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伪满时期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育胡春梅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就狂妄地提出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这样,日本帝国主义把军事侵略的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绝非偶然。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既定方针,是积极推行其基本国策“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时间内,中国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和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侵略中国这两件事,更是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这种野蛮的军事侵略相对来说容易让国人觉醒……而“文化侵略”却是没有“炮火硝烟的战争”,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很容易让人接受,甚至麻醉了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是民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不是作者危言耸听。请看“文化侵略”的现象与事实:  相似文献   

4.
关东军的由来闫庆生在中学历史教课书中,当讲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向中国东北三省进攻时,就提到了日本关东军是这次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侵略主力。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长达15年的占领中,关东军实际上操纵着伪满帝国,对东北人民实行...  相似文献   

5.
缅怀抗战史激发爱国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太原工业大学欧阳天真,段和森翻开中国近代史册,最触目惊心的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一连串的侵略和掠夺。在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间最长、最野蛮、最残酷。早在1894年日本军国主...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军事侵略而搞的“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是日寇在华北从事经济侵略活动的大本营。它组建了庞大的掠夺网掠夺中国的丰富资源以弥补其本国原料的不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成立及其情况自“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侵略一步步加深。1907年日本成立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作为掠夺中国东北及整个大陆资源的最高机构。1927年《田中奏折》暴露了  相似文献   

7.
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取得旅大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经营权之后,就以旅大地区为基地,借南满铁路及附属地向东北广大腹地延伸,逐步扩大对我国东北的政治渗透、经济掠夺和教育侵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了整个东北,在进行政治、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同时,更加明目张胆和更加全面彻底地进行教育文化侵略。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推行殖民教育的本质,总结历史教训,有助于  相似文献   

8.
答:“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是蔣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訂的卖国条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蔣介石卖国政府,对日寇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和卖国投降政策,而集中全力进攻我革命根据地,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这两个卖国协定就是蔣介石国民党执行反共反人民和对外投降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时期 1.1919年至1937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内革命战争阶段。帝国主义侵略:1922年华盛顿会议重新确认“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帝国主义协同侵略中国的局面。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后,帝国主义镇压五卅运动,干涉中国北伐战争,扶植蒋介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中,英美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增长。1931年日本发动“九  相似文献   

10.
移民政策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从本世纪初开始,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长达40年之久。其间大致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国策移民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战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概况据我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理论根据是:(1)帝国主义列强各自侵占中国各地;(2)中国是处在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状态,向来没有形成统一政权;(3)在中国社会里没有自己发展的因素。这就是所谓“中国停滞论”。1945年,天皇制度下的日本自1874年侵略台湾以来的对外侵略的国策完全破产,以及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这铁一般的事实根本否定了“中国停滞论”。从此以后,日本的中国历史研究者面临着改变战败以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13.
试析“九·一八”事变中英国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汪文军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序幕,日本的侵略扩张不仅威胁着中国的生存,也威胁着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此,“英国采取了软弱的和解...  相似文献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政策下,闪电式地侵占了我国的领土东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一侵略战争的目的并非只限于侵占东北,而是企图进一步灭亡中国。日本帝国主义的这一侵略行动,促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相对地下降为次要矛盾了;而国内各阶级间的关系,也因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无不激愤,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立即谴责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揭露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7日,是半个世纪前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全面抗战五十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标志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转折,是日本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的起点,掀开了国共两党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的新篇章,最后导至我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个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本文拟就“七七”抗战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七七”事变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华北的猖撅走私,是它侵华政策的产物和侵占华北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华北。同时积极实现对华北的侵占,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动用武力、玩弄骗术,培植和策动第五纵队进行分裂、颠覆、暴动以及大搞“独立”、“自治”等丑剧的同时指使大批日鲜浪人在华北进行猖撅的走私活动,妄图扰乱中国金融、动摇中国财政、摧残中国民族工业、破坏中国海关行政统一,配合其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活动来实现对华北的侵占。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的侵略事件。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沈阳、安东(现丹东市),本溪、营口、长春、吉林、齐齐哈尔等地,到1932年2月6日占领哈尔滨止,仅仅4个月18天,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整个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0万同胞皆沦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的缘起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早在明  相似文献   

18.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性和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正义性,从来无人置疑,就连汉奸汪精卫也曾理智地认为,日本“穷凶极恶,侵略中国”。可是,他后来为什么叛国投敌,并在南京建立了公开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帮凶和鹰犬的伪政权——汪记“国民政府”呢?本文就南京伪国民政府出现的历史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一、南京伪国民政府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政策的产物1938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虽然顺利侵占了武汉,但此时它的弱点明显地暴露出来:经过我国军民十五个月的奋勇抵抗,日本兵力大量消耗;随着战场的扩大,战线的延长,日本军队日趋分散;由于军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面临着三种选择。 一是不加区别地仍然把帝国主义国家看作铁板一块,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继续提反对美国和其他一切帝国主义。 二是在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与美国建立反日统一战线。因为日本的侵略,直接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必然引起美国对日本的不满,这种矛盾,正好为我所用,因此可以在这一基础上与美国建立反日统一战线。 三是建立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目标上与美国联合,因为法西斯主义将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其野蛮的掠夺与屠杀政策。必然会犹如大火烧遍世界…  相似文献   

20.
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的“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进行了十四年的血腥的殖民地统治。与其侵略的政治目的相适应,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伪政权,在东北实施了以愚民奴化为核心的殖民主义教育。本文试图对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