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初中生》2007,(Z5)
这位先生爱猫如子,一日三餐与猫形影不离,有了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和爱猫分享。久而久之,顽皮的猫也深受感动,总想寻找机会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一天吃饭时,这只猫不见了。正当主人坐立不安、吃饭味同嚼蜡之际,爱猫突然驾到,为他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2.
友好的猫     
这位先生爱猫如子,一日三餐与猫形影不离,有了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和爱猫分享.久而久之,顽皮的猫也深受感动,总想寻找机会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一天吃饭时,这只猫不见了.正当主人坐立不安、吃饭味同嚼蜡之际,爱猫突然驾到,为他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3.
A Friendly Cat一位先生惜猫如子,一日三餐与猫形影不离,有了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和爱猫共同分享。久而久之,顽皮的猫也深受感动,总想寻找机会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一天吃饭时,这只亲爱的猫不见了。正当主人  相似文献   

4.
两只野猫     
对猫我一直是爱不大起来的,其主要原因是,猫与狗相比,太势利跟,谁家有好吃的。它就往谁家去:不像狗,即使主人只能用泔水喂它,它也丝毫不会放弃对主人的依赖。俗话说猫奸狗忠。再有一个原因,我历来认为猫是不讲卫生的,尽管它天天用舌头舔洗自己的皮毛,但有时冷不丁就会叼来一只老鼠,有时嘴里噙着的老鼠还在吱吱地叫。[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只猫     
我叫小白,是一只生活在乡村的猫。我浑身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毛发多为白色。主人很疼我,我也很爱她,总以为可以永远这么幸福地生活下去,可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6.
老鼠出嫁     
一天,猫偷吃了主人的两条鱼,主人要猫捉一只老鼠回来将功赎罪。捉鼠的时间定在大年三十,因为这天是老鼠出嫁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正【推荐理由】有一只猫,是一只漂亮气派的虎斑(bān)猫,还是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只猫曾经属于很多人,主人们都很"爱"它,可它却一点都不喜欢他们,因为这种爱不平等、不自由。有一天,猫成了一只自由的野猫,不再属于任何人。它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次了,那种快乐是之前活一百万次都无法相比的。这个故事用简单的语言记叙了一只猫的生死过程,告诉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去爱你想爱的人,去做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8.
猫和蟑螂     
猫每天都忠于职守,谨防老鼠偷吃和糟蹋主人的东西,可是主人的饭菜还是有被动过的痕迹,猫既觉得奇怪又感到气愤。这天夜深人静的时候,猫发觉碗架上有动静,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蟑螂。猫大叫一声,闪电般扑了过去,可蟑螂早已钻入旁边的炕缝里去了。躲在炕缝里的蟑螂尖声尖气地叫着:“猫猫猫,别看你捉鼠本领高,哈哈哈,你抓我可没招儿!”猫气得大叫:“喵喵喵,抓不到你我就不叫猫!哇哇哇,你等着瞧!”蟑螂冷笑着说:“别看你大我小,可你跑得快没有我逃得快!”猫气得胡子竖了起来,立马打开了主人的电脑,很快调出了蟑螂的有关资…  相似文献   

9.
猫眼看世界     
《我是猫》算得上是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作者夏目漱石以猫的视觉为座轴,写尽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社会百态,展现了一幅精神世界空虚的市井之图,同时这又是一出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书中主人公是猫,一个自命不凡的神猫,它对人类不屑一顾,引经据典地嘲讽人类社会。可笑的是自己太自作聪明,竟喝醉了酒淹死在水缸里。   现在且看这只猫刚生活在人类社会里的情形。   猫的主人是个教师,家人都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读书郎,因为他常常在书房中度日,很少出门槛。猫溜进书房偷看才知道主人不过在睡觉而已,你看这个教师徒有其表,害胃病偏…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只猫,一只漂亮的猫,一只惹人喜爱的猫,一只颇有学问的老猫。我住在城市里一个普通家庭里,这个家庭很好。我的主人是一个16岁的女孩子。她是个盲人,但是眼盲心不盲。她爱跳舞、唱歌、用手“看书”。她并不因为自己残疾而丧失对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1.
王茜 《双语学习》2011,(2):21-21
苏格兰塌耳猫的两只耳朵总是下塌着,再加上两个大大的眼睛使它的样子看上去很像是只小海豹。一些国家禁止在展览会上展出这种描,因为害怕它们下塌的耳朵会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2.
The efficacy of clay modeling compared with cat dissection for human muscle identification was examined over two semesters at LaGuardia Community College in Queens, NY. The 181 students in 10 sections in this study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into control (cat dissection) and experimental (clay modeling) group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muscle practical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 The clay‐model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at identifying human muscles on human models than the cat‐dissection group, and was as good at identifying muscles on their self‐made clay mannequins as the cat‐dissection group was at identifying cat muscle on their specime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clay model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at dissection for learning human muscles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level. Anat Sci Ed 2:19–23, 2009. © 2009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相似文献   

13.
Reactions of five strains of rat to a cat, a rabbit, and a box, all of comparable size and col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measures were approach behavior score, general activity, percentage of activity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stimulus objects, rearing, defecation, latency to emerge, direction of emergence, and freezing and touching the stimulus objects. Rats avoided the cat, froz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at, and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to the cat than to the rabbit or the box. The five strains of rat were more uniform in their reactions to the cat than to the rabbit or the box.  相似文献   

14.
猫态光场的连续变量量子离物传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连续变量离物传态方案实现猫态量子光场的离物传输;讨论猫态量子离物传输过程中其保真度与量子通道EPR的纠缠特性、经典通道的放大增益系数、猫态光场自身的特征的关系、实现离物传输猫态光场时保真度最优化的物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更优的机器人移动路径,将沙猫群优化算法与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进行融合,对沙猫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在改进的沙猫群优化算法中,利用混沌映射的均匀性初始化种群以提高种群多样性;通过融合互利共生和莱维飞行策略减少局部最优解的消极影响,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通过两种仿真实验对比6种优化算法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改进的沙猫群优化算法的最优解、最差解和平均解都优于对比算法,验证了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对于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作品中一篇充满女性意识和象征手法的佳作。笔者首先分析了《雨中的猫》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女人、猫和雨所代表的深层涵义及相互关系,其次,通过对小说中三个主要场景—寻猫、诉猫、送猫的分析来解读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同时,还指出了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对女性命名权的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关于"猫"的谚语、惯用句以及说法都有很多,反映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的一个方面。本文试就中日两国有关"猫"的语言现象来探讨一下两国中的"猫"形象到底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8.
猫之物语     
你知道吗,猫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平均起来,几乎是人手一只猫。  相似文献   

19.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中的叙述者"我"是病态人格的代表,故事中所有的矛盾冲突都集中在"我"身上。而那只黑猫则是病态人格的象征,是矛盾冲突的爆发点,"我"的所有行为及思想都被黑猫左右。"我"与黑猫是相互影响的,时而又相互重叠,这种双重化给小说增添了可读性,使小说的寓意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仇猫、老舍爱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然而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就会发现这实际上与他们的个性心理有关。正是由于鲁迅抑郁多疑,老舍温和宽容的个性心理差异才导致了他们对猫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将通过分析,揭示其中奥秘,从而展示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