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尤今的小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审美功能上,她的小说属于纪实性的问题小说,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在创作基调上,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的神韵;在审美意境上,她的小说形成了高贵的世俗美。  相似文献   

2.
尤今的小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审美功能上,她的小说属于纪实性的问题小说,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在创作基调上,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的神韵;在审美意境上,她的小说形成了高贵的世俗美。  相似文献   

3.
宋代杰出女诗人朱淑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咏梅诗词,其中异彩纷呈的梅花意象既蕴涵着朱淑真内心的丰富情感,又凸现了她高洁的人格力量,还体现了她高尚的审美追求,呈显出一种女性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4.
她的文风,她的遗词造句,她的高尚的审美情趣是罕见的;她的以“美”占领人生制高点写出来的文章,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的艾米丽·狄金森,一生传世的作品有一千七百多首。她的大量作品是歌颂自然之美的。其中一首动人的诗作:"A Bird Came down from the Walk"体现了她深谙自然界蕴含的灵动之美。本文以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审美距离理论为依据。通过两个角度分析了这首诗作:一是审美者与审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二是审美者与审美对象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结论:在文学作品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中,若即若离是创造美感的最佳距离。  相似文献   

6.
清代云南女诗人李含章的诗歌,前已作了粗略选注介绍。本文拟就李含章诗论的美学思想、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及其诗歌创作成就,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首先,我们看看她的诗歌理论。她的较系统的诗论,集中表现在《论诗》这首五古中:  相似文献   

7.
班新红 《中国教师》2009,(Z1):543-544
<正>美育教育即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她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艺术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相似文献   

8.
生于陕南汉中的张虹,受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之道的文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她将传统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灌注在审美心胸的建构,审美对象的观照和审美创作真、朴、淡的文艺活动中,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太阳女》歌舞剧是中国彝族文化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她表达了彝族人民的内心情感与追求,展示了彝族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她是千里彝山浓郁民族风情和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舞蹈诗"。她融聚了民族精神意象的价值审美和生命表达,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让人们在观看后不仅得到视觉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并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何健 《文教资料》2010,(7):12-14
王安忆在其小说《长恨歌》中,以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墨感性地描绘出一幅具有诗性关的日常生活风景图,通过对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寻找与发现,从中体味其审美特征。本文从时代因素、作家的创作理念和女性观出发,力图揭示她的这种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的女儿爱美。看到一些小朋友着装艳丽,或戴项链、手镯,不免流露出几分羡慕。她悄悄地问我:“园园涂红指甲好不好看?”审美品位的高低,最能反映人的气质。怎样培养孩子具备较高层次的审美意识,在富有个性的审美中建立自尊与自信呢? 我没有限制孩子在穿戴方面的选择,也从不硬性规定哪些可穿或哪些不可穿,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防止她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妈妈有病,没有能力打扮她,就限制她  相似文献   

12.
琼瑶作为通俗文学中言情小说家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审美特征是她在众多言情小说家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对于琼瑶小说的研究,许多人只注意到了其畅销度与流行性,而对于审美性的挖掘却不够充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有些"流行性"的作品只能闪耀一时,而琼瑶小说屹立通俗文坛几十年,其审美影响与魅力可见一斑。文章从琼瑶小说社会与人生价值的审美特征以及作品中的古典诗意美和传统文化韵味两个方面对琼瑶的创作在思想、艺术方面的价值给予了一定的研究,以期对她创作内涵的探讨更见深度。  相似文献   

13.
名师语录语文是促进情商、协调智商发展的重要工具学科。工具性和审美性是这门模糊科学的两大特征。如果把她异化为A、B、C、D式的支离破碎的文字游戏,强加给她所谓的选拔人才之功能,那是对她一种  相似文献   

14.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她以诗性思维提高了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艺术品位。而她对生命与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使散文走向了更壮阔的审美意境。本文着重从晓风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探索其诗性解释学散文的核心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沽的月包。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  相似文献   

16.
好消息     
语文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更是一个渗透审美教育的过程。语文教材用她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审美教育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情绪记忆和孙惠芬小说意象创造关系密切。情绪记忆,是意象创造的资源。她偏于情绪记忆,能记住"感动的情境"与机理,主体情绪时而与意象创造呈现共时性状态。这样的情绪记忆使她擅长在文本中捕捉人物心灵的瞬间,并把微妙作为最崇高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意象多是她情绪记忆的审美对象化,是创作主体与人物主体的精神寄托,是文本欲望世界的敞开,是"乡下人"情绪记忆的回溯与印证。成功的意象创造源于情绪记忆而又超越情绪记忆,在动与静、诗性与哲性、感性与理性、并置与对比中充满张力,又充分统一,体现审美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8.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她审美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点体现在她的语文课堂具有美好和谐的课堂心境、自由融融的师生亲情关系、丰富形象的语文教学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掘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19.
很多文人墨客的雅称往往精当而浪漫,李清照的雅称“李三瘦”却浸染了她的幽寂情怀与苍凉感喟,对女性身姿的审美反而退至幕后、“李三瘦”源自她的一首词。  相似文献   

20.
拥有与命运     
华章溢彩 人生寓言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