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宗好皮草     
周末闺蜜夫妇来访,大家围坐看《雪山飞狐》,不断吐槽剧情。看到胡斐上雪山时,老公突然说:他围的狐皮围脖我们家也有一个。说着居然就打开衣柜,抽出一张全头全尾的狐狸皮围脖来,把人家两口子吓了一跳。这条围脖乃是几年前我公公从邻村养狐狸的人家买来的,现在光原材料价格就得翻两倍。为此他十分得意,每年冬天都要问我:怎么没围狐皮围脖回来呢?我说,路上戴着麻烦,再说天也不冷,等上班时再围。  相似文献   

2.
渴望好稿     
好稿太少了,这几乎是所有编辑同事共有的感受。一些通讯员朋友可能不理解:我不是投了许多稿件,也没见编用,你怎么说“没粮没米”呢?确实,每天案头都有一大摞稿件等待处理,但有时候一天也难选出一篇象样的稿子。你说,能不让人心焦吗? 从大量被淘汰的稿件来看,不能用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类: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有朋友来坐,说起忙的事儿。说加了几天班,终于把今年“工作盘子”整出来了。全年工作十大类,每个类别各有十多项不等。加起来,全年工作多达100多项。“不能简单些么,你单位不大,事这么多,做得了吗?”我问。“不这样不行啊,你要有位,就得有为。”朋友说。  相似文献   

4.
到福州参加祖国大陆的全国书市,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开车带我四处跑. "今天下午没活动我就不陪你了,因为我得回家陪陪我娘,让我娘多看几眼."一天中午,他对我说. "好极了."我笑笑,接着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先说你回去陪你娘,又说让你娘看几眼,不说你去看你娘几眼呢?""这不一样啊!"他作出一副很有理的样子,"我把自己的事放下,专诚回去,当然是去陪她,可是我并不想看她,是她想看我,所以我是把自己送回去,给她看两眼."  相似文献   

5.
有朋友跟我拉呱:"咱们都是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我退休后不写了,觉得是解脱了.你还在写."我说:"你不想写就不写了,是一种解脱;我退休后只写我有的可写和我想写的,也是有所解脱以后的结果,解脱的是有些时候没的写也写和不想写也写的困窘.如果说一者不免难受的话,一者就是享受了,所谓乐在其中."拉呱到此结束,感恩  相似文献   

6.
劫书留痕录     
正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在徐家汇上海藏书楼,巨大的房间堆满文物,祖父被搜掠的三百幅明清书画,根本无从着手,当时我的反革命身份还没撤销,现场几条大汉都极其彪悍,我只怕把我留下清查,逃也似的离开了,入宝山空手而回。后来我一个朋友说,你真傻,见好的拿就是了,我真傻。——老爷叔这是"弄堂网"网友读完下文的一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8.
与几个朋友小酌,或许是酒精起了作用,一位友人突然失去了顾忌,大声说:"现在一些报刊和出版社的领导,说假话、说谎话的不少!"我闻后一惊,忙用手堵着他的嘴说:"不要乱讲,别人要说你诬告,你可吃不了兜着走。"他笑笑说:"我不是随便说说,我有证据。"坐在另一旁的那位凑起热闹:"什么证据?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9.
妈妈     
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有陪着流眼泪的人流泪。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东西打发人家。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拉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擞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边的糁子都差不多。社员们都说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领情,她问:“我给你多打了吗?”有的干部们去打饭,叫她别搅从锅底盛,她装做没  相似文献   

10.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新闻天地》2010,(9):27-27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相似文献   

12.
谁都不傻 某人在乡村行进时遇到了一位牧羊者和他的羊群。此公对牧羊者说:“我们打个赌吧,如果我说准了你羊群的总数你就输给我一只羊;如果我没说对,那你就得到100元。”羊馆望了望那一大群走动的羊后回答说可以。“973头。”羊馆大吃一惊,因  相似文献   

13.
伊人 《编辑学刊》2012,(4):31-32
正我在一篇文章写到"‘有木有'、‘伤不起'、‘Hold住'之类,轻飘飘的无内涵可言,犹如风乍起,飘散出几片语词的碎屑。不过,来得快往往去得也快"。有年轻朋友说,你对当下流行词好像有偏见呵。我想了想,"偏见"或许有一点吧,不过不  相似文献   

14.
近期,部分媒体的舆论监督引发了"通缉记者"、"打垮报社"、"抽扣报纸"等一系列应对舆论监督的恶性事件,在网络上也形成一个个热议的话题.媒体的舆论监督由以前媒体方的"我打你倒"、"我打你不倒",变成了如今被监督方的"我倒打你",监督遭遇反监督,老媒体遇到新问题.对此,要从社会大环境和传媒业自身的发展等方面看.  相似文献   

15.
庞进 《今传媒》2006,(6):35
这些年来,能让我逐字逐句、通篇读完的书是不多的。其原因,一是自个儿的忙,时间像上帝手中的螺丝,总是个紧;二是书的吸引力不够,不好看。一般情况是,先读开头的一两页,若有庸琐、夹生、疙里疙瘩的感觉,后面的就顶多翻一翻,不再细读了。心里说,你的文字不够精到,反映出你做事不够认真,功力也不到位,那么,我还有必要花时间来读吗?28万字的《回家》,是我花了几天时间,一字一句读完的。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便给延鸿飞打了电话,说你这本书写好了,也出好了,看得出来,每一篇、每一段、每一句,你都是用足心思、精打细磨了的。其思想和艺术,也都达到…  相似文献   

16.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17.
A cup的秘密     
老公在网上做了一道题目:"你最喜欢以下哪种胸型?"我瞄了一眼选项,波涛汹涌,蔚为壮观。老公选了D。这事成为我心中的郁结——谁说他真的不在乎!谁说男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慢慢从欣赏女  相似文献   

18.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一个女人有一晚没回家,隔天她跟老公说她睡在一个女性朋友那边。她老公打电话给她最好的十个朋友,没有一个知道这件事!  相似文献   

19.
止嗝损招儿     
下午,我从单位出来时,不知怎么的忽然打起嗝来,一个接着一个地打了一路,到了家还没止住。打开门,老公正在客厅看电视,他扭头望了我一会儿说:“咋回来这么晚?是不是又去跟他见面了?”“谁呀?胡说八道!”我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20.
常常觉得射击这个运动挺有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杀伤力的举动,在运动场上却是很平和的。你可以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不知道他打了多少环。你只是和你自己做斗争,你要最大范畴地调动你自己的能力,打出你的好成绩。 近年结识了一个警察朋友,好枪法。不单单在射击场上百发百中,更在解救人质的现场,次次百步穿杨。当然了,这个“杨”不是杨树的杨,而是匪徒的代称。我问他从哪里来的这份神功,他答非所问说,我从来不参加我学生的葬礼。我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