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海蓉 《天中学刊》2001,16(4):112-113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都被选入高中教材,并编排在同一册书同一个单元中,又都是宋词中极为出色的作品,同属婉约词。由此,我们应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下面,我就这两首词,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比较分析。 一、同为婉约,风格有异宋代词坛有诸多流派,其中豪放派与婉约派占着统治地位。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为代表。这两大流派,如两支沙场劲旅,纵横驰骋,相互抗衡,给宋代词坛增添了无限光彩。 …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宋词比作波澜壮阔的海洋,那么,柳永、李清照就是那海洋中耀眼的两朵浪花。他们虽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但词作风格各具姿态,其代表作品《雨霖铃》《声声慢》在风格上也是同中有异。一、都借写景抒发词人悲凉的感情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词人将要离开汴京远方漂泊时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这种心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2):25-26
柳永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通过对柳永词作《雨霖铃》的赏析,探究作品所蕴含的诗情画意的情趣,以及画美、情真、语俗、婉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宋词分为两大派别:豪放派和婉约派,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首推柳永。《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是婉约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一朵芬芳四溢的奇葩。该词上片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虚写想象后的孤独寂寞,全篇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景凄美,其事缠绵.  相似文献   

5.
<正>提及宋词,人们早已习惯用"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流派。但细细品读宋词,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些词家的词作,既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态,又少"豪放"派的粗豪激越之势,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南宋词人姜夔。最早给姜夔词风定位的是南宋词人张炎,他在《词源》中称赞:"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又说其词"不惟清虚,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到了清代,词评家更是多以"清空"、"醇雅"、"清丽"等概述姜夔词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宋词有两大流派,一是婉约词,一是豪放词。北宋前期基本上都承袭了晚唐五代词风。词至柳永而一变,在内容上常写羁旅行役,男女恋情,辞藻多彩,音律谐婉,风格清婉绚丽,给人以柔性的美。词至苏轼而再变,一扫晚唐以来浮靡温柔的词风。凡身世友情、怀古感旧、伤时叹世、咏史说理、山水田园等内容,均可入词,从而冲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界限,给人以阳刚之美。本文以柳永的《雨霖霖·寒蝉凄切》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谈宋词的阴柔美和阳刚美。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内容包括诗、词、曲共八首。其中唐诗三首(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宋词四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元曲一首(《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根据单元知识训练要  相似文献   

8.
词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与唐诗各被称为“一代之文学”。宋词就艺术风格而言,可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而又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雅、典雅精工、密丽险涩等各种风格,如春兰秋菊,各尽其妙。柳永的《八声甘州》集婉约、豪放风格于一身,不可不读。 (编者)  相似文献   

9.
郑扣莲 《语文天地》2012,(23):79-80
如何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教学呢?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说易做难的问题。笔者认为,比较法是鉴赏教学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直观性和启发性的教法。下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为例,谈谈比较法在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一、思想内容的比较婉约词章,离不开"个人情怨"这个主题,但就具体作品而言,这个主题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温婉背后的豪情——试论柳永的豪放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以婉约为宗,柳永是继《花间集》后的又一位婉约词人,虽然其作品以婉约词著称,却有不少词带有豪放色彩。柳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他那婉约中的豪放之作有对社会历史和人生发出的感叹,也有对开阔壮观、兴象高远的景色的描写,更有对宦游生活的厌倦情绪,这些都是气象恢弘之作。这一批气势阔大、思想深沉、颇具阳刚之美的词作,可以说是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提及宋词,人们早巳习惯用“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流派。但细细品读宋词.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些阋家的词作,既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态.又少“豪放”派的粗豪激越之势,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南宋词人姜夔。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宋词二首”后有一道关于“领字”的题目(见高语第六册第151页),题目要求从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中找出一些“一字逗”的句式。部编《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13.
2000年高考语文两省一市卷与统考卷小有不同:一是Ⅰ卷第7小题文学常识考查的内容不同,二是Ⅱ卷现代文阅读考查有一小题的内容与题型不同。 下面是两卷文学常识的考查题: 7.(山西、江西、天津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明清时期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  相似文献   

14.
杨炜 《语文天地》2013,(7):24-25
苏轼和柳永都是北宋时享有盛名的词人,苏轼有一次同友人谈到前辈柳永时问道:"我的词同柳学士的词相比,你们看怎么样?"友人答道:"柳学士的词宜于十七八岁的少女,按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您的词,则应由关西大汉,敲铁绰板,弹铜琵琶,唱‘大江东去’。"这一评论非常形象,而且中肯地道出了苏词和柳词所代表的两种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苏轼的《念奴挢.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都是宋词名作,传诵千古。前者被推为豪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 ,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 ,把握诗作的景与情 ,运用联想和想像 ,探究它的意境 ,并体会婉约词的风格特色。教学过程(教师 :程红兵 ;每课一诗 :徐晓燕 ;课文主持 :李佳梁)一、每课一诗 ,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教师稍加点拨 ,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略)二、《雨霖铃》教学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下面 ,就请李佳梁同学来主持这篇课文教学。主 :老师们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来主持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6.
宋词婉约派词风总的发展倾向是由俗到雅,柳永,周邦彦,姜夔三位大词人分别以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词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明人张綖曾在其所著《诗余图谱·凡例》中将词分为两类:一体婉约,乃为词调蕴藉者;一体豪放,乃气象恢宏者。由于柳永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情感细腻婉转,故论者多将其归入婉约一派,提及柳永的第一反应就是婉约词人,而视作品气象恢宏、风格慷慨激昂的苏轼为豪放派之祖,称他“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相似文献   

18.
在宋词中,清照词被称为“李易安体”,并有“婉约以易安为宗”之论。清照前有二晏、欧阳修,柳永、秦观;同时或稍后,又有周邦彦,吴文英,姜白石等。她的词为何能独成一体,又被人推为婉约之“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而又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对清照词历来所论繁多,总而观之,大致可归为两点:一是语言明白如话,二是感情缠绵委婉。这些评论大都是多就字句或一首几首词而论,显得零散、抽象、空泛,没有把握住清照词艺术风格的全貌,更不足以说清楚清照词为何独成一体,并被人推为婉约之“宗”。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宋词词风,一般归为婉约、豪放两个大类。但这样两军对垒式地划分,显得笼统,忽视了具体作家在个体作品中的特殊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宋词风格的多样性。从宋词的发展过程看,已经表现出兼容并包、吸收创造的印迹,就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而言,就已经炉火纯青地融合了婉约与豪放的主要特色,而显示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许多婉约和豪放的名家的词作中,其风格也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因此,只有注意宋词风格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宋词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传承其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0.
自从明代张綖将宋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百年间俨然已成定论。近三十年在“左”的思潮影响下,颠倒历代评说,使豪放派居尊得崇,婉约派遭抑受贬。对于这种不公允的论断,前人早已提出异议。孙麟趾在《词迳》里将宋词分为高澹、婉约、艳丽、苍莽四个门户;谢辛铤也将宋词分为婉约、豪宕、醇雅、短饤四派;陈廷焯更将唐宋词细分为十四体;王运鹏还说北宋词有超逸、华贵、骚雅、广博、疏俊、婉约、流丽、隽上、醇肆之别。这些分法虽然或不够严密,或失之琐碎,但都共同说明仅以豪放、婉约两派是难以囊括唐宋词各艺术流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