子上的饵几乎原封不动,这样的饵除了在闹钩很凶的水域有些作用外,一般是不会引起鱼的青睐的。因此,根据不同的鱼情,使饵料体现不同的雾化速度、溶散速度和附钩程度等物理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有竿钓法 1.漂下单钩: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这是一种垂钓理念比较前卫海钓技法的钓组应用模式,其基本原理与浮游矶钓如出一辙,可以认定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泊来技法。表现形式是以浮漂带动坠钩组合,要求浮漂的浮力大于坠、钩、饵的重力之和,使钩饵悬浮于水体的表层,在海流的冲击或人为作用力的干预下,钩饵呈有规律的运动状态。诱钓兼备,纲举目张,歼敌于“游击战”中。配合使用的钓竿最好是浮游矶钓专用竿。漂下单钩钓组组合没统一固定的标准,即使高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用的钓组亦各有千秋,少有雷同。很多钓友所使用的钓组浮力可能等于或小于重力,入水后会沉入海面以下,但由于海水对浮漂及钓组的浮力作用,稍有外力牵引钓组会呈斜向升降运动趋势。虽然样式略有改变,但原理一脉相承,万变不离其宗,同属浮游矶钓漂下单钩的范畴。以大连海域为例,使用这种杀伤力极强的钓组能擒获鲈鱼、黑鲪、六线鱼、黑鲷、缎虎鱼等。凡是食性喜荤的鱼类都难逃诱惑,成为钩下冤魂。笔者经常光临市内一处被公认鱼少人多的浅滩总有三五钓友操持此法,成绩不俗,单尾之最达5.8千克,一竿一钩90分钟有14千克入账,连警惕性极高的黑鲪也身不由己,前赴后继自投罗网。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运用漂下单钩动态钓法时要熟知钓场常见鱼种,不同鱼种对季节、生存环境、饵食的特殊要求及它们对潮位、水深的喜好。要针对目标鱼的口裂大小配钩,施饵。  相似文献   

16.
初学拉饵悬坠钓的时候,我总不能很好地调配饵料,不是各种成份比例不当就是水的份量掌握不好,开出的饵团始终不尽人意。几个月的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拉饵的配制方法,但也渐渐发现了拉饵的不足:“鱼儿吃口好,密度大时,拉饵确有它独到的妙处,反之则功效大减,如改成搓饵底钓,则拉饵的雾化散落,动态诱鱼的功效就荡然无存,且一团拉饵的有效使用时间太短,反复调制也略显麻烦。发现蒲公英的妙处实属偶然。那是一个秋风骤起的日子,我和钓友启朋同去驼山水库钓鱼,那天钓鱼的人特多,长短不一的钓竿如参差不齐的芦苇,沿岸一溜排开,待我与众钓友打完招呼…  相似文献   

17.
夜钓钓箱     
夜钓钓箱与普通钓箱的区别是它在钓箱盖的前方有两个小灯。这两个小灯的用处是方便广大夜钓钓友能在夜间换饵、上饵、换钓组等。该钓箱盖里面也有一个小灯,可以照亮钓箱内部物品,方便钓友夜间找些小配件。  相似文献   

18.
巧用炸弹钩     
符兴肃 《钓鱼》2009,(4):49-49
海竿装上炸弹钩,由于钩多,诱钓合一,抛得远,因此很适合在江河水库里钓大鱼。底钓时,一般都是在钓线上先穿一个大活坠,然后紧挨着坠挂上炸弹钩。这种钓法有两个缺点:第一,饵团投出后横卧在水底,有半数钩被压在泥沙里,只有嵌在饵团上半部的钩才有中鱼的可能(图一);第二,收线换饵时钓线被坠压在水底,钩只能随坠沿水底滑行。  相似文献   

19.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4):20-20
鱼吃钩送钩时,子线长度会影响灵敏度,鱼水平拉饵时会不会影响?如下图。设单钩悬坠钓组在水中悬浮,钓组为调M钩N,鱼在水平方向F吸拉饵钩时标尖下沉0.1厘米,求子线在10、20、30厘米长时饵钩的横移距离。在标尖下沉同样大的距离时,如果因为子线的长度不同,饵钩位移的距离不同,我们就可以分析鱼在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的关系。大家知道,鱼在吸拉饵的时间很短,标尖常常是有力的一扽。这说明鱼在瞬间吸拉饵钩时,水对钓组的横向位移阻力较大,钓组在瞬间没有或者很少有横向移动,这就使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相对简单,我们可以假设鱼的吸拉饵的时…  相似文献   

20.
水库边,一位钓友问我:“为什么你能钓着白鲢,我却钓不到?”我说:“因为你钓白鲢时睁着眼,而我钓白鲢时闭着眼。”这位钓友说:“你真会开玩笑!”我说:“信不信由你!”这位钓友在我身旁坐下,看我钓鱼。我像平时钓鱼一样,把饵钩抛到水中之后,不管是否有鱼吃饵,等二三分钟后就提竿,一次,两次,三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