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成才之路》2009,(18):75-75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魔力头发     
听说大奇和他的同学们都把头发染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而且还是有魔力的!是吗?这下大奇他们班里准又不能平静了,咱们赶紧看看去!街上新开张了一家“魔力发廊”,宣称能让你的头发充满魔力!这下同学们再也忍不住好奇心啦,有三位同学壮着胆子,去了“魔力发廊”。正是上课时间,第一位同学回来了。他的名字叫大奇,头发被染成了红色。“报……报告!”大奇捂着头发,很不好意思。王老师一见大奇就皱眉“,大奇,你怎么变成外星人了?”“没有啊,只不过染了一下魔力头发……”“什么魔力头发呀,看着像妖怪!”王老师说,“先回座位坐好,下课我再找你谈话。…  相似文献   

3.
“平中见奇”是近几年历史高考命题的突出特点之一 ,即问题本身取用的材料大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重点、热点或难点 ,但设问的角度新奇 ,内涵丰富 ,有深度 ,平淡中蕴藏新意。高考试题平中见奇 ,总在预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是历史高考加强能力考查的必然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中 ,既要立足教材 ,又要深化、活化教材 ,充分挖掘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问几个有质量的“为什么” ,多作启发引导 ,使学生真正地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深入地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平中见奇”的命题思路 ,需要“平中…  相似文献   

4.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个‘理’字。”这句话道出炼字的两个层次:一是要“妥”“确”,即正确合理、得体恰当;二是要“新”“奇”,即新颖别致、生动形象。下面以诗词改字的实例,说明诗词炼字的妙处。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一种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语文学习活动。词典中将“朗读”解释为“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清人崔学古对朗读提出“毋增,毋减,毋复,毋高,毋低,毋疾,毋迟”的要求,说的都是朗读时要“气”随文动。注意速度、重音和语调。  相似文献   

6.
一、余幼好奇服兮“奇”,《说文》:“异也。”“异服”,奇异的服装或者奇异的服饰,借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正确的政治见解。《渔父》有:“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奇”字就是“奇异”或者“奇突”。  相似文献   

7.
词语,是构成文章不可缺少的材料。“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程颐语)阅读文章,首先要对文章中常用词语的含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随文释词,就是要求在具体文章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理解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词语的表达作用。先谈谈对词语的词汇意义的理解。词汇意义,指的是对词语的通常解释和用法。词语中常有一词多义的情形,在多种词义里,作何选择,这就离不开具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从学生进行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练习,到作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用到的语汇大多是全民通用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通用词语。这种通用词语不同于术语和其他的行业用语。所谓通用词语艺术化,就是把通用词语恰当地放在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它产生不同一般的达意、传神、表情的艺术效果。清人沈得潜在他的《说诗晬语》中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其中的“平字”、“常字”、“陈字”、“朴字”,就是我们所说的“通用词语”,而他所说的运用这些词语要“见奇”、“见险”、“见  相似文献   

9.
“人固有一死”,文人也不例外。文人既善于思考,又颇“饶舌”,即便是行将就木,也每每有“妙语奇言”,或幽默,或诙谐,或庄严,或悲壮,各有千秋。“绝唱”声中见其性格,见其风骨。  相似文献   

10.
沈德潜有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抓住了诗歌的“炼字”,借一斑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更快捷更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  相似文献   

11.
一篇上乘的新闻稿件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同样,一堂数学课,也要有一段上下连贯、通俗易懂而又妙趣横生的导语。那么,怎样处理每堂数学课的导语呢?经过多年有意识地探索,我感到要设计出一段好的数学新课的导语,就必须做到导入的“准、奇、快”。所谓“准”,就是导语要准确地紧扣新知、旧知之间的衔接点,点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联想新知的兴趣。所谓“奇”,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要以“奇”制胜,利用奇异的故事和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所谓“快”,就是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文综卷是一份平中见奇、淡中见新的好试卷。概括来说,有以下四大新特点: 一、新理念。张扬了和谐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重大国策,它将对我国大政方针的制定,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作为体现国家意志,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文要做到一贵新,让人看了长精神,二贵奇,让人看了着了迷,三贵精,删增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奇、精”呢?必须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4.
作文如能精心炼句炼意,使语言闪光耀采,文采熠熠,充满精色神气,那就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如是考场作文,那一定能使阅卷老师为之陶醉感染,甚至拍案叫绝。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语言文采熠熠、亮丽动人呢?一、锤炼语言,用词准、奇、新、色所谓锤炼语言,就是在写作时对词语的精心选择、斟酌和安排。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所说:“不论人们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以表达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锤炼语言,就是寻求、发现、提炼这个唯一的词语,就是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用活…  相似文献   

15.
和自己比赛     
王老师说:“米丽又考了第一,大家要向她学习。”大奇在下面偷偷撇嘴,被王老师看见了。“李大奇,你好像有不同意见?”大奇挠挠头:“米丽天生聪明,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她呀。”  相似文献   

16.
随文练笔要根据文章类型特点。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着眼主题深化点:童话神话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填补表述“空白点”;科普说明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发掘改写创作点;写景状物诗歌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找准表达迁移点。根据教材特点进行随文练笔,才是有效的随文练笔。  相似文献   

17.
随文练笔要根据文章类型特点。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着眼主题深化点:童话神话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填补表述“空白点”;科普说明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发掘改写创作点;写景状物诗歌类文章的随文练笔要找准表达迁移点。根据教材特点进行随文练笔,才是有效的随文练笔。  相似文献   

18.
议论之文要有“奇气”。这种一气呵成的“奇气”,贯通全文,让人读来仿佛在听作者高谈阔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这种“奇气”源于其结构的自然流畅,我们如何安排好议论文的结构呢?以下常见的几种写作思路可供同学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凡事大都有因果联系,一则写作材料往往都包含着一种或几种因果关系。我们分析材料时,首先要找出其中的“果”,再逆溯出其中“因”,最后从这种因果关系中悟出一个“理”。这里,关键是个“悟”字:悟得准,则立论准;悟得奇,则立论奇;悟得新,则立论新。请看下面一则写作材料: 《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后便从中挑拨,使巴比伦人内部不和,在如何建塔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结果建塔的计划成了泡影。  相似文献   

20.
李灵辉 《湖南教育》2009,(12):53-53
读罢《俗世奇人》一文,对题目中的“俗”和“奇”二字颇有想法。 先说说“奇”。 文章中的“奇”有二指:其一,指泥人张明山手艺之“奇”——精湛;二指泥人张明山精神境界之“奇”——脱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