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幼年时代是游戏的时代。儿童天性无忧无虑,生动活泼的游戏与儿童生活、活动密切相连,他们追求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欢乐,趣味是他们参加活动的准则。如何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呢?要让快乐音乐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快乐音乐自然融入孩子。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利用儿童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感性经验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1.在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里,教育只能是人道主义的。使儿童对教育过程产生好感,使他们成为我们在教育他们中的自愿助手———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主要原则。2.使儿童得到与我们交往的快乐:共同认知、共同劳动、游戏、休息的快乐———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3.成人的日常生活和相互关系的性质,这是未来的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环境。因此,极为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相互交往,尽可能在更大程度上符合我们力求使儿童树立的那种理想。4.人对他人的信赖,人对自己的生活立场的信心,这是人与人之间富有人生乐趣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生活适应为基点的,符合智障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教师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材料和形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多感官参与,使其更好地从生活中感知和探索事物。从而满足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需求,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相似文献   

6.
<正>2月6日是国际互联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指出,全球每日新增逾17.5万名儿童网民,平均每半秒钟就会新增一名使用网络通信设备的儿童,并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在数字时代,儿童的声音愈加重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他们不仅在传承,同时也在塑造着这个世界。我们力争把儿童遭受数字技术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他们从中获得的机遇扩展到最大,为儿童创造更美好  相似文献   

7.
陈敏 《江苏教育》2010,(4):43-46
由于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相似文献   

8.
重度孤独症儿童需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从而能基本自理和适应校园生活环境。作业治疗契合重度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教学需求和学习特点,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文章从基本概念、作业治疗实施准备、作业治疗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作业治疗进行阐述,以期丰富重度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9.
浅议学前儿童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学活动是学前儿童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仅要让儿童会唱、会跳,而且要在唱与跳的 同时,使儿童学到基本的音乐知识,促使儿童素质的发展。这是儿 童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 ,也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是儿童感受音乐之后在大脑中留下的最直接的印记。如妈妈缓 慢亲切的呼唤,小推车轮子转动的声音,母亲的心跳,等等。儿童在认识这个世界时,节奏 便围绕在他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培养节奏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 在 日常生活中,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0.
本期的重头企划,我们与读者共同探讨孩子的“厌学”问题,相信这个话题会引起不少家庭的兴趣。学习,是儿童时代的主要任务,可是,一些儿童完成这个任务非常困难,使他们原本快乐的童年充满了阴云,令老师无可奈何,也引起家长们的忧虑和烦恼。什么原因造成儿童“厌学”呢?是从小没有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学习负担过重而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抑或是提前开发心智潜能的恶果?总之,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郑新蓉教授以及博士生谢妮帮助您答疑解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希望您能认真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了配合您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我们在本期的《家教名言》栏目中选登了一些“名言”,也盼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陆桂芳 《辅导员》2010,(8):39-40
生活不会是“纯道德”,缤纷的色彩总会使部分学生“不依规矩”。但学校对待他们的方式决不能是一次江水滔滔般地说教、一顿恨铁不成钢般地责备,而应在日常生活中似春雨绵绵般去滋润、去培育。对聋哑儿童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 ,既能激发他们从小树立热爱劳动和热爱人民的好品质 ,又能在劳动中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意志 ,拓宽他们的思路 ,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因此 ,我们在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 ,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劳动在发展儿童全面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是其他素质得以发展的基础。一、转变重学习、轻劳动”的观念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因此 ,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要求。在以往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传授技能,至于儿童的需求、兴趣很少顾及。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忽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尝试利用儿童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权利     
1990年9月,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宣言》指出:“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活的时代。他们的未来应该在和谐和合作之中形成。他们应该在开拓视野、增长新的经验的过程中长大成人”,并承诺“对儿童的权利、对他们的生存及对他们的保护和发展给予高度优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了这个文件,代表我国政府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这既是对我国儿童的承诺,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当然,儿童的权利并不是一个空泛的词语,作为儿童教育者,也许…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在媒体的不断宣传报道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这个问题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他们的教育问题及由此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在以往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技能,至于可操作性及幼儿的需求、兴趣很少顾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尝试利用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把科学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孩子从电视机边拉开,采取让孩子取报、给孩子订报的办法,是聪明家长的明智做法。早已是声光电化的影像时代,电视机成了我们最好的教师。孩子呱呱落地,电视就伴随着他共同成长。如果走进每家每户,电视荧屏前你首先见到的是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的小观众。对这个年龄期的孩子们来说,电视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快乐,而且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能在电视中看到、听到。通过电视他们可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奇妙的动物世界、令人神往的太空  相似文献   

18.
对儿童进行英语教育不但是时代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家长的期望。但因为儿童自身的特点,往往家长也参与进了他们的学习过程,本文旨在探讨在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父母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19.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饮食保健和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挑食、偏食、摄入过多的垃圾食品,会使孩子们正常成长所需的营养素不足,而且还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糖尿病等,下面就让同学们自己来谈谈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吧。  相似文献   

20.
樊仁秀 《学子》2014,(6):7-8
正一、儿童社会化新困境当前,剧烈的社会大环境变动、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使很多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同时带给大家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思考。对生活的无力感和难以把握感是大多数人的体会。这样的环境不仅对成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当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