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今年北京睡春,“两会”人员轻装赴会,人民大会堂内存衣处比往年清静了许多。 2.来自大熊猫故乡四川的彝族人大代表马贵珍,时刻带着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资料。 3.一名外国记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五体投地”拍摄“两会”新闻。 4.武警在天安门广场加强巡逻。“两会”期间北京天气睛好,秩序井然。 5.“两会”期间,原本为年老体弱的代表委员预备的轮椅一直闲置着。  相似文献   

2.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积极开展“两会”网上互动,有线无线全面应用,论坛博客全线出击,成为察民意、聚民声、集民智的网上平台。伴随着浓浓春意,互联网上民意涌动,广大网民通过互联网,为党和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传递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表达战胜危机、克服困难的信心。网络互动让普通网民走近了“两会”,也让“两会”更加贴近网民,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网络报道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再次彰显出其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采访“两会”的记者总结出三大必备动作:跑、堵、抢。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采访“两会”是对记者意志、品质、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4.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的“两会”,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继续,是进一步落实十六大部署的继续。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积极进取,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计划,确定了今…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作出部署。他强调要扎实做好4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全面把握总体形势,认真学习传达“两会”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6.
杜泽壮 《传媒》2015,(6):31-33
早春三月,大地回暖,2015全国“两会”圆满落幕.与“两会”同时落幕的还有全国各条新闻战线的全媒体报道“大会战”.连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勇士们”披星戴月、不辞辛劳,快速、全面、准确、生动地将这一举国盛会逐一呈现在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7.
对“上会”的几千名记者来说,“两会”是一段“才”“情”激荡的日子,当他们收拾行囊“下会”的时候,多少有点恋恋不舍。请看9位记者的“两会”采访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8.
从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大会开始,“两会”新闻报道进行了近五十年。报道范围从全国到省地县,信息量不断加大,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新意迭出的“两会”新闻报道,以生动的新闻实践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新闻改革的进程,充实和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我国新闻史上书写了精彩的篇章。本文着重从新闻媒体对“两会”报道的角度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一、“两会”新闻的政治性要求“两会”新闻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治性要求高。人大和政协工作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新闻媒体在从事“两会”报道时,从政治的高…  相似文献   

9.
■年一度的的“两会”在北京阳春三月的季节里召开,总会给人以万象更新的感觉。今年的“两会”为换届会议,因为牵涉重要的人事更迭与未来方针的延续,其不同于以往例会的意义更为明显。同时,两会的召开也是继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因此,如何宣传报道好“两会”,成为新闻界关注和竞争的热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电台,为积极、全面、准确地宣传好“两会”,今年三月初  相似文献   

10.
1月23日至30日,河南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分别在郑州市召开。经过去年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报道的初次“试水”,记面对“两会”报道不像去年那样没底了。经验,使大河报报道的“两会”在同城媒体同题作中略胜一筹。采访“两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更不敢有任何越轨行为,必须在画好的圈圈内“跳舞”。因此,报道“两会”,对党报来说,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1.
年年报道“两会”,岁岁各有千秋。今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对北京市“两会”和全国“两会”的报道,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主体开展各项宣传,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的心声,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深入了一步、这不仅提高了“两会”的声望,让人感到“两会”开得很有生气,很务实,而且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使人觉得可读性、吸引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12.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继党的十六大以后,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这是一次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动员和组织各族各界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大会,也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这次大会,赋予今年“两会”报道以特殊意义。 作为全国政协机关报,全面、准确、充分、生动地报道好“两会”是《人民政协报》今年一开局所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从年初开始,着手部署安排“两会”宣传计划,有关“两会”的报道春节后已经在报纸上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高方 《传媒》2015,(6):8-11
历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大战,万众瞩目,总给媒体界留下余晖不落般的回想.今年更是如此.“两会”落下帷幕后,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仍如身在其中.作为首次奔赴“两会”一线的《传媒》特派记者,翻阅自己的笔记,忽然觉得,今年“两会”的新闻大战,已全然不是教科书里的模样,更不似去年或是前年…… 这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大会战.  相似文献   

15.
“乱花渐欲迷人眼.”今年全国两会,各纸媒新招频出.新技术应用、新形式表现的尝试层出不穷,规模之大为历年来罕见.笔者曾屡次参与两会报道,对今年的创新感受最深的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新技术的应用走向多元.移动互联时代,技术是传媒架构的基石.本次两会报道,新技术使用亮点纷呈:360度全景相机、VR全景视频、能和人互动的“机器人记者”等都在两会报道中一晨风采,虚拟现实技术、云直播和H5在各纸媒的新媒体端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6.
每年县(市、区)里的人大、政协“两会”,是全县(市、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两会”的宣传报道,对媒体来说既是一项任务,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保证在安全播出的前提下使宣传报道出彩?如何把“两会”内容和百姓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北京“两会”有特别的意义: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十一五计划的编制年;2008年奥运工作的全面启动;落实北京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等等。因此,2005年北京“两会”倍受瞩目。北京市的各类媒体对这一重要政治活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那么,2005年北京“两会”报道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点击关键词的方式来解析2005年北京“两会”报道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出版行业参政议政的“两会”话题进行了梳理,使读者对近几年业内上升到“两会”层面的问题有了总体的认识.总结了2009-2011年“两会”出版业提案的热点,包括文化产业发展、阅读节、城市居民阅读生活、“农家书屋”、出版体制改革、《著作权法》修订、传播传统文化等.呼吁“两会”代表继续关注文化产业投入、阅读推广,加大对出版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