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秦汉之际的纵横家学说一度成为显学,在汉武帝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失去了显学地位,纵横家的教科书《战国策》也因其突出策略权谋而难登大雅之堂。虽然历代研读《战国策》者不断,汲取其养分、借鉴其大成者不绝,但是却很少有人像研究儒学、道家那样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近年来,纵横家及《战国策》的特殊历史价值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少专著和论文面世、在这些论著中,河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纵横家书》,别具新意,从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角度对纵横家及《战国策》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纵横家是一个看重实践、锐意于韬略…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主编的《新闻法制学概论》一书,已于2009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郑保卫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一批新闻法制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有所成的年轻博士参加了此书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5年《神州学人》和《中国贸易报》电子版出现后,中国的新闻传媒跨上了信息传播之路。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在新闻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存在着大量差异,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先生2011年4月出版的新书。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本书已是该系列出版的第六本。书名冠以出版当年的年号,而每年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以下简称《解析》)都是对前一年我国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心向受众》一书近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为该书作序。《心向受众》一书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为指导,从受众需求出发,强调以受者为中心,从节目设置到组织生产、从新闻表达到传播抵达,都应贴近受众、顺应受众、服务受众,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阐述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的新的传播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广度不断扩展,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很多新闻来说,即使是同一条新闻内容,新闻呈现的方式、内容的主次以及表达的观点,也会因为采制人员的差异有明显区别,于是一条新闻就有了新闻角度和新闻视角的差别。本文以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为例,探讨民生新闻应该持有的新闻视角。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家罗胥克曾在《制作新闻》一书中提出"新闻具有双重本质":新闻不仅是社会产物,也是组织性的产物,是收集、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制造出来的成果。新闻的组织性在实践中最  相似文献   

8.
郭镇之     
《中国广播》2013,(10):I0002-I0002
著名新闻学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会长。主要著作和教材有《中国电视史》《北美传播研究》《传播论稿》《中外广播电视史》等;合作的译著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文化研究基础理论》等;合作的著作和教材有《聚焦〈焦点访谈)》《守望社会:电视暗访的边界线》《第一媒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视》《当代广播电视学》等。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赵策四》“触詟说赵太后”章,亦见于《史记·赵世家》和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裘锡圭先生曾据帛书考释过其中四则文字。今援其例,续考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年鉴》社长,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副主编,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传播学科组评审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研究员和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为新闻史和新闻理论,专著有《孙权传》、《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昨天与今天——历史学新闻学论文集》、《尹韵公纵论三国》等,合著《西北采访万里行》。  相似文献   

11.
在时代新变化、技术新发展、人才新需求、改革新动向的剧变大环境中,新闻传播教育将何去何从?《新闻传播教育导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困境、使命、出路等议题.书中抛弃了严肃学术著作惯用的引经据典之风,融入了大量生动的工作实例、生活体悟与人生智慧,让读者顿感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需要管...  相似文献   

12.
曾维康 《今传媒》2010,(4):10-13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彬教授应笔者之约,就其《中国新闻社会史》一书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该书的写作"其实是无心插柳"。2001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一书以全球性网络新闻为背景 ,以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研究为主线 ,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整合。作者以全新的资料、专业学者的笔触、创见性的阐述 ,丰富了新闻传播研究的内涵 ,充实了新闻学研究中的这一新领域。该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正强 《出版广角》2021,(16):92-95
《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集多年来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研究而推出的一部具有体系性的专题论著,用30余万字的篇幅,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基本应有的内容,具有体系完整严密、内容丰富多元、论述精锐深邃、理论实用兼备、叙述当行本色等诸多特点,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开拓和示范意义.《新闻传播教育导论》的出版面世,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改革将起到强有力的深化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新闻传播中对隐私权的侵害 当《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所著的《绝对隐私》一书在市场一炮走红后,一时间有关隐私方面的文章、著作纷纷出笼,文化名人、影视明星隐私大曝光几乎形成一种时尚。中国社会似乎  相似文献   

16.
栗娜 《新闻战线》2023,(24):47-4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类节目《中国新闻》坚持发挥内容优势,立足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在国际传播领域赢得了良好声誉和较高影响力。本文从《中国新闻》的节目特点和实践创新展开论述,探析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本刊设有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传媒观察、国际传播、新闻传播史、媒介文化、媒介伦理、写作讲堂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18.
祁念曾 《新闻界》2000,(3):45-45
《深圳商报》是深圳特区一张年轻的报纸。作为市政府机关报 ,要增强其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加强新闻理论研究 ,对报纸发展的指导更为重要。九年来 ,我们组织报社员工积极开展新闻研究 ,钻研新闻业务 ,共出刊《深圳商报通讯》47期 ,发表文章500多万字。其中 ,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报刊月报》、《岭南新闻探索》等新闻理论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 ,在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 ,我们已将主要文章汇编为《深圳商报的探索与拓展》一书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既是我们多年来新闻…  相似文献   

19.
姚远 《新闻世界》2010,(4):94-95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理论专著。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该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从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角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理论专著。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该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从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角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