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地推铅球练习中,明确动作要领是指导学生学习,更好的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并能有效地达到全面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目前对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的理解,持有不同看法。有的提出:蹬、转、送、挺、推、拨;有的提出:蹬、转、挺、推、拨;也有的提出:蹬、转、抬、挺、推、拨。我认为以上各种提法各有所长,但都不够全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提法,即:蹬、转、抬、送、挺、撑、顶、推、拨,这九字要领比较全面合理。因为动作要领应该是对练习者完成动作时,身体动作移动的要点概括。在教学中良好的运用要领进行动…  相似文献   

2.
读罢贵刊2000年第2期杨军老师发表的文章《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之我见》一文后,有些疑义,提出来与杨军老师商榷。对于杨军老师总结的口诀:“单手持球在头上,屈肘内收体后仰,蹬地伸臂捅鼻尖,扣髋拨指球后旋。”本人认为,其中“单手持球在头上”的不妥之处在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并非单手持球,更不是持球在头上,而是在肩上。“屈肘内收体后仰”中的“体后仰”也无从谈起,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要领中也没有身体后仰的说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学生在初学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时,就能较好、较快地掌握这一技术动作呢?我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体会是:在常规做示范、讲要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扣腕、拨指”的关键,并让学生在练习中首先掌握好。具体的方法是:1.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要准确、精炼。为便于学生的记忆,我用口诀“单手持球在头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在一些报刊上,陆续介绍了运用口诀进行体育教学的有关文章,阅后颇受启迪。的确,在体育教学中把动作要领概括成口诀进行教学,大有益处,它能帮助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所谓口诀,即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特点,编成精炼的便于记诵的语句。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本人在体育教学中,曾作过一些初步的尝试。我的粗浅体会是: 一、要简单明了,切忌求全体育教学口诀,应简短扼要,琅琅上口,让学生在一两分钟内即可记诵,以便指导下一步的练习。而目前有些口诀并非如此。例如,有一中跑动作口诀,内容是:“后蹬蹬伸髋膝踝,向前抬腿近水平,大腿积极向下压,脚掌后扒要缓冲,上体姿势稍前倾,髋部前送蹬效好,呼吸均匀有节奏,放松协调能持久。”这一口诀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 体育教学口诀可分为讲解说明技术动作过程、技术动作要求、技术动作要点和技术动作运用等几大类。 1.叙述技术动作过程的口诀。如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过程的口诀: 蹬——转——起——挺——伸——拨各项技术动作过程的叙述,一般都比较复杂冗长,若编成口诀则简洁、朴实,易于掌握。 2.指出技术动作要求的口诀。如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动作要求口诀:  相似文献   

6.
谷旭辉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83-84,86
采用理论分析、录像观察、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投篮技术动作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着重分析了单手肩上投篮的持球方法、抬肘伸臂、屈腕拨指,提出重视持球方法、提高出手高度、屈腕拨指与瞄准一体化来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提高投篮出手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初一年级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一足蹬地翻身上的动作技术,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示范与讲解 在讲解一足蹬地翻身上技术动作要领时就可用口诀式的讲解法:用蹬(地)、贴(杠)、并(腿)、翻(腕)、抬(上体)、展(髋)六个字来描述。这样突出了动作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明确动作概念,理解动作方法,从而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二、完整动作练习的时机 笔者在教学中,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前较多地采用了如下辅助性练习法,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1. 让学生看完一足蹬地翻身上动作技…  相似文献   

8.
投篮的出手角度正确与否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出手方向相对准确和稳定的前提下 ,只有合理的出手角度才能提高命中率。实践和理论证明 ,投篮的出手在65°—75°为宜。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投篮出手角度普通较低。针对这种情况 ,将校正投篮出手角度列为投篮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力求在规定的课时内 ,让学生掌握投篮动作要领 ,反复体会投篮出手动作的用力顺序和正确的出手角度。学生出手角度过低 ,其原因是投篮距离较远 ,腿部蹬伸力量没有充分利用 ,手臂力量不足(包括持球手臂夹角过大)。纠正方法是练习时距篮圈约4—5米远…  相似文献   

9.
<正>一、如何理解"组合练习"对于篮球投篮教学来说,合理有效练习的目标就是能够在篮球比赛中投篮得分,这是教学训练中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技能目标之一。案例中提到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组合练习,那就要明白什么是组合练习。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它可以分为准备姿势、投篮动作、结束姿势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属于投篮动作的结构。单就投篮动作来说,分为上肢的动作与下肢的动作,下肢的动作包括腿的蹬伸,上肢动作有手臂的顶肘、伸臂、拨指、压腕等。对于"单手肩上投  相似文献   

10.
本课立足于跨栏跑的过栏技术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起跨腿的蹬、展,摆动腿的抬、伸动作上,通过步骤清晰的渐进式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过栏技术的要领,掌握过栏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利用60×120cm的小折垫,采用"限制性教学法",通过小折垫的不同摆放和组合形式,推动学生逐步掌握动作。本课还设置了分层目标,安排了自主练习时间,  相似文献   

11.
竞走     
《中华武术》2013,(11):64-64
竞走的动作结构 主要特征和观察重点 后支撑阶段: 支撑脚由外侧完成滚动动作。 支撑脚以有力的跖屈完成蹬伸动作(跖屈)。  相似文献   

12.
最后用力是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其动作要领通常归纳为蹬、转、挺、推、拨五个字。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难以正确理解,从而出现错误动作,如在最后用力推球时,屈髓后坐以及后撤左肩、向左后摆臂等。近年来,我用下列三个主要技术标准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髋部迅速向投掷方向运动滑步后,左脚着地瞬间,滚部首先发力,右腿用力蹬转,左腿配合支撑,使髋部向前转动,同时髋轴早于肩轴并牵引肩轴向投掷方向运动,使髋、肩轴形成交叉形式,扭紧腰背部肌肉。由于挺、转髓的带动,胸部向前上方挺出,使身体形成“反弓…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体育教学术语使用不当,学生理解困难案例1:教师教授前滚翻动作时,强调"蹲撑、提踵、撑垫、屈臂、低头、蹬地、提臀、重心前移,团身滚动,头、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抱小腿成蹲撑。"教师反复强调这些动作,学生无法建立这些动作的表象,练习效果大打折扣。改进建议:教师在讲解这一动作时,可以利用口诀处理学生理解不好术语的问题。如,前滚翻口诀"前滚翻不用愁,低蹬团抱滚似球",学生在练习中,教师逐字讲解这些动作的含义,学生就会明白"低:低头;蹬:蹬地;团:团身;滚:滚动",然后  相似文献   

14.
高抬腿跑是让学生体会在快速跑中高抬大腿动作,纠正大腿抬不高或蹬地腿蹬不直等;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又能增强髋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力量,提高跑时大腿高抬的能力和加快动作频率等,在教学时,应逐步提高要求,注意抬腿动作要自然,防止上体过分前倾或后仰,注意支撑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展,两  相似文献   

15.
口诀是用词字简炼确切地表达动作要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突出表现有以下三个特点:1.精炼、明确、重点突出。2.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3.通俗易懂、精讲多炼。1.运用口诀的方法1.1.运用口诀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技术水平适当运用,因为人们不论掌握任何概念,总离不开旧有的经验和技术。因此,运用口诀必须因人而异。1.1.1 初级水平的同学,所用口诀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在形式上可多运用诗歌,快板等。一般用法是把口诀放在示范讲解之后。比如:铅球的最后用力这个动作,用以下方法进行:A.提出动作名称;B.完整动作示范;C.讲述动作过程;D.再完整示范;E.提出动作口诀:蹬、顶、转、挺、推、拨。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其教与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和要领,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运用,效果如何,是体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口诀教学法,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体育教学中的口诀教学法呢?就是把技术动作的方法和要领用几个形象的字编成口诀,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口诀示范,讲解,学生边学边练边体会。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被称为口诀教学法。一、篮球技术动作的口诀1.篮球技术动作口诀的编写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口诀必须能准确地反映出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关于速滑蹬冰中伸膝压踝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民盛  覃晓红  刘波 《体育科学》2002,22(6):124-126,139
通过对蹬冰过程中肢关节角,角速度及关节点的分析,阐述了速滑蹬冰中伸膝压踝技术的特点及重要意义,结果认为,伸膝压踝是蹬冰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正确技术的反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伸膝压踝是蹬冰过程中伴随着膝关节的伸展,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技术动作,伸膝压踝技术的作用效果是:一方面小腿主动前倾,重心前移,致使由蹬伸动作而产生的速度矢量方向更趋于侧前方,另一方面改变了膝关节点的运动轨迹,使之呈现前下方运动,避免由于髋、膝关节伸展而造成的重心上抬问题,提高了蹬冰作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单手肩上投篮是新的《体育与健康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年级的一项基本教材,它是由持球、蹬地、伸臂、屈腕(扣腕)四个动作组成的一项技术。此项技术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很难准确掌握,以至造成学生动作不规范,影  相似文献   

19.
姚立明  俞琦 《中华武术》2013,(12):49-50
"口诀"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技术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动作技能的直观性,抓住动作的实质,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将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动作要领归纳成简明扼要、具体形象、易懂、易记的口诀,以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一种方法。蹲踞式跳远是小学中高年级学习的教材内容,按规格要求,小学生是很难一下子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方法的,所以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求达到快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要求。蹲踞式跳远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为了便于分析,将它分为助跑、起跳、腾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栏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使得跨栏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但跨栏跑技术性强,动作较复杂,对全身协调配合及对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跨栏跑教学自然成为田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运用口令把复杂的技术归纳为几个关键字,通过口令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跨栏跑技术口令分解1.摆动腿技术。抬:大小腿折叠高抬、重心提高;伸:小腿积极前伸、异侧臂前伸、躯干伸压;压:以髋为轴大腿带小腿下压、躯干抬伸。2.起跨腿技术。蹬:起跨腿积极有力的快速蹬地;3.栏间跑技术:把栏间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