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今年7月23日前往中东调解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武装冲突之前表示,她此行的目的不是寻求黎以立即停火,而是创造条件,以“长久、持续地”结束暴力局面。以后的进程表明,赖斯的表态是美国在黎以冲突中的代表性立场。  相似文献   

2.
传媒聚光灯背后的黎以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韧 《今传媒》2006,(9):12-13
现代媒体时代的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硝烟弥漫,另一个则隐藏在媒体的聚光灯后。当新闻记者冲向硝烟弥漫的战场,秉持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新闻理念进行报道的时候,另一场潜藏的战争也已悄然展开。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黎以冲突就是这样一个战场。战争新闻平衡艰难黎以冲突中,  相似文献   

3.
远林 《中国新闻周刊》2006,(31):16-16,18
格林尼治时间8月14日早晨5时(北京时间下午l点),黎以停火时间到来。持续近5个星期的战火暂时停息。 在这场冲突中,有近1150名黎巴嫩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以色列方面也有155人丧生。  相似文献   

4.
吴媛 《大观周刊》2011,(25):64-65
二战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因不满联合国分治决议及以色列建国而爆发了持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阿以冲突。从阿以冲突一开始美国就奉行支持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也可以说,美国对以色列建立的支持是引发:阿以冲突的原因之一。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才开始真正为促进阿以之间的和平进行努力,卡特政府成功地促成了埃及与以色列之商实现和平,《戴维营协议》的签订为后来中东和平进程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陕西档案》2002,(3):45-45
中东问题历来是个“火药桶”。这一年多来,打开电视,翻看报纸,几乎每天的新闻都离不开巴以冲突。在这场冤冤相报的冲突中,美国偏袒以色列,是连美国人也不否认的事实。早在以色列建国之初,美以关系就很不一般。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国宣布成立。11分钟后,美国即给予承认。15日,也即以建国的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又是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以色列才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  相似文献   

6.
这是在中东不断重复的冲突画面:3月3日,1名巴勒斯坦人袭击以色列军方检查站,7名以色列军人死亡。在当天24小时内,有21名以色列人遇袭身亡。以色列立即派飞机坦克攻击巴勒斯坦难民营,造成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外界人们对这种冲突都麻木了,以色列人又是怎么看他们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菲南海冲突"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在南海问题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如何的?这样的话语结构在国际媒体报道中的"二次传播"效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本文选取了2014年3月10日至5月20日的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关于中菲冲突的英语报道,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中国在这次中菲冲突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主权:坚决捍卫;归责:谴责菲律宾;解决问题:不接受仲裁;对第三方的态度:反对美国介入;旁观者:不影响与中国关系。然后,本文又通过研究《菲律宾每日闻讯者报》和《纽约时报》在相同时间内对中菲冲突的报道发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的二次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有国家利益冲突、双方对于南海、中国的观念落差以及中国政府的声音很难影响国际媒体等。  相似文献   

8.
杨驰原 《传媒》2016,(15):25-26
从6月23日到7月22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际上有两大新闻值得我国新闻界关注:一个是英国“脱欧”公投,一个是美国大选希拉里团队近2万封电邮被公开事件。这两大事件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是因为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更在于事件背后关于媒体的倾向性和被操控问题,这对于一向标榜新闻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界不啻是一个巨大打击,从中折射出了西方新闻观背后的丑陋现实。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多名无辜民众伤亡.铁的事实证明,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事后部分西方媒体无视事实、歪曲报道,严重背离了其标榜的"客观、公正、独立、平衡"的新闻观.部分西方媒体针对"7·5"事件的不实报道证明,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服务的西方媒体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0.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2,(43):18-21
巴以冲突:老问题新情况11月14日起,以色列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代号"防务之柱"的军事行动。一个星期以来,冲突已造成400多人伤亡。16日,以色列内阁批准征召7.5万预备役军人,这是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军最大规模的征兵行动。此外哈马斯也用火箭弹对以色列南部地区予以还击。隆隆炮声使得沉寂多时的巴以冲突风云再起。  相似文献   

11.
黎以边境     
因为亚洲足球赛,我去年才有机会来到饱经战火的黎巴嫩,认识一下弹痕累累的贝鲁特,近距离地窥视一回“战争”。 去黎巴嫩:最好带上防弹背心   拿到去黎巴嫩的签证,已经是国庆节之后了。差不多 20天前,就去办了,但没想到如此之难,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办签证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么多年,就没有什么人去黎巴嫩。那儿的内战停火了,但黎以边境什么时候也没有消停过。   其实,还未启程,我们在北京就感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10月 7日,黎以边境发生了自 5月 23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以来,最为严重的冲突和交火。黎巴嫩真主党游击…  相似文献   

12.
杜威 《声屏世界》2011,(8):134-135
2011年5月12日对于凤凰新媒体而言,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凤凰新媒体在美国纽交所成功敲钟上市,资本市场对凤凰新媒体,这一全球领先的,诞生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公司快  相似文献   

13.
盛利 《传媒》2012,(4):32-33
正2012年3月12日下午,优酷和土豆共同宣布双方于3月11日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在2011年底,两个还因为版权问题打得火星四射的"冤家",转眼间结成了"金玉良缘",一时间业界众说纷纭,更有网友调侃说"相信了爱情"。但这是一段良缘吗?在分析师电话会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全美国的考试“IOWA”中,年仅12岁的沈阳小女孩赵雨会荣幸地夺得了小学组数学第一名的桂冠,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亲笔签名的总统教育奖(见7月25日《现代快报》等媒体)。这条沈阳媒体较早报道的消息,7月25日成了各地媒体纷纷转载的对象。有的还上了要目,甚至成了头条。但是,  相似文献   

15.
徐艳 《青年记者》2012,(32):10-11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叶诗文所引发的媒介争议及新闻报道无疑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从7月28日开始,短短十余天时间内,各类媒体围绕该事件展开了一场高潮迭起的国际大论辩。本文通过对叶诗文媒介事件进行个案研究,探析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情境中的国际传播问题。按照叶诗文媒介事件中的媒体主动性以及事件话题的变化,在7月28日到8月8日最为集中的媒体报道,可以分为三轮。第一轮:西方媒体议程设置和论辩1.议程设置。当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之后,BBC解说员克莱尔·鲍德温第一时间就进行毫无证据的质疑:"一名游泳选手的速度在一瞬间出现如此大的提升,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事件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带给新闻传播界机遇和挑战。一"媒体融合"引起我国新闻传播界的关注和讨论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媒体融合的各类实验与学术研究则开始得更早。2005年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开始接触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媒体案例,并撰文向国内同行们加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2014年注定是媒体竞争激烈的一年,因为有了巴西世界杯。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是媒体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各类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微博为了吸引广泛的读者群,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18.
王飞 《新闻通讯》2014,(9):47-48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2014年注定是媒体竞争激烈的一年,因为有了巴西世界杯。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是媒体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各类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微博为了吸引广泛的读者群,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在题为《世界媒体谨慎注视美国》的报道开头指出:“世界各国记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共同采访伊拉克战争的机会,并对这场冲突做出了迥然相异的报道。”中国《参考消息》3月27日转载此文时,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战事同一报道迥异”。这就点明了全球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提出了可供新闻界内外深入思考的一些问题:这种现象表现怎样?产生的原因何在?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相似文献   

20.
邢瑞 《青年记者》2007,(23):28-29
"这是一个诸众的时代。"2007年一场发轫于全民皆股的举国运动撩人心旌摇荡。在"无股不时尚"的时代,观察和记录这场空前运动的集体仪式,媒体不能缺席。从2007年3月开始《,北京晚报》理财投资板块做了调整,开始密集刊登与理财相关的内容,同时,推出"基金直通车"系列活动,该活动从3月12日~9月4日举行了8次,覆盖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前后与8家基金公司进行了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