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播音主持作为传播媒体平台与大众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坚持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而高水平的播音主持在某种程度上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对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自身素养的提升关系到信息传播的质量。本文重点分析播音主持在融媒体的大背景下必须具备的政治、文化、媒介素养等方面内容,并探索如何提升播音主持素养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彦冰 《今传媒》2015,(1):22-24
政务微博是进行政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政务微博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活动,它具有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务微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政务信息的发布进行政治价值的渗透;通过政治传播活动进行政治人格的塑造;通过信息发布传承政治文化,甚至维系政治体系的存续。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4.
施红星 《传媒》2012,(3):76-77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该文分析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并探讨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体育政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下维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政治传播实践是国家或地缘政治诉求在体育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反映、再现与建构过程.从历史与当下、西方与东方二维比较的视角,分析讨论体育政治传播典型案例,如贝卢斯科尼集团入股职业球队的政治传播动机,默多克新闻集团竞标曼联队的文化政治传播背景,南非世界杯朝鲜队的新闻报道案例,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事件的整体传播等,以期丰富与开阔体育政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6.
政治传播是一种向量式传播,表面呈现为信息的流转,内在可以搭建权力运行的结构。权力监督关涉权力的授权与行使,依赖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始于情报的获取,成于信息的存储、更新与传播,终于行为反馈与对照。权力监督与政治传播相互耦合,政治传播是权力监督的基本要件。伴随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广泛应用,我国政治传播形态和秩序持续变化,不仅政治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总量大大增加、政治信息在多元主体间的分布状态、政治信息的流动性以及方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政治传播的数字化发展实现了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了民众监督的行动能力,削减了权力异化的滋生土壤,有力地推动了权力监督的主动化、多向化和系统化,为新型权力监督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国家政治智慧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基石,弘扬中华精神、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化,是国家政治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国家政治智慧传播进行探究,即从更深层的文化根源上对国家政治传播的原因及意义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8.
在全媒体时代下,政治传播已经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成为一种日常化、生活化的存在。作为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形式,微信公众号延续着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在政治传播中积极发挥着传播政治信息、设置政治议题、打造亲民政治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新闻益发成为"易碎品"。提高记者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掘新的新闻线索,开启新的报道视角,充实新闻的文化内涵,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使新闻作品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的政治信息传播具有跨国界传播的外向型层面,这为网络媒体在政治信息沟通中产生外向性影响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姜春燕 《新闻窗》2012,(4):104-104
一、广播电视编辑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媒体工作者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起着提纲领导作用,媒体工作除了具有大众传媒的传播信息功能外,其本质上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宣传政策和舆论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刘慧 《新闻窗》2010,(6):113-113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为百姓及时传播各类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信息。与传统的新闻从业人员相比,  相似文献   

13.
政治传播效应的研究,需要走出传播学视角下传播效果研究“媒介中心论”的困境,回归到政治活动本身,应以政治活动为根基,用政治学的理论来诠释.政治传播活动是国家宰制下的政治目的性很强的信息传播过程.这种过程不可能是信息的自然循环,因此“媒体”永远不可能处于中心地位.政治传播的效应,不可能直奔一个个社会成员的微观态度而去,而总是着力于宏观的政治治理效果.这样一来,推进政治民主化、形成公共舆论、构建政治合法性,便必然成为政治传播效应的本质规定性.就是说,政治传播始终以推进政治民主化、形成公共舆论、构建政治合法性为最终目的,检验政治传播的“效应”如何,须以这几个方面为基准.  相似文献   

14.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它是自然人转化为政治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影响人们政治社会化的因素较多,大众传媒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当今时代是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之中,大众传媒舆论导向能力增强,对人们的政治社会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杨维杰  毛文 《新闻战线》2015,(5):167-16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新闻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传媒融合发展,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思政信息、思政理论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年工作经验,以新闻传媒的角度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结合  相似文献   

16.
政治传播可视为所有关于政治讯息传播过程之行为,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狭义观之,政治传播可视为政府事务的沟通。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文化之作用,主要是融合居住在共同生活地域里,不同文化背景族群之工具,故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具有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传播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与政治同时诞生。在论述政治与传播的关系上,传播学者邵培仁认为"政治即是传播",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其中,政府传播作为政治传播的主要形式,对政权稳定、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政府传播的语境已由"革命语境"、"改革语境"走入"治理语境";在民主意见表达借助信息化和新媒体技术在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彰显的形势下,认真研究政府传播如何坚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杨惠  戴海波 《现代传播》2019,(10):30-35
作为一种规范化、程序化、规模化的象征符号传播实践活动,政治仪式通过对符号的编码、展演,仪式的精准操演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并潜移默化地将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行内化和宣展,成为构建政治认同的最重要途径.当下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新媒体空间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以及信息的失真性均对政治认同的推进带来一定的威胁,也愈发凸显出政治仪式的重要价值.以建国以来的阅兵仪式为考察对象,尝试从仪式主题、仪式符号、仪式操演、仪式时空四个层面对政治仪式推进政治认同的逻辑关系和路径进行理据性分析,以期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实践、政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性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政治传播”视角,考察作为媒介的青铜器与周代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周代青铜器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诸子孙、沟通人神与社交功能。西周时期,青铜器三大功能在形塑与传播王朝政治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青铜器沟通宗族成员与祖先及子孙,使得西周意识形态中“王家”和各宗族的关系得以世代延续,故而确立了该时期以“族”为核心的政治文化面向。同时,青铜器的社交属性使得王朝政治文化下渗、传播至广大贵族圈。春秋以降,青铜器的社交功能不断凸显,其所承载的政治文化逐渐从统一王权及宗族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贵族的个人政治诉求借由青铜器这一传播媒介得到宣传。可以说,周代政治文化经历了从“族”到“人”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邵桂 《新闻界》2004,(1):58-58
政治文化和新闻传播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新闻传播总是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文化制约,并进而受到其影响。政治文化包括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责任感等。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又与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紧密相联。作为一定社会文化现象的政治,必然影响着该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