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萨特的文艺理论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国内接受萨特的文论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本文将国内研究萨特文论的状况划分为几个问题域,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存在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的接受状况作了一种历时性描述。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平台上,始终未曾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萨特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萨特自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匮乏,他的存在主义将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补充.这是一种十分奇特而难解的关系.本文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方面进行相互比较,以便从中可以窥探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把存在主义文学和萨特定性为后现代主义,这是理论和批评的双重错误.存在主义典型地代表着现代性和现代主义.萨特的文学思想以及他的创作实践本身就是存在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萨特是现代主义,而非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本来是哲学思潮,而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的文学称之为存在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战后成为西方最具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包括法国的萨特、波伏娃和加缪等。存在主义文学形式上是现实主义的,但思想性很强,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相似文献   

5.
李勇梅 《考试周刊》2009,(35):27-28
存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不仅对当代和后世影响深远,而且与西方传统文学一脉相承。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就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本文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分析了哈姆莱特的存在主义形象。  相似文献   

6.
《苍蝇》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萨特在文中借鉴神话传说抽象而又全面地表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自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方面。其中责任观的提出是对萨特早期绝对自由选择理论的矫正,从而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乃至西方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基本内容和存在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的了解,分析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探讨了米兰·昆德拉作品中对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继承,揭示出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及昆德拉作品中对于生存和人生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8.
《苍蝇》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萨特在文中借鉴神话传说抽象而又全面地表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自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帝l约的方面。其中责任现的提出是对萨特早期绝对自由选择理论的矫正,从而对20世纪西方文学乃至西方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文献史料,补述了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情况。新发现的文献史料集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诸如中国的第一本存在主义论著--张嘉谋的《生存哲学》,胡隽吟、王锦第对德国现代哲学尤其是雅斯贝斯的译介、洪耀勋对海德格尔的研究,戴望舒、陈占元对萨特小说和文论的译介,以及四十年代末政治意识形态角力之下的存在主义评价之分歧,顺便略述现象学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0.
《苍蝇》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萨特在文中借鉴神话传说抽象而又全面地表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自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帝l约的方面。其中责任现的提出是对萨特早期绝对自由选择理论的矫正,从而对20世纪西方文学乃至西方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新启蒙运动时期,在启蒙现代性语境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被启蒙知识分子视为新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从而得到了广泛传播。文章对这一时期萨特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译介者或编者的言论加以考察,以期管窥他们传播萨特存在主义学说的动机和目的。它不仅为国内学者研究萨特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比较详尽的参考资料,也对“西学东渐”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萨特历史意识的产生与文体风格转变的关系,萨特强烈的历史意识,在他的处境小说向处境剧的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具意识形态观念的文体——戏剧文学,成为萨特文学生涯后期常用的文体样式,它是意识形态叙事合乎逻辑的发展,"处境剧"(The Theatre of Situations)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叙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小说《辛德勒名单》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代表作.文章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指出《辛德勒名单》凸显了存在主义文学的特质,进而从两部分——小说主人公所处的荒诞的处境及其做出的自由选择对《辛德勒名单》进行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苍蝇》是萨特创作成功的第一部剧作。我国学者关于这部剧作的评论文章,主要探讨了剧中的主人公俄瑞斯忒斯的思想特征,以及萨特创作《苍蝇》时的思想变化轨迹。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俄瑞斯忒斯是存在主义或启蒙主义的英雄、《苍蝇》是萨特的自由观发生转变时的产物、比较俄瑞斯忒斯和哈姆雷特的异同三种情况。此外,评论的文章中还有《苍蝇》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对高兹劳动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兹的劳动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与劳动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舒马赫等人的思想.认为高兹的劳动观演进过程为:前理论时期—存在主义时期—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时期—后马克思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16.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仅仅是人们思考问题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它们并没有终结或取消人们对于本质问题的追问。文学本质的生成是多向度的。某一时期、某一民族仅仅在某一向度或某些向度上生成、开拓,这些生成、开拓从不同的方向上拓展了文学本质的存在空间。建构文学本质多元存在论能够有效克服本质主义文论对于文学其他属性的遮蔽,进而促进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吸纳历史上及他民族的文论成果、文学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学术视野;能够有效促进文学理论研究回归"文学现场",进而促进文学理论的"文学化";能够有效看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保存人类的人文成果。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萨特的哲学阐释与文学表述的一个关键词。萨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选择"观念,张扬人在边缘境遇中的主体性选择,主张在"选择行动"中以体现人的本质及其价值构成,但同时强调人在自由选择的时刻必然要受到道德规律和责任伦理的制约。在这样的意义上,萨特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从荒谬人生寻找精神自由的在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