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14,(5):7-7
张艺谋2014年度电影《归来》的原著小说——严歌苓的长篇《陆犯焉识》(新版)2014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新版《陆犯焉识》新增了8页精选的电彤《归来》剧照做插页,并重新设计了更有视觉冲击力的封面,装帧上更加精良。  相似文献   

2.
路晓婷 《今传媒》2016,(12):96-97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从上映之初就受到了热议,这部改编自严歌苓原著《陆犯焉识》的影片,巧妙地避开了当时特殊而又宏大的背景,将陆焉识与冯婉喻温婉动人的爱情无限放大,选取陆焉识后半生的生活轨迹为叙述线索,将一个知识分子晚年的纯真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叙事学角度出发,从叙事内容的改编、叙事细节的不同、叙事主题三方面来阐述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相似文献   

3.
挣不开的情网恢恢:你焉识那样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犯焉识,严歌苓,作家出版社,2011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问世了,即使对近些年来"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多产作者严歌苓来说,这篇小说也称得上是一个"大部头"的作品。许久以来练就的娴熟文字驾驭能力让严歌  相似文献   

4.
由小说《陆犯焉识》改编而成的电影《归来》,通过转变文学作品中的叙述结构、叙述方式,重塑主要人物形象,实现了影像对文学文本的置换和再造,媒介的转换使电影文本具有了不同于文学文本的意义世界.电影淡化了文学文本中政治与人生碰撞下知识分子苦难命运的主题,凸显了影视作品所擅长的恒久而温情的爱情话题.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陆犯焉识》的电影改编,厘清电影媒介与文字的区别,分析媒介转换所带来的文化意义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严歌苓在此一改其擅长的女性人物描写,转而关注知识分子在几十年社会变迁中的磨难和精神际遇,《陆犯焉识》因此又被视为严歌苓创作史上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转型之作,严歌苓称这是她这么多年来写得最吃苦的,但是也是最满意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6.
2014年5月,一部《归来》震撼电影界,在电影上映之前,导演张艺谋就曾说,这是他对电影之路的归来,对早期张艺谋电影的回归。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期待非常高,想看看又一部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电影,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在电影上映之后,各界评论不一。本文旨在从主题、情节设置、人物等方面,将小说《陆犯焉识》与《归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
关于严歌苓《陆犯焉识》的编辑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历史纷繁富饶,从中生长出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曾以此为背景创作出了不少经典之作,如《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作家出版社曾多次与与严歌苓合作.2011年10月作家出版社又推出了其将近40万字的《陆犯焉识》,这是她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创作史上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转型之作.  相似文献   

8.
出版史话     
汗牛充栋:语出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千百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大  相似文献   

9.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朝廷以新乐修成,赐名《大晟》,特置府建官。"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礼乐始分为二。"这是宋代音乐繁荣的黄金时期,同时促进宋词创作的蓬勃繁兴。因此,后代词人、词论家津津乐道。清蒋志凝称赞友人沈传桂、戈载等人的词作说:"识者以为大晟雅乐振响于今焉。"(《清梦盦二白词序》)王昶推尊词体,也从"大晟乐"着眼,《姚姬汀词雅序》说:"盛唐后,词调兴焉,北宋遂隶  相似文献   

10.
清集读记     
傅增湘旧藏《电光录》智朴《电光录》,康熙三十八年刊本,傅增湘旧藏,今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书前有傅增湘题识:"癸丑重九后三日游崇效寺,时杨君寅伯新以青松红杏图长卷归之寺中,易实甫乃邀同人结社于此,展观数日。余十馀年所梦想而不获者,今得寓目焉。余藏拙庵大师《电光录》,亦世所罕见,因付之寺僧,使与卷子并存,用备宣南掌故。图卷如新,沧桑又见,此亦电光一瞥也。书竟,为之怃然。江安傅增湘识。"辛亥三月余游盘山青沟禅院访拙师遗迹,得诗八首,并附干左方:  相似文献   

11.
近来,我将多年阅读《四库提要》时对该书舛误所作之摘记,逐条整理,汰去已为人所纠者,尚得五百馀条。自觉内容虽限于"识小",但对此一名著不无"衮补"之义。特先录出四十则就正于读者,并供校订此一名著者参考。我所辨订,以流传最广之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本为对象,文中所注页码、栏次,皆见此本。惟此本有误,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目》不误者,则置之不论。又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师范大学陆林研究员《由稀见方志〈越中杂识〉作者缘起》一文,为我们厘清了《越中杂识》编纂者西吴悔堂老人与《听雨轩笔记》作者清凉道人皆为清乾隆时期德清人徐承烈。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两书有关作者活动细节作了比对,进一步对稀见方志《越中杂识》的价值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美禄 《兰台世界》2012,(18):12-13
《护生画集》虽然是丰子恺的作品,但从它的产生、目标设置以及题画诗文的创作,弘一法师与都与有力焉。《护生画集》问世以后,培养了读者戒杀护生意识,弘一法师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潜研堂文集外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嘉定钱大昕全集》十册,主编陈文和先生辑有《潜研堂文集补编》,学者称善。今再为补苴,略加案识,疏谬不逮,幸匡正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序》、《吴彩鸾书切韵跋》、联语二副,为虞万里先生提供,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6.
王立雪  刘静 《声屏世界》2014,(10):72-72
<正>7月底,国产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以弹幕形式放映。8月初,由乐视影业发行的《小时代3》也有了弹幕专场,甚至连武侠片《绣春刀》都凑起了热闹。弹幕电影甚至一度引发"小时代迷"和"秦粉"关于"谁是弹幕电影第一"的争论。弹幕电影,更像是即时吐槽,或者是以电影的名义,人为制造一次吐槽者的集体狂欢。这是一个吐槽的年代,人人都可以拿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著录《发微论》一卷,署"宋蔡元定撰"。馆臣所撰提要曰:《地理大全》亦载此书,题曰蔡牧堂撰。考元定父发自号牧堂老人,则其书当出自发手。或后人误属之元定,亦未可知。然勘核诸本,题元定撰者为多,今故仍以元定之名著于录焉。"今案明万历年间建阳蔡氏之嗣孙蔡有(?)辑刻蔡氏九儒之著作为《蔡氏九儒书》,其中《牧堂公集》收录了《地理发微》,与四库全书中的《发微论》为同一书。《牧堂公集》附录宋詹体仁《蔡牧堂公墓表》,称蔡发著《地理发微》、《天文星  相似文献   

18.
丁旭 《东南传播》2016,(5):32-36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怡男 《青年记者》2020,(12):100-101
主旋值观律的电、影歌是颂体时现代主与流赞意美识人形性态的价电值影的。、20弘19扬年我国国庆主档流期价,《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献礼影片在票房表现和用户口碑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绩。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电影愈发成熟,也持续生产出了如《建国大业》《战狼2》《红海行动》等优质作品。生产机制的产业化尝试、影片内容具有共鸣性、"明星"的引入、走出去与精品化与"观众本位",是主旋律电影蓬勃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所带来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永连 《视听界》2005,(6):86-87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转眼间,《视听界》杂志迎来了创刊二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作为兄弟单位、业界同行,特向《视听界》的二十华诞表示最真挚、最热烈的祝贺!我一直认为,《视听界》是中国省级广电学术期刊市场化运作的先驱者,当大多数学术刊物还在靠行政拨款阳春白雪、孤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