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常高兴来参加本市新闻界抗洪前线记者事迹报告会。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深受教育和鼓舞。 参加这个报告会,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今年8月16日夜里。8月16日,在整个抗洪斗争中是个很关键的曰子。那一天对我来说,也是对我们在抗洪前线记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加深了生死与共的战友般感情的日子。那夜,我在机关,几次同湖北前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3.
1998年夏我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抗洪抢险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时刻关注的最重大事件,也引起国际上极大的关注。 翻开当时的报纸,在一版十分醒目地看到: 来自抗洪前线的报道…… 本报抗洪第一线传真…… 打开电视机或收音机,在新闻节目里又看到或听到: 记者在抗洪现场向您报道…… 我在抗洪前线向您直播…… 在这场感天动地与洪魔的决战时期,从首都北京到许多省市,众多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新华通讯社相继派出3000多名新闻工作者,怀着对党的  相似文献   

4.
我作为画册出版单位的代表,对《众志成城──’98长江抗洪图》这本书的出版经过作汇报。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各地的水位大都超过历史的最高水位,防汛抗洪一时间成为长江中下流各省军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流域的汛情、灾情十分关注,对长江流域的抗洪斗争作出了英明决策和周密布置,江总书记、朱总理、李瑞环、李岚清、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长江抗洪第一线,给了沿江军民极大的鼓舞。在党中央的指挥下,长江中下游五省军民团结拼搏,严防死守,谱写厂一曲曲气吞山河的…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前线北京记者事迹报告会,有7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介绍了参加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的体会、感受,他们的发言使我很受教育。在这之前,我仔细地读了《北京日报》刊发的长篇报道《抗洪前线的北京记者》,也看过一些新闻单位内部简报介绍的情况,更看过一大批从抗洪前线发回的报道,我深深地为我们的记者在关键时刻,冲得上、挺得住、打得响、干得好的出色表现所感动。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委宣传部向从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前线回来的记者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也向所有为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作出  相似文献   

6.
今年夏天,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在石家庄日报社党委的统一组织下。《燕赵晚报》迅速派出4名记者分赴全国各地抗洪前线,对抗洪战场上广大军民奋战洪魔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使省会人民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抗洪前线的战况。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前线采访中,4名  相似文献   

7.
今年湖北日报抗洪救灾宣传有声有色,突出特点之一是在人水搏击的两个多月里,头版发表了近30篇抗洪言论。仅以“全力以赴决战决胜”为主题的系列社论就连续发表了18篇。围绕抗洪这一主题,一家报纸连续发表如此多的社论,这在新闻史上是空前的。 对于这些言论,无论是党政领导同志、新闻界同行还是普通读者,都给予了热情鼓励和充分肯定。认为它们像号角,像战鼓,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军民的斗志,激励人们勇敢地迎接洪水的挑战。因其及时准确,短小精悍,富有激情,战斗力强,被同行们誉为言论宣传中的“抗洪体”。 作为本报今年抗洪社论的主要撰稿人,回首那连续奋战的数十个日日夜夜,我想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切身感受,这就是:用“情”写就抗洪篇。  相似文献   

8.
成为一名军事记者,能够使自己的足迹遍布蓝天、深海、江河、湖泊、高原、峡谷,用生命来丈量祖国的版图,是我多年前选择军事新闻专业时的梦想。到现场、前线去采访,用自己的笔记录亲身见闻的新闻事实,对我而言具有无比的诱惑。这次在渭河抗洪一线为期9天的采访亲历,使我初次品尝到这一“诱惑”所蕴含的真实意味。我不仅被抗洪军民在肆虐的洪魔面前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所鼓舞和感动,而且为自己能有这样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庆幸。机会来得如此突然今年7月,我从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  相似文献   

9.
’98之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使三面环水的南昌县泾口乡堤外一片汪洋,堤内汪洋一片。在这次抗洪斗争中,泾口乡广播电视站主动发挥功能优势,积极当好舆论先锋,为抗洪一线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鼓舞了抗洪大军抗大洪、战洪魔、夺全胜的斗志。今年防汛一开始,泾口乡广播电视站就把抗大洪、保大堤作为宣传中心。洪水未到之前就全面检修了乡、村有线广播和调频广播设备,并在全乡防洪前线的10个防汛分指挥所新装了小调频广播喇叭。乡广播站在坚持每天两次向全乡173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和防汛前线及时转播中央、省、市、县…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入夏以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今天,这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总结这场斗争的时候,许多人开始注意到“新闻报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积极宣传抗洪军民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也正像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7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的那样:“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宣传舆论鼓舞广大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克服艰险,对全国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赴抗洪一线采访的“大堤记者”,静下心来把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在眼前“过一番电影”,体会最深的就是抗洪精神鼓励着我们搞好抗洪新闻,抗洪新闻弘扬了抗洪精神,激励、鼓舞了前方将士,教育、感动了后方群众。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抗洪新闻与新闻抗洪。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当武汉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市防汛指挥部领导请每个记者在纪念簿上留言,我写的是“参加武汉抗洪报道三生有幸”。确实,作为人民日报一名驻地记者,能经历并报道这场大决战,是非常幸运的。今年6月武汉进入防汛抗洪以来,我就开始跟踪报道。两个多月中,我...  相似文献   

12.
抗洪历险记     
如果说,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对中华民族是一次考验,那么,对站在洪水中记录历史、记录中国抗洪战场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记者们,也是一次空前的大检阅。作为一名记者,特别是作为解放军报的记者,参加了湖北、湖南两个方向的抗洪报道,我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回顾40多天的抗洪艰苦生活,其间受到的考验和磨炼,是我从军近20年来最危险、也是最严峻的一次。应该说,这是我人生中,也是我作为军报记者生涯中最宝贵,也是值得永远珍藏的一笔精神财富。初战青潭乡饭桌上受命。7月25日晚8:00,我和记者部副主任郑蜀炎刚从深…  相似文献   

13.
抗洪抢险,无异干一场和平年代的战争。“妇女应该远离战场”。而在抗洪前线,从事新闻工作的女性们,已全然忽视了自己的性别。她们只记住:是记者就该冲到第一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沈冰,来到淮河抗洪前线某部官兵中采访。她朴实的作风,受到大家的赞扬。上图为沈冰在门桥上采访;下图为沈冰与官兵们合影。沈冰来到抗洪官兵中@虞利忠 @黄建新  相似文献   

15.
’98亿万军民战洪魔的壮举,应当大书特书!’98抗洪报道的英雄记者,应当大书特书!’98抗洪赈灾新闻报道,三大媒体各显神通,一言以蔽之:大、多、高、长、佳,即前线记者投入量大,数以千计,发稿数量多,报道质士高,持续时间长,一件件新闻抢眼,效果极佳。中国军民大抗洪惊。c动魄的壮举,通过新闻传媒,鼓舞了国人,也震撼了国际,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国人民大抗洪的壮丽画卷,将载入史册。中国记者与抗洪赈灾报道,也将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98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活动,一开始就自然地分为两条战线,一条是组织…  相似文献   

16.
(一)##D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情牵动了中原人民的心。为了让听众及时了解到抗洪前线发生的新闻事件,体现出新闻媒介在抗洪抢险斗争中的社会责任感,位于远离抗洪抢险第一线的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树立大广播观念,把宣传抗洪救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在大力宣传郑州人民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基础上,及时与赴武汉等地的驻豫部队和当地新闻媒体联系,播出了一批时效性强的反映抗洪前线情况的报道。之后,又派出4名记者组成两个小组分赴武汉、哈尔滨抗洪前线实地采访(谢宏亮、陈宏坤赴武汉,刘悦、傅…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国三江的洪水肆虐,批人心肺;1998年,全国人民的抗洪功业,可歌可泣。这次抗洪抢险,对我们的党和人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检验我军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提供了广阔的战场。同时,这次抗洪抢险,对我们新闻队伍,也是一次盛大的检阅。事实证明,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快速反映部队”,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8月底9月初,我有幸沿长江两岸的部分险段走了走,也通过电话与一些通讯员朋友聊了聊。所见所闻,令人感动,并时时陶冶着我的灵魂。我这支拙笔难以描绘战斗在抗洪前线的各路新闻大军,也难以写出本报记者在抗洪前…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将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九江人民也将永远记住1998年夏天,百万军民面对滔滔的长江洪水,携手并肩,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辉煌乐章。作为目击者和记录者,回首三个月抗洪一线的采访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千。三军将士抗洪救灾中一个闪光的亮点是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以身堵险,吃在大堤,睡在大堤,带伤带病守大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千里江湖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8月10日,我在日后成为全国著名的抗洪点、98抗洪“经典之作”的九江市4-5号闸口城防墙决口封堵现场采访了一整天,…  相似文献   

19.
进入8月份,嫩江洪水来势凶猛,松花江水位连连上涨,我国的重要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受到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严重威胁。在这严峻时刻,油田军民奋起迎战,殊死拼搏,谱写了一曲曲誓夺抗洪胜利的壮歌。在这威武雄壮的抗洪大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大庆油田报》的记者们,他们用自己的笔、照相机、录音机等武器,同前线军民一起战斗。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夏天持续两个多月的抗洪救灾报道中,我采写的24篇稿件在新华日报见报,其中关于革命烈士周宜顺的报道和镇江云台山滑坡等稿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烈反响。回顾抗洪报道的全过程,我觉得有两个“离不开”:一是离不开编辑部与记者站上上下下的密切配合、支持;二是离不开自己的实践。这里谈一点个人的实践体会。 6月12日,我到句容县采访丘陵农科所所长赵亚夫。那天,烈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