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无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政治统治联结在一起。 他们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建立的民主制度,就是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无产阶级建立的国家政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一种以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为领导的;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一切权力属于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自从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战斗武器以后,就致力于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恩格斯说:“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9页)马克思把组织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用毕生精力,深刻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半国家。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及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一思想,对我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是很有意义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半国家的思想,在马恩著作中有过多次阐述。例如1873年恩格斯在《政治冷淡主义》一文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专政,只是“赋于国家以某种革命的暂时的形式”。(《马恩选集》第二卷第556页)1875年恩格斯在给倍倍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投身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斗生涯中,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结成了终身的亲密战友。他们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五年制八册3课《伟大的友谊》正是以此为题材对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更好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能更好地促进和巩固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能更好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和创造性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社会主义民主什么是民主?民主的原意是人民的权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一向把民主首先看作是一种国家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和“争得民主”作为同一个问题提出来,把争得民主,即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作为无产阶级成为(或称“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标志。列宁也曾经指出:“民  相似文献   

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及其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四十年来哲学思想成果和哲学斗争经验。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崭新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在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和《反杜林论》中得到了“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豪迈地预言:“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获得了整个世界以后,“灰姑娘将来必然长成一个大力士”,他们必然要求文学艺术从歌颂“穷人”,歌颂“怀着卑微的、虔诚的和互相矛盾的愿望的”“小人物”,转变为去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恩格斯还热情地庄严地呼唤:“新的历史纪元正在到来。意大利是否会给我们一个新的但丁来宣告这个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呢?”他呼唤“新的但丁”,就是呼唤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英雄事业的作家和诗人,呼唤那些打破“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状况的革命文艺作品。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学艺术的这些殷切的期望,在他们的生前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些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思想(以下简称“同时胜利”思想)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一样,都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区别只在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列宁则认为可以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持这些意见的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作出了新的解释,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进程的思想,无疑的是有启发的.但是,他们所做的解释,他们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同时胜利”思想的论据,有的地方是值得商榷的.一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没有提出过“同时胜利”的思想,主要论据是:(1)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只讲“同时发生”,没有讲“同时胜利”;(2)《共产主义原理》之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再出现“同时发生”的提法,更没有“同时胜利”的思想;(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在谈到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时,讲的都是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恰恰否定了“同时胜利”的思想;(4)“同时胜利”的思想是斯大林强加在马克思、思格斯身上的.在这里,牵涉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问题.是全面  相似文献   

9.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在许许多多方面继承、坚持、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仅略谈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两个问题。 一、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①,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用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是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有通过暴力革命。”②因此,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国家政权,翻身和解放的根本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而要在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革命在内容上是世界性的革命。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在开始他的革命活动时,就具有世界革命思想。列宁在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为俄国工人阶级规定的战略是“率领一切民主分子去推翻专制制度”,并引导俄国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并排地)循着公开政治斗争的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①列宁所讲的俄国无产阶级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并排地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是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内容是国际性②的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其继承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理论中,世界革命的思想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探讨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与共产国际前期策略的关系,不能仅从一般理论上而应该从实践的角度着眼,把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思想作一比较,看看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对共产国际策略的制定以及前者的转变对后者的转变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百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5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的性质进行了这样的界定 :“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 :一方面 ,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另一方面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 ,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 ,在实践方面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在理论方面 ,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 ,第1卷 ,第285…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月八日《人民日报》的“学术研究”栏发表了郭作同志的《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译文》一文,提出《共产党宣言》中的“他们(指自发斗争阶段的无产阶级——笔者)攻击的对象不仅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是生产工具本身”这段话,同“经恩格斯在一八八八年作了校对的”“英文版中的原文颇有出入”,英文版的原文应译作“他们攻击的对象不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工具本身”。因此,作者提出:到底无产阶级在他们斗争的第一阶段,是不是以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为攻击对象?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并把其作为核心来阐述。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它的实质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指明历史使命和实现这一使命的道路。这也正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要“阐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页)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哲学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结合,强调哲学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明确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准则。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是完整地、系统地、透彻地阐明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开宗明义”的经典著作。它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出了典范。这样,它就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一版序言中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第377至378页)但是关于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渊源关系,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没作过具体的阐述。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这一重大课题,可以说是若明若暗,不甚了了。反映在马哲史或哲学原理的教科书里,只是简单地一提而过,甚至连提也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对侨居海外的广大华侨的悲惨遭遇寄予无限同情,对华侨问题作过许多精湛的论述。兹略作概述,祈望史家教正。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丛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解放全人类这一基本点出发关注中国人民和华侨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阐明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真理。因此,他们对当时受苦受难最深的契约华工格外关切。  相似文献   

19.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一文中,恩格斯第一次经典式地表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但是,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却一直把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最高问题当作同义语来处理,并提出  相似文献   

20.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发表他的“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光辉的典范著作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我们去探索研究。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始终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论战线斗争的需要出发,从对剥削者进行阶级教育出发,在广泛吸收了当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详细的资料、深刻论述了人类社会从私有制、家庭、氏族和国家一步步的发展历程,有辨证的、历史的、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