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湘旨说     
屈原的《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的诗歌,它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其中的《湘君》、《湘夫人》(以下合称“二湘”)、《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更是感情浓郁,气味芬芳。这些诗篇塑造了许多端雅、芳洁的神的艺术形象,赋予了神以人的感情、际遇。使神的形象含情脉脉,珠泪涟涟。  相似文献   

2.
二湘旨说     
屈原的《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诗歌,它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其中的《湘君》、《湘夫人》(以下合称《二湘》)《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更是感情浓郁,气味芬芳。这些诗篇塑造了许多端雅、芳洁的神的艺术形象,赋予了神以人的感情、际遇。使神的形象含情脉脉,珠泪涟涟。这些诗篇虽是祭歌,但不难看出其中有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  相似文献   

3.
约翰·济慈的生命短暂而辉煌,他在代表作《夜莺颂》中探讨了生存的痛苦和对艺术永恒之美的追求。而苦痛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基本精神,音乐是狄奥尼索斯所表现的艺术。酒神精神是正视生命痛苦、崇尚自然美的精神。诗人济慈在《夜莺颂》中对酒神精神进行了完美地阐释。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江城子》被誉为词坛"悼亡双璧"之一,因其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历来为人称颂。文章以中国哲学中所蕴含的"生命超越美学"为着眼点,探析《江城子》一词中所包孕的"三美",即无言之美、意境之美和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对鄂温克民族是社会学、人类学,生命美学意义上的诠释。可见,任何艺术不过是生命意识的审美形式,生命理念才是艺术审美的永恒主体。  相似文献   

6.
《草房子》中的水意象独具特色,雨水、河水、泪水,水之形态变化演绎着生命兴衰,见证着悲欢离合。水意象对于《草房子》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它滋养着《草房子》,使作品富含诗情画意,韵味隽永,具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人需要艺术来确证自己,艺术的理想就是表现人与自然的联系;艺术美的创作,就是塑造理想 的性格。只有人的生命才是艺术表现的内容,人是艺术的中心;自然美"在于它所唤醒的心情",艺术美就 是通过感情形式得到显现的形象,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便是黑格尔美学的深刻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上感人至深的一种感情,莫过于亲情。亲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朱自清先生的现代散文名篇——《背影》,可谓妇孺皆知。文中所刻画的"父亲"那肥胖的、蹒跚的、慈爱的背影,感动得多少人热泪盈眶!在明代,也有一篇散文,同样描写亲情,同样饱含深情,同样感人至深、流传千古,它就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也没有鸿篇巨制,但是,它的杰出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却是世所公认的,它的神奇的文学魅力是大凡读过他小说的人有口皆碑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伤逝》、《故乡》、《药》……这些文学史上的名篇,是那样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征服了读者的感情。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必将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中人物具有强烈的价值诉求,因而《史记》的内容充满了追求永恒价值的渴求,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理想境界。关注人物的"价值生活",反映人物的"价值诉求",使《史记》具有了丰厚的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活动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托尔斯泰在这里强调的是:艺术活动的特点在于传达感情,以情感人。罗丹则更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由此看来,艺术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感情。既然如此,那么写作这一文艺创造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肯定地说:感情—写作之本。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知道爱的感情是一种特殊的、能解决一切生命矛盾的东西,它能把人的生命所追求的那种完全的幸福给予人。“但这种感情只是偶尔产生,持续的时间也不长,结果还常常是更大的痛苦。”不理解生命的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对生命的深沉的忧叹是《古诗十九首》的灵魂所在,表现的是人的困境以及与此同时生命意识的高扬。本文试图从分析它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感情与悲哀出发,探索天人合一思想在《古诗十九首》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房晓玉 《快乐阅读》2011,(18):178-179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名言:"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它明确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在音乐课中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和视频效果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诗的元素 ,一是感情 ,二是形象。《书信集》是一部讴歌友情的诗集。木斧诗的最大特色 ,是自然、本色、真诚。它虽然写得平白如话 ,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木斧的诗 ,是以生命写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最使人百谈不厌的,要数那些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男女相悦之情的爱情诗。千百年来,这些诗歌活在人们的口头上,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其艺术生命长久不衰,仅仅因为它是“男悦女之辞”、“女惑男之语”(宋·朱熹《诗集传》卷三语)吗?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文学艺术家吟唱不绝的主要题材。这题材自然是具有永久性的,然而题材的永恒並不一定能够保证诗歌生命的永恒。那么,究竟什么是这类诗歌青春永驻的决定因素呢?这就不能不从诗歌的内在美方向去寻求了。“诗言志”,《尚书·尧典》树起的这面旗帜,成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人生     
罗曼.罗兰曾赞颂:“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艺术是美,是激情,是蓬勃的生命和张扬的力量,因为有了艺术,人生才变得如此美好。  相似文献   

18.
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沈从文认为人性的美好状态应该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性的经典性作品。《边城》中的人性美体现在:人的生命的自然健康;人的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融洽。《边城》中的人性美具有传统文化(儒道)的内涵。作品中的人性美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它所提供的理想人性范式是我们对人类未来永恒的憧憬。  相似文献   

19.
从物我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考察,《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与先唐其他物色赋的艺术结构类型大体有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和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两种。《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部分先唐物色赋以对象的空间布局来结构全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言,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的物色赋,缺乏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并不是成功的作品;而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物色赋,则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文选.赋》"物色"类所录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萧统不一般的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20.
艺术主情论并不能涵盖一切艺术,如建筑艺术。“美即生命”,艺术现象与生命现象是密切联系的。艺术作为人工制品,它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制作出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虚拟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