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重组的目标是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对现有的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回顾和评价,然后在构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功能性重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经营规模、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促进作用,论证了功能性重组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出功能性重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不仅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而且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回顾和评价现有银行竞争力的基础上,从规模竞争力、平均资本成本、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金融创新以及人员文化层次和职称结构六个方面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不仅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而且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回顾和评价现有银行竞争力的基础上,从规模竞争力、平均资本成本、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金融创新以及人员文化层次和职称结构六个方面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具有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宁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银行进驻,商业银行间的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工商银行宁波分行、农业银行宁波分行、中国银行宁波分行等6家商业银行从非个人中长期贷款市场份额、非个人短期贷款市场份额、不良贷款率等9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排序,并对竞争力排序靠前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新思路,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尚未明晰,为此,基于我国58家商业银行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借助前沿分析法,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金融科技正向作用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人力资本结构和银行创新能力在金融科技正向作用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其中介作用依次由大到小;(3)金融科技对不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对上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较多的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更大。因此,优化金融科技发展环境、培养金融科技人才、加快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加入WTO后,金融的体制改革深化,我国的金融业将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挑战,将商业银行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化的银行,已成广泛关注的事情。通过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提升银行资产的负债的管理能力,提升银行的资本的充足率,所以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其本身也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指标.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这一角度入手考察各商业银行在竞争力水平上的差异,从而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蓬勃发展,而伴随着金融会计国际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与金融领域的联系也逐渐将强。传统的会计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商业银行各方面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损益表、商业银行信息质量以及商银行经营管理所受到金融会计国际化的影响,来简单探讨金融会计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 WTO后 ,外资金融企业陆续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外资金融企业普遍运用金融创新产品 ,注重市场细分化和服务的差异性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将体现其强劲优势 ,会严重威胁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金融创新对我国银行的发展意义重大。1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性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具体状况如下 :1 .1 从表外业务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初步打破了传统银行存、放汇业务的局限 ,例如 :广泛开展了代收、代付等一些发育水平较低的表外业务。但事实上仍流转的经营模式和功能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依然在徘徊中前进。1 .…  相似文献   

10.
从银行产业特点及其存在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商业银行的能力表现,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倾向于能力品质和银行通过动态能力寻求持续核心竞争力优势,银行持续竞争优势获得,是依靠对银行动态能力的管理,推动核心竞争力实现动态演化,使之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商业银行从业规模增长率的收敛及其绝对数量的收缩与金融科技对银行劳动要素替代效应的关系,基于我国188家商业银行2010—2021年有关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劳动就业水平的影响,并对银行的劳动力教育水平、规模和产权性质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降低银行劳动就业水平,其中对于低教育程度、低技能型员工带来显著的就业替代效应,但对于高技术型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不明显,同时对国有、股份制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城市商业银行、小微型商业银行的作用显著。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大金融科技研发投入,并增加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应注意对被金融科技替代的雇员群体进行重点培训以及做好转岗工作。  相似文献   

12.
谷战涛 《大众科技》2006,(6):156-157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这核心的难题。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较大比重的不良资产,这对金融脆弱性具有放大机制,从而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文章探讨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从宏观经济角度、金融体系、债务重组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DEA模型从效率视角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从商业银行股权改革、次贷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Ⅲ》公布后三个时间段,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2004~2013年期间,竞争力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规模效率较低,但在2010年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超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有效预测,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随之兴起,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在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平台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业务和经营服务模式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保持良好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金融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介绍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物质基础。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年来我国采取了种种举措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并且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偏低,这将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外银行在提高资本充足率方面的差异,目的在于寻找不足,借鉴经验,更好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了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作用。网络金融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从网络金融的概念入手,介绍了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网络金融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提出网络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俊 《科技广场》2011,(6):131-134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犯罪成为金融领域最大的风险之一,通过研究金融犯罪的成因可以发现,金融犯罪的实施,主要是银行内控机制的不健全以及银行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漏洞所造成的。有效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是我国金融界大动作的时代:外资银行大举介入国内市场,我国银行距离失去国家政策保护的日子越来越近。面对加入WTO以后国内新的金融竞争格局,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应对金融大挑战而各显神通,做出了相应的姿态。近期围绕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的讨论分外激烈,鉴于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状况进行分析,期以籍此有助于读者对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现状与未来走向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