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个人创业相比,在创业活动中创业团队有着较多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了团队创业,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创业团队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创业团队形成、创业团队构成、创业团队决策、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创业团队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玉利  冯潇  田莉 《科研管理》2022,43(5):1-10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创业发展所展现出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通过支持和推动多元创业活动来识别新的发展机遇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有关大型企业组织僵化、结构臃肿等方面的陈旧负面印象被打破。然而,目前还鲜少有研究将大型企业的创业实践与数字创新相结合,探讨数字经济下由创新驱动的大型企业创业活动,导致对大型企业是如何在数字技术创新的支撑下驾驭企业创业活动的理解仍然有限。对此,本文首先梳理提炼了大型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和优势,然后对既有研究中对大型企业创业的关注与探索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以前述梳理工作为逻辑起点,提出了有可能挑战管理主流理论观点的研究课题,即公司关联创业、大型企业机会识别与定义以及对管理模式的冲击。最后,本文总结了本次专栏的工作,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和改变着创业行为和结果,为新创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目前,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创业机会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考察IT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探讨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作用以及数字化业务强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发现:IT设施运用能力、IT业务跨越能力和IT前瞻性立场等三种IT能力均有助于提升创业绩效;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3种IT能力与创业绩效间扮演中介角色;数字化业务强度在IT能力和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3种IT能力与创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即:数字化业务强度越高,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效应越显著。本研究丰富了信息技术赋能创业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推进信息技术在创业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This study focuses on entrepreneurs’ Internet-era imprint and its effect on the level of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venture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inting theory and signaling theory, we find that entrepreneurs with Internet-era imprint are more willing to use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their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which raises the level of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within a firm. Imprint-driven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acts as a quality signal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addition, venture capital providers do not value the entrepreneurs’ personal socioeconomic status for easier access to external resources, but rather their Internet-era imprint, which is more relevant to the success of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Our hypotheses are supported using data from the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ial firms in 2016. Overall, our efforts to extend imprinting theory to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the Internet-era imprint persists in the digital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Moreover,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signaling mechanisms in entrepreneurial venture capital research by conceptualizing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as a signal.  相似文献   

5.
陈寒松  田震 《科研管理》2022,43(5):11-22
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服务生态系统还缺乏研究。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选取浪潮集团孵化的数字化企业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究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1)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呈现企业—客户双向互动、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多线联动、企业—广泛社会参与者系统协同的动态演进特征。(2)母体企业逐步发挥强资源扶持、平衡式资源支持和弱资源辅助作用,孵化企业依据发展阶段和所处情境进行资源编排的有效组合,促进服务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与发展演化。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公司创业理论,对公司创业活动下的生态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横跨创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两大领域的构念,"公司社会创业"是指在位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通过商业化或市场化手段创造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内部孵化社会企业或社会项目的创业活动。对"公司社会创业"构念进行了系统的定位,从前因、过程和后果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梳理出未来若干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区域自身发展能力是推动现代城市建设、地区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企业家精神是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的内在核心.在企业家精神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依托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构建企业家精神智慧的思维范式,将企业家精神分为2个维度:低层次的企业家精神、高层次的企业家精神;同时,系统地从个人层次、企业层次、社会层次探讨区域企业家精神的路径演化逻辑,旨在为深入研究企业家精神提供新视角,使企业家精神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情境的生存型创业环境要素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环境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把创业环境看作是一个系统,在系统中不同的环境要素对创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创业环境系统来说,要提高其系统功能,优化其结构,必须根据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特性进行系统设计.本文通过对创业者进行调查,分别对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环境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单项排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中国情境尝试运用TN法构建了生存型的创业环境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红军  马晶月  刘洋 《科技与管理》2012,14(1):125-128,132
针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好,专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强的特点,以工科大学生创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外经典创业模式及我国大学生创业特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结合高校优势资源,提出一种以技术创新为途径,以科研成果为产品的科技创业模式,并研究其要素构成、各要素关系及其运行模式。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效率,促进创业成功,进而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10.
11.
创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主题,对建设系统性创业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以往基于单一要素视角对创业活动的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关注主体互动及其所处环境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运用编码方法进行文献梳理分析,提炼总结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详细论述创业生态系统的当前研究主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界定的系统类型划分与测量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影响以及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演化路径研究。最后,为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从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清晰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业机会识别: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机会识别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个以机会识别为核心的创业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用户因当前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主动进行创新并将其商业化的过程称为“用户创业”。用户创业主体及其创业活动均呈现独特性,然而现有研究主要从各自研究视角关注用户创业的某方面问题,缺乏对用户创业进行全面揭示。基于此,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经典文献基础上首先界定用户创业内涵,随后提炼用户创业动机,梳理用户创业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从机会开发和资源开发视角解析用户创业活动独特性,最后总结用户创业结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用户创业的综合研究框架,总结当前研究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仁宏 《科学学研究》2005,23(5):688-696
本文评述了经济学理论中均衡和非均衡观点对创业现象的讨论及其建立在此假设条件上的其它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业研究理论观点,包括供给学派的心理学理论、资源观和需求学派的社会文化理论观点与持非均衡假设的机会观。本文重点讨论了这些理论观点对创业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探讨了创业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机会观点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资本观视角的创业研究。我们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创业现象从外部给均衡状态带来的冲击问题,奥地利学派虽然持动态系统观点,却无法模型化。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创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也没有产生多少有见地的观点。资源观试图将资源观、创业能力和均衡联系在一起,但仍然不能解释创业机敏现象。社会文化学观点讨论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形成创业家个性与行为特征的影响,但同样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的进展。我们认为,机会观点和社会资本观点摈弃均衡分析方法,转而考察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创业过程,探讨创业个体与机会获取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解释创业现象拓宽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宋卿清  穆荣平 《科研管理》2022,43(11):83-92
“创新创业”作为推动未来技术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式,引发了关于政策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的新思考。本文回顾了当前创新创业政策的研究现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视角定义了“创新创业”,从“政策资源-利益相关者-发展阶段”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创业政策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分析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研究发现:(1)“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既强调新兴技术迭代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也强调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或创造未来市场需求。创新创业兼具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前者对创业者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后者对创业者承担双重不确定性引发的创业风险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2)创新创业的政策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财税、金融、孵化服务、公共服务,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创新创业者和创新创业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阶段分为孵化初创期、成长发展期。(3)“双创升级版”政策充分考虑了创新创业的阶段性特征和特定利益相关者需求,其中政府采购等财税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创新创业是高水平创新人...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推动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本文旨在提供经管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新思路。通过建设创业教育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走企业内创业新途径.发掘创业教育的内涵,培养大学生的刨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多层次、全方位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作为创业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并未有效地联系起来。本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机会的不同特征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差异,验证了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并提出建立机会与企业内外环境相协调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创业学习中介作用的创业网络嵌入作用机制模型,采用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探讨创业网络嵌入、创业学习与科技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路径不是唯一的,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既存在直接作用也存在间接作用;关系嵌入对创业学习、科技创业能力的影响大于结构嵌入;创业学习在创业网络嵌入和科技创业能力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创业网络嵌入通过创业学习传递给科技创业能力的间接作用较其直接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冯海红  曲婉 《科研管理》2019,40(4):168-178
作为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受到社会网络的显著影响,并与一般孵化器存的形成机理和运作模式在较大差异。本文从众创空间的行动导向出发,将社会网络解析为资本网络、市场网络、技术网络、专业服务网络、媒体网络和制度网络等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差异化的关键社会网络因素。研究发现,行动导向下的多元网络协同治理决定了众创空间的创业模式,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有着差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CPSED项目的调查结果,通过对创业活动影响因素方面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创业风险、创业资本、创业环境三个因素对创业活动具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感知的创业风险、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创业环境的支持性对创业活动具有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创业风险对创业活动具有负向影响,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创业环境的支持性对创业活动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