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有趣的重复排列在学习排列问题时,现行教材只讲了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不同元素的排列.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给出m个不同的元素,每次取出n个元素排列,这n个元素中,允许有相同的出现.这种允许元素重复出现的排列,叫做重复排列.学生利用已...  相似文献   

2.
提出几类有条件地从全排列的Pn个不同排列中选取2/1Pn个排列的方法,尝试建立了半排列的概念,并给出了规则半排列、标准半排列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n个互异数码排列的反序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反序数为k的排列个数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了可重复数码排列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 一、排列中允许重复所选用元素 排列一般是指由n个不同元素中重复的取m个(m≤n),按照一定顺序摆成一排。两种排列,必须所含的m个元素不完全相同,或是所含的m个元素虽完全相同,而排列的顺序不同,才是不同的排列。根据乘法原理,得出求排列的种数公式是  相似文献   

5.
研究n个互异数码排列的反序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反序数为k的排列个数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了重复数码排列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解排列应用题经常容易发生重复和遗漏.本文从一道简单的排列应用题的解法入手,给出一类排列应用题的解法思路,对于有效地防止重复和遗漏是有益的.也容易为差生接受. 例1 用0到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 许多差生是这样考虑的:因为是偶数,所以个位数要在0,2,4,6,8中任选一个,有P_5~1种.百位数从余下的九个数中考虑,因为0不能在首位,所以有P_8~1种.十位数从其余的八个数中任选一个,有P_8~1种.根据乘法原理,三位偶数有P_5~1P_8~1P_8~1=320(个).  相似文献   

7.
在中等专业学校的数学教材中,“排列组合”一章的难点不仅是要区分、识别排列和组合的问题。而且还要区分不重复排列和重复排列的问题。笔者认为突破这两个难点的关键在于抓住排列问题中的两个要素——元素与位置。本文谈下面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1.定义(1)可重复的排列①允许元素重复出现的排列,叫做有重复的排列. 在m个不同的元素里,取出n个元素(可重复),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那么第一,第二,…,第n位上各选取元素的方法都是m个,故从m个不同的元素里取出n个元素的可重复的排列数为  相似文献   

9.
此文用递推法推出全排列、选排列、重复排列、组合和重复组合的公式,并举例用递推法解排列、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行统编数学教材(高中数学第三册)在介绍排列(组合)概念时,都强调指出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个各不相同的元素的排列(或组合)。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会出现重复排列、不尽相异元素的全排列、环排列和重复组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排列的周期概念的引入,利用数论中茂陛乌斯函数和欧拉函数,导出了n个不尽相异元素的圆排列数公式、对称圆排列数公式和计算环排列数的公式能更快捷的解决有重复元素的圆排列和环排列的计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定义:对于n个不同元素a_1,a_2,…,a_n的无重复的全排列中,当a_i不在第i(i=1,2,…,m,m≤n)位置的排列,称为这n个元素中有m个元素的一对一的禁位排列。 根据本人多年教学体会:学生在解这类排列问题时或束手无策,或重复遗漏.能够尽善尽美的解答为数极少。请看下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定理 n个元素中有m(≤n)个元素的一对一禁位的排列数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排列和行列式的定义给出了行列式拉普拉斯展开定理一种简单证明,并得到了排列的两个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一特殊元素(位置)优先法对于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应从这些“特殊”入手,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去满足其它元素或位置.例1 在由数字0,1,2,3,4,5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不能被5整除的数共有__个.  相似文献   

15.
内容概述 1.重复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有序且可重复地选取k个元素(k≥1),称为n个不同元素的一个k-可重排列.n个不同元素的k-可重排列数为nk. 2.重复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无序且可重复地选取k个元素(k≥1).称为n个不同元素的一个k-可组合.n个不同元素的k-可重组合数为Ckn+k-1(证明见例3).  相似文献   

16.
重复代码是程序中最常见的代码“坏味道”.在改进的Kontogiannis度量方法及基于过程蓝图的参数化匹配检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以过程蓝图为基础,设计出一个重复代码自动探测工具,并给出实现系统结构.同时论述了工具种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着重讨论了重复代码检测器及存储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在定义了增位排列、增元排列、虚元、虚位、0-1和的基础上,建立了解决一类排列问题的0-1和模型,并给出了几个定理,从而使解决含附加条件的非全排列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得到了突破并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18.
排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概念抽象,解题困难。一、排列概念高中代数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是在讲述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之后,以下列两个“问题”引出概念的。问题1: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问题2: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除了数字不同,以“百位”、“十位”、“个位”为顺序外,思想方法、步骤、算法与问题1雷同。然后给出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相似文献   

19.
非对位排列是排列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是对含有n个有序元素的全排列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该文主要是对含n个元素中某m个元素与其序位不相一致的排列数的探讨.给出了n个元素中有m(≤n)个元素的一对一非对位的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中重复计算的产生及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类型的排列、组合应用题较容易出现错误解法,原因之一是重复计算.在解题时,应做到既不出现重复,又能判断出解题的正误,并加以剖析、纠正,这样对于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分析解题问题能力均有很大益处.一、平均分组问题中的重复计算例1把6个人平均分成三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