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2.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3.
近日,沈阳市档案馆完成了对辽宁省图书馆保存的有关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这项工作是市档案馆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的重点。经过一年的时间,市档案馆在省图书馆共复制有关沈阳的历史文献书籍68种,共计104册,电子版照片255张,《盛京时报》缩微胶片168卷。其中包括《辽中县一般状况》等30种中文版图书,《奉天沿革表》等21种中文版线装书,《在奉名人录》等17种日文版图书,并且这些书籍已经全部制作成电子版图书。这些档案资料的征集进馆,丰富了市档案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弥补了这个时期馆藏档案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李晓菲 《图书馆》1998,(3):69-72
随着15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印刷商开始注重书籍印刷的版权意识.这种版权意识具体反映在图书"书名页"的设计上.本文主要介绍了最早的"书名页"设计形式,以此可以了解有关西文图书"书名页"设计的一些观点及其在书籍发展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透过"漫画"图书在日本兴起的现象,探讨了图像书籍的作用和发展趋势,认为图像书籍正在逐渐改变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有限的方寸之间,由文字、图案、色彩、开本、纸张等元素组合而成的书籍形态,以美感为媒介向读者传达着图书内涵,使读者感受到书籍独特的文化意境并获得美的熏陶和感受.围绕图书内涵,在书籍装帧设计的美感传达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将美物化、将物美化"的转换过程,即存在着选择和提炼形式语言的问题.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书籍的装帧设计又因不同类型的图书而在视觉风格上具有较大差异,使得形式语言的选择与提炼成为图书装帧设计创意出新的关键和难点.本文试以四类书籍为考察对象,浅析装帧设计中对不同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和提炼.  相似文献   

7.
雷青 《出版广角》2015,(14):76-77
图书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件文化品.因此,图书的设计不仅是一项形象艺术工程,更多的还要关注书籍本身的文化内涵.图书设计者必须在把握书籍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性地融入个人的设计艺术和设计个性,实现文化性、艺术性与个性的统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原则,希望实现图书设计在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上的统一,让图书设计不再仅限于外表的华丽包装,而是上升到文化宣传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当网历史类畅销书的读者书评内容进行"编码",从中归纳整理出以下5个影响历史类图书畅销的关键因素:(1)重视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2)思考娱乐消遣阅读心理的转向;(3)关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阅读需求;(4)突出历史写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5)强调图书的选题策划和营销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项思考:(1)从重视书籍"内容"本身,转向关注依托书籍内容的"服务";(2)从"作者中心"的书籍制作转向"编辑中心"的书籍制作.希望能为出版机构打造畅销书、更好地掌握图书出版市场,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之概述 所谓"图书纲目采购计划"(Approval Plan)就是由书店按事先制定的购书纲目(Profile),主动地将有关新书或新书出版消息提供给图书馆.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的书商从"长期订单"和"提类订单"中演变出来的.不同的是长期订单和提类订单供应的书籍,不管是否适合图书馆的要求,都不能退还给书商;而"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供应的书籍,图书馆可以将不适合的图书在一定期限内退还给书商.当然,退还的数量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化的时代.各种图书的电子版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在电脑上阅读作品成了纸质化阅读的一项补充。2005年前后,随着MP4和PSP的普及,人们发现了阅读书籍的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将网络上提供的TXT等格式的图书装进随身的移动设备里,通过MP4和PSP等终端设备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11.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规定:图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设计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组成部分。提高图书的整体设计质量,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世界上更是把书籍设计作为一个新理念,新理论进行推广实践,并产生良好效果。德国著名书籍设计家冯德利希: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于内容的理解,才是书籍设计者努力的根本标志。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书籍设计"概念的提出、实现和确立的过程,曾发生过各种各样的冲突,以及理论上、技术上的争执,不过最终还是被大家理解了,"书籍设计"已不是设计者或插图画家个人承担的工作,而是参与选题计划到成书为止整个出版过程的所有人的共同工作。以上,均说明书籍设计非常重要,关系到书籍的整体质量乃至书籍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范军 《编辑之友》2003,(4):16-17
古人著书立说,一向重视图的作用.图书,在古代就是图籍与书籍的合称."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图书的一个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3.
吕晨 《编辑学刊》2007,(3):57-59
我折服于止庵先生对书籍插图的深入思考.止庵先生对书籍的"纯净度"有着惯有的要求,首先是图书形态的纯净,进而是在此形态上进行的情景传递的纯净.带着这样的阅读习惯,看到与心理预期不相符合的<马尔特手记>,难免会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4.
书籍的危机在过去主要表现为书籍被毁,现在更多的是书籍泛滥。文章揭示了中国文学经典和汉译外国文学经典"穷凶极恶"的重复出版现状及其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大连市档案局组成以蒋耀辉副局长为团长的大连市档案局征集工作组,赴韩国、日本开展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经过8天的紧张工作,工作组先后在韩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北九州市中央图书馆、奈良县立图书情报馆、日本国会图书馆,以及日本大连会成员太田丰老人的家中,共征集档案资料5册、地图54张、老照片276张、图书画册47本、电子版资料书籍32册。其  相似文献   

16.
对人文地理、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总是被书店里相关货架上的图书吸引得留连往返,那些印刷精美、纸质轻盈的书籍涉及人文地理、人文历史、科学探密、军事、动植物的故事、自然现象发现等等范畴,在这些内容丰富的图书书脊上都有着"SAGA"的标识,它们就是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出品的"传奇"系列图书.  相似文献   

17.
朱智秀 《编辑之友》2010,(6):102-104
在图书出版业极其繁荣的今天,许多书籍都采用"文选+导言"的方式进行编辑.如何评价这种编辑方式的优劣与得失,是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书籍编辑方式的经典之作以及名家的理论阐述来对这一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圣诞前夕,图书做为传统的圣诞礼物,照例迎来了每年最后也是最盛大的一次销售旺季,当然,精装本以及礼品书首当其中;但这样的销售传统也不能挽救图书销售额的继续下滑,不仅仅是人们正在失去阅读的兴趣,更是印刷版图书继续遭遇电子版图书挑战的结果.因为此时也是各种电子阅读器以及智能手机做为中高端礼品的热销季节,随之而来带动的是电子书的销售,印刷版和电子版图书的销售遭遇战再度燃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图书检索中忽略读者信息的不足,提出基于混合动力检索思想的新的检索模型。该模型根据图书的检索频率将书籍分为"冷、热"书籍两类,使图书检索从一个单向检索变为双向检索,再结合读者的特点使用Apriori和K-means算法建立数学模型,为读者检索最合适的书籍提供方便。提出模型具体的实现步骤并进行实验,将新旧检索结果进行对比评测。实验证明,新模型的检索准确性和效率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此处无声胜有声——论图书装帧设计艺术中的"记白当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被喻为"盛纳知识和传递信息的容器",而现代图书犹如空气、阳光、雨露,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人类能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世界,图书确实发挥了极其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