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徐琦 《当代教育论坛》2006,(23):105-106
一、学习城市的概念人们通常运用“学习”和“学习城市”的术语,而不是“教育”或者“教育的城市”。我们为什么要区分这些术语呢?因为“教育”这个概念是有相当局限性的,它主要侧重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系统。学习这个概念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它包含了教育。学习兼顾了教育与学习过程向前发展的方式,也涉及了许多传统教育与职业需求以外的技能和核心能力。很容易将学习城市看成是这样一个地方,它鼓励并使得它的市民在闲暇时间教育他们自己,因为市民们对于他们的教育与发展越来越赋有责任。在这样的学习城市的模型中,定义的特征是教育投资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类移动通信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升级,加上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学习需求,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学习。在外语界则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中国外语学习的未来,将会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教育全民化、学习终身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移动学习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进度开展学习的鲜明特点,因此,其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获得成功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促进和利用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环境设计的关键问题。欧洲电子学习网络推出的iClass项目以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与模型为指导,充分促进了自我调节学习的实现。未来基于计算机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Students in a college course were given written criteria, divided into teams, and asked to score their own essay examination. Their pooled ratings correlated .922 with the instructor's ratings. Agreement between the ratings of students and instructor was not related to grade point or total test score. However, grade point and test scores were related negatively to the ambiguity of the students’ answers on the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generalization that subjective scoring standards are readily communicabl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examined how SDL relates to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First, it is explained how SDL is implemented in PBL environments. Similarities between SDL and SRL are highlighted. However, both concepts differ on important aspects. SDL includes an additional premise of giving students a broader role in th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materials. SDL can encompass SRL, but the opposite does not hold. Further, a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SDL and SRL in PBL was conduct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DL and SRL ar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hat the “self” aspect is crucial, and that PBL can foster SDL.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ceptual clarity of what SDL entails and guidance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help PBL to bring forth self-directed learners.  相似文献   

6.
网络研究性学习中的教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热点。本分析网络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网络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阐述了教师在网络研究性学习各个阶段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学习中,必不能忽略对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学习.文化教授的重点在日常文化上.打招呼、称谓、称赞、访友做客、用餐礼仪等都是日常文化教授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这几方面粗略探讨了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以期为语言学习提供一定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社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向深层次发展的产物。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合法外围参与理论、认知学徒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网络学习社区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得出网络学习社区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新的学习隐喻,拓展性学习具有独特的含义与特点。作为认识论基础的集体学习活动、作为方法论指导的形成性干预、作为应用工具包的变革实验室是拓展性学习理论的三大子理论。拓展性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参与者的主体性和活动的重要性,与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具有一定的融通性。因此,开展活动式的工作场所学习,采用形成性的工作场所干预,以及创设工作场所的变革实验室,都是拓展性学习应用到工作场所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网络自主学习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是现代英语学习者有效进行网络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对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响成人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自我调节学习的相关理论,对成人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行了调研,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研究设计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开发出了学习计划管理子系统,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文章对培养模式的三个环节和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对合作学习法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其基础理论、基本要素、策略和方法,并就其在语言学习中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扼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7,(8):95-102
在智慧学习环境中,要想让学习者投入、高效并个性化地学习,需要构建情境模型。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习管理系统中学习情境建模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对智慧学习环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情境模型。该模型通过感知设备,获取并存储学习者在智慧情境中触碰的相关物理要素而产生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推断,并结合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适配预设学习方案,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文章还利用XML语言规范了学习情境模型的表征方法,并以一个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最后,文章还讨论了该情境模型在智慧学习环境平台软件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教师转变教育方式的关键所在。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地理课程改革真正从理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语学习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语学习中的体验性学习是学生在主体接受性参与的基础上迈向主体体验性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主体人格得以升华和超越。体验性学习在语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与教师是主客一体,自然融合;学生与学生是交往合作,共同进步;学生与知识是物我交融,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7.
在教师的学习活动中,组织学习是薄弱环节。教师个人学习偏重元认知学习、教辅性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反思性学习较少;教师组织学习多为传统常规活动,偏重个人专业发展,而以学校发展为核心的组织学习较少。教师学习活动对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局限于个体学习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习科学重新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它与深度学习紧密相联。学习科学视阈的深度学习是学习者遵循学习原理,在学校场域中对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知识进行理解性和创新性学习的有效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典型机制主要有生长机制、颉颃机制、建模机制、互动机制和表达机制等。深度学习需要全面引导,但关键是课程与教学的重建。深度学习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和教学的变革等方面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及数学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理论依据是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数学自主学习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终身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设计有效的移动学习(m-Learning)课程和学习模式能够提高移动学习效率,使学习者真正受益于移动学习带来的学习便利.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背景,然后从课程的内容设计、媒体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合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最后介绍了面向移动学习的几种典型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