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在英诗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哈代是一位感情丰富、细腻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诗作真挚朴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中,哈代为怀念妻子爱玛所作的许多作品被认为是其诗集中的佳作.通过对这些诗的分析来揭示出哈代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明,哈代的亡妻之恋为其诗歌宝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者对哈代小说的研究硕果累累,对哈代诗歌的研究比较少,这与哈代自己对诗歌的执着不相匹配。而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哈代诗歌的研究鲜有。文章从语音、词汇、句子、意义四个层面对哈代诗歌《生死迎日出》进行文体学分析,同时借助语料库BNC网页版获得一些基础数据,帮助阐释此诗的文体特征和意义,以期使传统的文学文体学分析更加客观、准确和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小说创作。20世纪初,哈代以成熟的诗人身份出现于英国文坛,并为后人留下了918首诗作。哈代的诗歌既不是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也不像现代派诗人那样走极端,而是兼有这两种风格特征.可以说,哈代是从维多利亚时代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诗人,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本文拟就从哈代诗歌的形式,主题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作一粗浅分析,通过对哈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色彩的探讨,表明哈代作为诗人的现代性一面。  相似文献   

4.
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小说家,但其诗歌创作也独树一帜。其作为回归诗人的定位,哈代的战争关注过程及其对战争态度的嬗变是研究哈代战争诗歌的基本前提。论文从语言、内容和思想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考察:哈代关注战争,对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变化,哈代最终回归诗歌,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诗人。  相似文献   

5.
韩俏俏 《文教资料》2009,(24):26-27
托马斯-哈代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和杰出的诗人.哈代第一部诗集一发表就受到了国外诗歌评论界的密切关注.随着哈代诗歌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时期研究逐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综述国外诗歌研究的发展情况,以期为中国的哈代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哈代小说和诗歌及其研究文献的分析,使读者对于哈代的小说和诗歌的共同主题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以帮助国内哈代的研究者们进一步了解哈代诗歌和小说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陈雯 《文教资料》2006,(18):46-47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是一位成功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本文详细分析了哈代的诗歌代表作《声音》。《声音》一诗充分表达了哈代对亡妻爱玛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展现了许多反传统的特点。这些反传统特色赋予了该诗美学意义和现代特色,是哈代诗歌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寒山诗风格独特,有"寒山体"之称。唐五代以来,虽未入主流诗坛,但在儒林文苑中,拟、效、和之者,代不乏人。直至20世纪,寒山及其诗歌的研究日盛。同时,在佛门丛林中,寒山及其诗偈,代有传灯,其诗歌所蕴含的诗禅佛韵对我国文苑和丛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张立斯 《考试周刊》2010,(21):31-32
托马斯·哈代不仅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是英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诗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哈代的抒情诗入手,对哈代的诗歌与创作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的第一位优秀诗人,托马斯·哈代既接受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化的影响,又接受了达尔文的新科学思想,其诗歌作品刻有深深的基督教传统的烙印,也表现有反传统的精神.作为哈代的崇拜者,菲利普·拉金则更深刻地经历了宗教信仰丧失的重创.通过分析哈代的诗歌<牛群>和拉金的诗歌<去教堂>,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创作中的基督教传统与反基督教传统精神,从而对20世纪英国诗歌作品中的基督教影响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戈麦是汉语诗坛一个久被忽视的诗人。他的诗歌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研究成果很少。戈麦的诗歌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在他的诗歌中,呈现了孤独、虚幻、分裂等意识,而他诗歌的独特意象系统与诗歌意识紧密相关。意象的使用和诗歌意识的传达,使他的诗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坛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细读哈代的诗歌,不难发现其大量诗作中表达出超前、深刻的自然意识和生态思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和对人类摧残自然的谴责;对社会生态的忧患与对人类社会异化的叹息。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哈代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活跃在北宋文坛的孔文仲,积极参加诗文改革运动,所写诗文平易晓畅,意境清新。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文风的改变作出了贡献。研究其诗文成就,对我国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诗文所反映的史观,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到1978,在寓居香港的30年中,饶宗颐教授以香港为轴心,学游世界各地,在学术研究上规模越来越宏伟的同时,其诗歌创作也如百川入海,波翻浪涌,从居港之作到行旅欧洲之作,从行旅南亚、东南亚之作,到行旅扶桑、北美之作,反映出饶宗颐教授中年时期的创作轨迹和多姿多彩的创作风貌,格局越来越大,境界越来越开阔,表征出现代学人之诗的超越古典诗歌的高度成就,成为20世纪诗坛的一方重镇。  相似文献   

15.
欧大任,明代顺德著名诗人,“南园后五子”的领军人物。他生活于明朝中叶文艺复古之风甚烈的时代。文章对欧大任的人生遭际以及部分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他的诗歌的成就与不足,尝试勾勒出他的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民初,晋江人吴钟善旅台三年,创作诗集《东宁诗草》两卷、《寄鸿吟社诗草》一卷。旅台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其旅台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景状物诗艺术手法更为成熟;抒情诗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加入诗社后诗歌创作更为多样化。可以说,吴钟善的旅台诗歌使得他在民初台湾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山水诗代表了其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成就。他的山水诗写景注重整体直观,并在山水描绘中融入了浓烈的人生志趣,形成了兴象玲珑的意境,基本具备了盛唐山水诗的审美特征,标志着唐诗基本上完成了由初唐到盛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歌行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诗歌样式,属于七言古诗中的一类。黄遵宪在古体诗方面的成就可以他的歌行体作为代表。其歌行共33题35篇,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缘事而发和以文为诗是他创作歌行的主要手法。因此,他的歌行诗有着浓厚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面貌形式,从而开辟了晚清诗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孙歌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5):112-114,155
多年来,在六朝文学的研究方面,鲍照诗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大体而言,研究多从宏观着眼去谈鲍照诗歌的整体风格或艺术成就,鲜有对鲍诗的题材特征等进行探讨。因此,文章以鲍照组诗为研究对象,分门别类,条分缕析,探讨鲍照组诗的题材特征所具有的开拓性和独特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