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哲 《中国档案》2023,(5):84-85
<正>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到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令人感同身受的是,在与红旗渠同纬度的齐鲁大地上也记载着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条长达30多公里的人工水渠——太河水库一干渠,其蜿蜒纵横在连绵山峦之间,滋润养育着淄博人民。  相似文献   

2.
杨娟 《大观周刊》2013,(9):198-198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民族时代的旗帜。中原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文化底蕴,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是红旗渠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图书是传播我们党伟大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近些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图书出版更加注重形式丰富多样、注重与时代主题结合、注重增强精神认同,也更加注重出版主题系列丛书。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故事,应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图书出版核心内容的引导、表达方式的创新、时代内涵的阐释等。要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图书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传统选题视角、提供多种形式出版形态、加强出版内容的把关、增强出版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4.
挖掘革命文献,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基于《东北日报》知识库建设实践,分析文献历史价值及主题挖掘思路,详细阐述《东北日报》中所蕴含的东北抗联、抗美援朝及劳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共建共享建设高质量的专题知识库,将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简讯     
4月份以来,安阳日报在林县红旗渠通水25周年纪念日前后,发表了社论《红旗渠精神放光芒》和《红旗渠精神在林县》系列报道,并开辟《大力发扬红旗渠精神》专栏,在全市组织开展学习红旗  相似文献   

6.
精神谱系图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传承创新、精神涵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时代精神、启迪后人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迁精神作为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是知识分子群体爱党报国的历史写照,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价值观念。西迁精神系列图书记录了交通大学西迁建功立业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以西迁精神为例,分析精神谱系图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意蕴及现实机遇挑战,探寻新时代背景下,精神谱系图书如何践行文化使命,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鼓舞大学生弘扬革命传统,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指导其创业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陕西省部分高校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想法,探析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大学生培养创业精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英雄叙事的影像阅读中,两性话语是文本非常丰富的话语类型。甚至很多剧作,把两性话语作为电视剧文本的基础话语构成,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中书写英雄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梦华录》以宋代《东京梦华录》和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为文本基础进行融合创作,对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内核进行了数字化、影像化的表达。剧中男主角顾千帆两次受到朝廷封赠,反映出古代中国封赠礼制对品官和百姓的深刻影响。现结合剧中顾千帆被赏赐“绯衣鱼袋”并为母亲“追封诰命”等故事情节探讨数字时代电视剧对中国礼文化中封赠礼制的影像表达与价值建构。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绝密使命》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影像语言谱写了红色交通线上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塑造了勇于牺牲、绝对忠诚的基层党员形象,弘扬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拓宽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夏天,是一个振奋全国人民精神的夏天。在滔滔洪水面前,无论是“三江”抗洪前线军民撼人的壮举,还是后方人民对前方的款款深情,都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而国庆节前夕,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反映的又是人民群众与大自然作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这是历史的再现,亦是现实的映照。 《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是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亚太公司)、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林州市政府联合拍摄的。它是一部描写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作品。红旗渠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又称为“人造天河”。为修这条渠,林县人民苦干十年,硬是用血肉之躯在无路可寻的崇山峻岭之间筑起了这条震惊中外、造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奇缺状况,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3.
刘仲初 《湖北档案》2023,(11):45-50
<正>红色档案资源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的见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红旗渠》描绘了一幅林县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壮丽画卷.修建红旗渠的规模是空前的: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共有3739.5公里.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原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毛霞  甘庆超 《东南传播》2017,(12):131-13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拳治吏为社会历史背景的应时之作。在这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文本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仍没有跳出弱者、他者、客体的对象化书写范畴,并对女性品格进行了男权社会秩序的当下性规范。  相似文献   

16.
历史英雄的影像化书写,成为当前大众文化的消费热点之一。历史题材电视剧英雄叙事不仅占据着受众日益增长的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为他们提供了关于英雄的梦想、幻像、行为、思维模式和身份认同的原材料,形成当下"媒体奇观"的一个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1,(7):15-24
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阐释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源头的三个深刻内涵。红船精神的提出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弥补了建党精神的空白。"马新观"中国化历程是与中国革命同频共振的,因此,红船精神的提出使"马新观"中国化源头的研究能超越实践层面,置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进行理论观照与思想升华。用红船精神厚植"马新观":可以厘清"马新观"中国化实践的初心;明晰"马新观"中国化的创新动力;为新时代"马新观"注入"源头活水";从"马新观"当代实践而言,"红船"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具有丰富阐释性的传播新意象。  相似文献   

18.
自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概念以来,学界围绕党的精神谱系的概念定义、内涵阐释、构筑逻辑、当代价值、赓续路径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确立了党的精神谱系的基本研究框架,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新活力。但目前,学界针对党的精神谱系的研究还存在着内涵外延研究混淆化、生成演进逻辑研究空泛化、国际比较视野不够等现实缺憾。未来,需要着重明确“两个大局”的研究视域,深化并细化研究内容,创新性融合谱系学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历史的交接点上,既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又分析现实、展望未来,为党的事业的新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为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赢得新胜利打下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对《讲话》的精神,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历史的全面总结。《讲话》用九大辉煌业绩,三条基本经验,一个重要结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党80年的历史,使我们深受鼓舞和教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当今…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通过阐释新时代背景下红旗渠精神传播的时代价值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积极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