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歌舞文化作为云南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经过对云南省石林县少数民族歌舞文化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了其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对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效地把民族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也为开发其他民族文化文化与经济价值和谐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宝斯琴 《青海师专学报》2011,(6):101-104,120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广泛,从而使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灿烂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由于受主流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知识在学校课程内容中很少被重视,甚至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如何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民族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民族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内在因素。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蜕变为文化输出,文化的功能日益膨胀,对社会生活形成全面冲击。民族文化发展要注意文化的维系、传承和积累,要加强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国家文化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 ,特别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国家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学校教育一方面应向青少年一代系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阐释民族文化精神 ,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应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教育中彻底抛弃“文化进化论”的理念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基本价值观念和“自由”、“人权”等的历史性、文化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坚守并捍卫民族文化价值的独立,已经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得不面临的文化主题.这既是一个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文化课题,又是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无法逾越的现实问题.瞿林东教授的新著<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以下简称<散论>),可以看作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建忠 《安徽教育》2012,(10):35-37
<正>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越博大精深,就越受人尊重,发展就越有动力。特别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文化的发展、繁荣和壮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文明的程度,对特定民族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目前,河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朝着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应正视并充分发挥好河南文化在经济腾飞中的积极作用,使河南文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河南经济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裕固族是我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但由于裕固族人口较少,其民族文化发展本身具有脆弱性。近年来,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特别是各种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相互间融合渗透加剧,裕固族文化特别是裕固族非物质文化又出现濒危性。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任务。因此,媒介要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素质、强化媒介的议程设置、增强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内涵、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的方法和模式等,加强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全球化使跨域文化间的交流和冲突日益凸显。民族文化的自省和自觉,呼唤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化。56个民族呈现百花齐放的民族盛况,保护和传承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本文以功能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对东蒙人物传说的概括,分析它的独特性,并挖掘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贵州是一个边远的后发展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民族文化传统知识非常丰富。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高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益紧迫。一方面,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已经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市场交易者在挖掘传统知识商业价值的同时,经常出于单方面利益的考虑而歪曲、割裂、甚至滥用传统知识,以至对传统知识背后特定的民族群体精神、尊严等造成伤害。知识产权是WTO重要的内容之一,应用知识产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知识是一个必要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在现时期的发展与滞后以及产生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皆与民族主义思潮有深深的纠葛和牵连。调适与选择一种健康理性的民族心理意识,可以帮助人类从冲突中走出来,携手建造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The educational problem of the Near East is that of all oriental peoples: namely, to adjust the new education of the West to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East, and through this adjustment or substitution to create the basis for a modern national state in a unified nationalistic culture; to substitute a realistic education for a verbalistic one which found all of culture in a religious literature; to affect the entire mass of the population through the technique of modern elementary and popular education; to create and develop a technical education which will affect the fundamental life needs of the people as they now exist.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环境中,面对机遇与挑战,怎样寻求发展,使之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我国文化而言,只有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维护文化的民族性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民族文化自身进行优胜劣汰的同时,关注实际,开拓创新,并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原则.  相似文献   

14.
Civic education has been assigned the mission of preparing critical thinking, responsible, participating, multidimensional citizens and is also used to serve the function of instilling a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loyalty to the nation state and patriotism In 1996, before the return of sovereignty of Hong Kong to China, the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published theGuidelines in Civic Education for School (1996), which includes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human rights education, glob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istic education This survey adopted an amalgamate framework of five types of nationalistic education to study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istic education of civic educators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Hong Kong The initial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civic educators were basically strongly eclectic in terms of education for cosmopolitan, civic,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moderately eclectic in terms of anti colonial nationalism but rejected education for totalitarian nationalism This eclectic understanding can be said to be heading towards a more liberal, rational, open and inclusive type of nationalistic education,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a cosmopolitan and pluralistic society such as Hong Kong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于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关于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作出了探索。提出了通过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介绍,通过英雄事迹、民族精神的激励,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以及通过对我国现实成就的歌颂等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音乐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传统农业文明日渐衰落,民间音乐形式正渐渐在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逐渐消失。全文从商品经济的视角,结合本土文化,把民间音乐融入旅游产业文化进行探究,使其更好的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历史问题的实质是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历史认识主要来自民族国家的历史教育。战后日本历史教育受美国干预,但随着经济腾飞民族主义色彩日益加深,并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进一步加强。韩国因南北分裂,在历史教育中强化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民族正统性。中国在建国初期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历史认识,而新时期培养爱国主义的历史认识则成为历史教育的重点。冷战后三国民族主义同时复兴,激化了历史认识上的差异和矛盾。  相似文献   

18.
我们纪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考察这篇有关国民性话语的早期文本,是为了显现国民性赖以呈现的特殊语境,以暴露它的混杂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王国维所提出的国人之精神是“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是缺乏悲剧精神的,恰与西方文化构成对立的二元,而实际上他又通过对《红楼梦》及《窦娥冤》、《赵氏孤儿》这些可与世界悲剧相媲美的作品的充分肯定,在不经意中打破了这一中西二元对立的绝对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中国哲学同西方哲学的不同哲学个性出发 ,探求中西哲学会通之路的契合点 ,提出任何哲学的发展必须同时考虑时代性、世界性和民族性 ,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中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特点不是从“合一”还是“有分”的概念对峙中去寻找 ,而是从如何“合一”和“分二”入手 ,做到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有一个全面和清醒的视野 ,对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有更为科学的把握 ,使“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在科学的世界观、系统观和生态观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真正做到取长补短、推陈出新 ,而这正是中西哲学会通的契合之处 ,即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二分”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是发达的国家,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作为文化产业链中的新兴行业—数字媒体艺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文章中对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做出相应归纳总结并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