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两件小事     
一个朋友在开发区软件园里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卖些糖果和小玩具之类。软件园里住着许多外国人,一天一个外国小孩在杂货店里偷了个小玩具,回到家里玩时被母亲发现了。母亲问他从哪弄来的这个玩具,孩子答不出,只好坦白。母亲没有打骂孩子,甚至连批评的话都没说一句,她只是要孩子带他到那个小卖店去。到得店里,母亲要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老老实...  相似文献   

2.
西西已经5岁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很多玩具,有可爱的绒毛玩具、彩色积木、汽车模型,还有橡皮泥、彩色画笔、图画书,等等。西西一回到家,就会把这些东西搬出来,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很快就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爸爸妈妈并没有阻止他玩,但希望他玩好以后能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但是西西就是不听。有时他也会整理一下,但没有耐心做完。不过幼儿园的老师说,西西在幼儿园不是这样的,他和大家一样,每次都会把玩具放回原处。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是这样的吗?你们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敏儿妈妈(上海):我觉得首先要在如何引导孩子玩玩具…  相似文献   

3.
一天之内,你孩子的新款火车成了残骸,几辆小汽车不是被损坏了就是不见踪影。孩子也好像受到了伤害一样,面对着被损坏的玩具大声地哭叫着。这个时候,你想过没有,如果孩子因为玩具的被损坏而心情沮丧,那么,为什么他开始的时候不好好地对待玩具呢?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轻妈妈在训练婴儿爬行时,在孩子的前面放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孩子往前爬。孩子爬累了,他把小脸贴在床单上休息—会儿,在母亲掌声的鼓动下,继续爬行,忽然小手压在胸脯下面抽不出来,嘴里发出“嗬嗬”的求援声。这时,妈妈没有急于去帮助他,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小手抽了出来,继续爬着。当她快要抓到玩具时,妈妈又把玩具往前移,孩子  相似文献   

5.
事例放学了,家长们都来接自己的孩子。天天站在一旁,迟迟不肯跟妈妈回去,眼睛看着另外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玩具。原来他很想玩那个玩具,希望能把他的玩具借回家,再多玩一会儿。父母不当的做法妈妈丝毫没有察觉到孩子的眼神:“有什么事吗?”天天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妈妈。妈妈说  相似文献   

6.
一次,孩子玩好了玩具一点没有要整理玩具的意思,我原想说“你不要乱丢玩具,把它整理好”,但话到嘴边突然灵机一动改了口:“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整理好。”孩子听了感到很奇怪,看看我。这时,我平静地说:“玩具理整齐了多好看啊,下次玩就不用东找西找了,大家都会夸宝宝爱整洁。”这时孩子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我微笑着点点头。于是两人一起理,很快就把玩具理好了。我抓住时机,又和孩子一起分析玩具玩好后是整理好还是不整理好,让他懂得整理玩具的好处。后来,每逢玩玩具结束,我总是主动说:“我们一起把玩具整理好。”孩子也跟着我说,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谁没有几件精美的玩具?玩具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之一,是孩子游戏的工具。很多家长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却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件,有的干脆让孩子自己挑,结果买回来的玩具不仅昂贵,而且没玩几天孩子就对它不感兴趣了。有的家长全买智力类的玩具以开发智力,把孩子的兴趣限制在一个点上。面对五花八门的玩具,面对孩子的哀求,还得考虑经济状况的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选择玩具呢?笔者从增进认知发展、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入际交往等方面就玩具选择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他有小红花,为什么我就没有呢?我也要……”“他在比赛里赢了我,其实,我也玩得很好的,为什么我就会输呢?我也要赢……”“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一朵一朵粉粉的花,我也要穿……”你的孩子是否也会常常这样哭着对你说:“亮亮的新玩具很漂亮,我也要。大家为了玩亮亮的新玩具,都对他可好了。我也要大家对我一样好,我也要新玩具!”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亮亮不太搭理,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他就会对亮亮又友好起来。所以,孩子针对的并不是亮亮这个人,而是嫉妒他的新玩具。是的,孩子也会嫉妒!别人有小红花他没有,别…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金     
前不久,在灯下曾读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班主任杨老师上课没收他的玩具火车后,写下了杨卫英你不的号死的纸条。杨老师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乎意料的是,杨老师不但没有瞪眼睛、  相似文献   

10.
问:殷殷总是喜欢玩新玩具,刚买来一个玩具,没玩几天他就腻了,看到商场里的新玩具又禁不住诱惑,要买新的了。新的一买来,殷殷就碰也不去碰旧玩具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答:喜欢新奇事物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由于他集中注意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短,所以一个新玩具到他手里,玩不了多久,他就会被别的事物吸引,从而对手中的玩具失去兴趣。孩子喜欢新玩具,喜欢花样翻新的游戏,这是他的天性。对孩子来说,只要他觉得有趣的玩具,他都会认为是非常好的。所以,家长可以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做。比如把火柴捆绑起来做一架飞机,用报纸撕一个面具,用小石子摆一…  相似文献   

11.
专家热线     
Q孩子为何总爱抢别人的玩具?丁丁今年4岁,这个寒假,他去表哥家里和表哥一起玩。可一到了表哥那里,他就开始抢表哥的玩具,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先让我玩。看着孩子那么霸道,我真的很担心,立刻去大商场给丁丁买了玩具,可丁丁虽然抱着自己的玩具,还是要抢他表哥的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孩子有数不清的玩具,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益智玩具,可是孩子对于这些玩具的兴趣只有3分钟。新买的玩具,他们翻过来倒过去看,玩不了一会儿就丢到了一边。所以普遍家长反映家里的玩具多而孩子不去玩,反而把一些废旧物品当成了他的宝贝。怎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现成的玩具孩子得来都很容易,所以不爱惜;因为缺少玩伴,所以再多的玩具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意思。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证明——假如家长能适当地放弃现成的玩具,让孩子同自己一道,亲自动手去制作各类玩具,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中,孩子容易无止境地要这买那,面对他的“贪得无厌”,你是否经常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来一点小仪式当孩子有了一个新玩具后,你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拆礼物仪式:让孩子把玩具给爷爷看,爷爷再传给其他的家人。当孩子看着大人们把玩着他的玩具,作出各种赞赏的评价,心里的珍惜程度会更强烈。列一张“愿望清单”“妈妈,我要……”孩子的要求通常非常直接,你可以这样从容应对:“先把你要的东西画在你的‘愿望清单’上。”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孩子的愿望就不那么急切了。你还可以教他看货架上的标价,告诉他怎…  相似文献   

14.
<正>问:半年前,儿子吵着闹着要"拓麻歌子"。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在玩这种玩具,我也给儿子买了一个。半年后,儿子的兴趣一点也没有减少,他反而越来越着迷。我有些担心,这是否会影响他的生活和学习?担心的妈妈答:非常荣幸与您分享这个问题。看得出,您对孩子成长的细节非常关注。的确,您所提到的"拓麻歌子"玩具现在非常流行,很多孩子在玩,超市、玩具店也在出售这种玩具。据了解,很多孩子知道怎么上网给自己的宠物找朋友,有的孩子把"拓麻歌子"饲养到了三四代。可见,这种  相似文献   

15.
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孩子,学说话要比别的孩子慢,而且慢得多。因为当牙牙学语的孩子刚把头转向玩具时,还没等他开口要,大人已经把玩具塞到他的手中,迫不及待地问:“你要这个对不对?”当孩子才看了一眼奶瓶,奶嘴已经到了他的口中“你要喝奶是不是?”说话欲望太强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哪里还需要孩子说话呢?他又怎么能很快学会说话呢?我觉得家长的这种“言多”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在思索玩具和幼儿的关系时,我发现,幼儿面对未知世界时,往往把玩具当成一把求知钥匙。玩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和玩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人的眼睛会辨认东西开始,他就会把目光投向玩具,尽管这时的他还不能完全领会玩具的意义,但寻找和使用玩具仿佛反映了人的本能:捧着奶瓶吸奶,奶瓶就成了玩具;抓着调羹吃饭,调羹就成了玩具;塑料碗是玩具;学步车是玩具……总之,伴随着人生之路,孩子都会主动地把许多物件当成玩具,又把玩具当成自己的朋友。从广义来说,生活中一切适合幼儿接触的物件都可认作是玩具。这是因为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玩具再发现     
父母要引领孩子"发现"玩具的新功能一件玩具,孩子是可以不断地重复玩的。比如今天他可能关注了声响,明天就发现这个可以推着走,后天又发现还可以滑动等等。此时,一个玩具的教育功能才得以被充分发挥,在和玩具的互动中,孩子也得到了各方面经验和能力的发展。但是,当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自己来做发现者!自己先对玩具多一些好奇心,发现玩具的各种不同的功能和玩法,然后再提示孩子,或者和他一起玩,给他启发,那么孩子就能对一个玩具保持长久的新鲜感。有的时候,买了玩具,让孩子随便去玩,玩具的最大教育功能并未得以发掘和发挥。玩具本身都是多功能的,只要家长能想到,玩具就能做到。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家庭,孩子没有固定的放玩具的地方。当孩子的玩具越来越多时,家长就找来纸盒或塑料桶,不管好坏、新旧,把玩具一古脑儿装进去,然后塞到床铺下面。孩子想玩什么,得钻到床底下拖出玩具盒,把玩具全倒在地上翻找。等孩子好不容易找到自己想玩的玩具时,原有  相似文献   

19.
陈洁兰 《湖南教育》2004,(14):44-44
星期六上午,四岁的儿子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我气得真想把他狠狠地揍一顿。可转念一想,揍他并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就说:“寅寅,假如你是个好孩子,你就应该主动地把玩具收拾好。”他选择了做好孩子,自己把玩具全部码放到玩具箱中去了,  相似文献   

20.
成人在着意培养孩子宽厚大方这种品质时,教育的方法应该慎重。既不能生硬地强迫孩子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别的孩子分享;又不能脱离其认知水平空洞地说教;更不能因为孩子不愿与别人分享玩具而打骂孩子或没收玩具,那只能激起孩子对别人的憎恨。要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和引导。一、用商量的口吻解决孩子间因抢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发生的争执。妮莎因吉森没有借给她玩具就打吉森。母亲问妮莎:“你认为打了吉森他就会把玩具借给你吗?”妮莎回答:“不。”母亲又说:“吉森玩好后你再向他借,他肯定会借给你的。吉森,你愿意得到一声谢谢吗?”吉森爽快地点点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