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在轻薄的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作家曹文轩为我们捧出了他的新作《青铜葵花》。小说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农家少年在艰难的生活面前表现出的风度,更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民族对待苦难时应有的强劲风度。(雨田)  相似文献   

2.
(适合五年级)读物分析《青铜葵花》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作品,讲述了乡村男孩青铜与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他们在苦难中一起长大,却又分离。这部作品,将美写得极致,将爱写得真挚,将苦难写得深刻,读来让人心潮膨湃、激动不已。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意欲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让孩子们明白:要正视苦难,尊敬苦难,面对苦难时要拥有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这样长大后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学生分析《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学生很爱读这样的作品。金黄的葵花田、茫茫的芦苇荡、晶莹的冰项链、从相识到相知到相依的纯真友情……无不在…  相似文献   

3.
<正>高二的暑假里我重温了一遍《青铜葵花》,不同于小学时的懵懂无知,这次,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心灵的美,那么纯净,那么清透,从一字一句中感动着我。在《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曹文轩老师将美写到极致,令读者心里仿佛升起团团热火,热烘烘的,暖遍了心窝。这种美,令人无法忘记,无法抗拒,触动了心灵深处的神经。青铜与葵花,这对不是兄妹却胜似兄妹的少年,在苦难中慢慢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在《青铜葵花》一书的后记中写道: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忘却苦难的快乐,在苦难突然降临之际,究竟有多大的对抗力量?……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的风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乡下孩子青铜与城里孩子葵花本来并不认识,可是,上天安排他们做了兄妹。这是《青铜葵花》的巧妙构思。《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奶奶都病倒了还想着为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青铜一家虽然一贫如洗,但是他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葵花上学……每一个故事自成一体,又紧紧相联。青铜为了葵花,逮野鸭煨汤,遭嘎鱼家诬陷;青铜在芦荡中与妹妹走失,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痛苦     
由江苏少儿出版社推出的《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正>朋友问我:"在看什么书?"我说:"《青铜葵花》。"他说:"这是一个忧郁的故事,苦难的故事。"我一时语塞。我不觉得这本书是关于苦难的,它读来多么地优美,多么地富有诗意,多么地温馨啊。然而,细一品味,每一个片段都关乎苦难,每一个片段都让人含着泪微笑。当青铜为了让葵花读书,设下小小的骗局,毅然放弃自己对书本的渴望时;当青铜为了满足葵花拍一张照片的愿望,卖掉了穿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光着脚丫在雪地上飞  相似文献   

8.
在“五七干校”时期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青铜一家。主人公青铜因为一场高烧而变成了哑巴。城市里的葵花因为爸爸工作原因,也来到了这个小村子。到村子没几个月,葵花的爸爸就因意外去世了。可怜的小葵花被青铜一家领养,葵花认了青铜作哥哥。到了葵花要上学的年龄,她想让哥哥青铜也一起上学。可青铜觉得自己是哑巴,年龄又大,坚持让葵花一人去上学。虽然上不了学,但青铜会让葵花放学后教他认字。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与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穿过眼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叫葵花的城里女孩和一个叫青铜的乡下男孩,他们手牵手,共同趟过苦难的河流。穿过眼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叫葵花的城里女孩和一个叫青铜的乡里男孩,他们手牵手,共同趟过苦难的河流。  相似文献   

11.
顽皮小丫 《家长》2012,(10):43-44
《青铜葵花》,这是曹文轩的一部作品。读完它后,我只能任由我的眼泪往外流,因为故事情节实在是太感人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城市女孩葵花和一个乡村男孩青铜的故事。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 葵花的妈妈在两年前就去世了,父亲是个雕塑家,完成了“青铜葵花”这个作品,因此十分自豪。  相似文献   

12.
青铜葵花     
曹文轩 《新读写》2012,(11):16-16
青铜,一个心地善良的农村男孩,由于四岁时的一场大火而再也不能说话。葵花,一个美丽淳朴的城市女孩,由于失去父母而被青铜家收养。一个个善良的人,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串成了这部充满苦难的《青铜葵花》。  相似文献   

13.
《青铜葵花》讲述了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的故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城市女孩葵花和农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葵花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为了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冰天雪地里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  相似文献   

14.
青铜葵花     
<正>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曹文轩2005年推出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描写了孤女葵花丧父后被当地农民青铜一家收养的故事。小说以苦难为背景,以纯美的文字描绘了人在困境中从容笃定的心态,充分体现了一种充满哲思和诗意的苦难美学。在今天享乐主义泛滥的时代,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小丫妈妈 《家长》2012,(10):44-44
这学期,刘老师推荐了一本好书——《青铜葵花》,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完,并写出感想。往年都是孩子他爸完成的,可这一次孩子非要让我读,说这是曹文轩写的,里面的文字实在是太美了。我想,连孩子都感受了书中的美,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青铜葵花》。  相似文献   

17.
他——青铜,是一个不会说话.却会以全部的精力来照顾妹妹的男孩。她——葵花,是一个善解人意,乖巧懂事的女孩。他和她,是小说《青铜葵花》中的人物。我读完了《青铜葵花》,当轻轻闭上自己的眼睛时,书中的画面就在我的头脑里一幅一幅地展开来.青铜和葵花这两个闪亮的名字.便再也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说得对,读过《青铜葵花》的人,不会不流泪。它讲述了一个凄凉而又美好的故事:一个叫葵花的女孩,她没有妈妈,跟随爸爸来到干校劳动。一次意外,葵花的爸爸去世了,没有人照顾她,干校的人就安排她和干校对面大麦地里的青铜一家生活在一起。青铜五岁时因为一场大病成了一个哑巴,他和葵花就像亲兄妹一样亲密,直到12岁那年,城里派人把葵花接走了。从此,青铜就坐在大草垛上,遥望葵花所在的方向……在文末,坐在大草垛上不吃不喝的青铜,因为思念葵花出现了幻觉,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儿子生性好动,非常顽皮,每当家里有客人进门或是带他到人多的地方去玩,他便表现得异常兴奋,又是跳又是蹦,乱喊乱叫,简直让我们没有办法,气急了就打他一顿。可是这样做,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后来,我们发现孩子在客人面前如此兴奋,无非是想表现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就利用孩子这一特点,改变教育方法。例如,每当客人来的时候,我们先让他到客人面前有礼貌地叫一声“叔叔好”、“阿姨好”,然后让他给客人唱一首歌或讲一个故事,以得  相似文献   

20.
从小失去妈妈的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到农村生活.认识了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葵花爸爸意外死亡后,无依无靠的她被好心的青铜家认养.葵花和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好朋友。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相濡以沫,勇敢快乐地生活。葵花要回城市了,青铜不堪忍受离别的痛苦,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震动了所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