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 《传媒》2023,(7):9-10
<正>2022年12月28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采用全真元宇宙的形式,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大会回顾了中国新兴媒体建设十年成就,并站在新的起点,畅想了未来十年新兴媒体建设新的愿景。从“触网”到“触屏”,再到“触元”,“手机上的新华社”建设得怎么样?元宇宙里的媒体融合如何破题?让我们一起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4,(17):10-10
<正>"主流媒体客户端建设与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23日在京开幕。中央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出席并致辞,各地党委政府宣传部门负责人、业内领军人物、新华社国内各分社党政企客户端项目负责人等近百人参加研修班,就主流媒体客户端建设、媒体融合发展等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3.
吕焕斌 《传媒》2020,(2):19-20
2019年11月27日,湖南广播电视台在主场迎来了国家级、高规格的新媒体盛会——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这既体现了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记协对湖南省的信任和支持,也体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新媒体的重视。笔者借这次机会简单地回顾和分享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湖南广播电视台如何直面传统电视的拐点,全力发展新媒体,从单一的湖南卫视到“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再到构建马栏山媒体大生态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柳嘉 《传媒》2023,(16):53-55
近年来,AI、元宇宙等技术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相关产业和赛道持续火热,Facebook、微软、苹果、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省级卫视等主流媒体也不断加入其中。虚拟形象作为元宇宙概念中数字人化身的代表,正逐渐成为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空间边界的关键突破点。以丰富的虚拟形象人设、内容和场景占据用户心智,并为娱乐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AI角色拓宽了娱乐节目的沉浸互动形式,强化了大众在虚实融合中的感官体验,提升了内容与平台的传播热度。  相似文献   

5.
尹绪彪 《传媒》2023,(10):64-66
<正>“学而时习之”是新华网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推出的一档主流报道常态化栏目,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重点资助支持的项目。该栏目于2021年12月31日首次更新,截至2023年3月30日,笔者登录新华网抖音官方账号查询发现,该栏目已经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更新了502集,  相似文献   

6.
从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从零到80亿次浏览量,从第一季到第八季,从北疆到南疆,从雪山湖泊到沙漠胡杨,一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达人西游”网络传播主题活动在全国“叫响”,打造出一个集视觉、听觉、味觉于一体的新疆品牌专属体验场,被称为地方党委政府善用新媒体的经典案例,入选由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组织评选的“网信创新工作50例”。这个融媒体传播的新疆样本,缘何在华夏大地掀起一股“西游”热潮?  相似文献   

7.
李晓萍 《传媒》2015,(9):41-43
2015年“两会”传播中的一个特色和亮点是中央主流媒体纷纷设置了虚拟人物形象,利用这种虚拟人物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传播重大政治主题.这个创新举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中集体亮相,可以看做是中央媒体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主动应对之策,并且在新闻的议程设置、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华社的“小七”、中新社的“小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笙”和《人民日报》的“小明”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以下详细分析此类报道的创新和亮点.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 沈金萍)6月11日,人民日报社举行"人民号"上线发布会,宣布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正式上线.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2.0版和人民日报创作大脑、人民日报智慧党建平台同时对外发布.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庹震,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阎晓明和中央网信办有关领导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大部署。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媒体融合发展10周年。4月21日至22日,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突破新成效,深入探讨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共同谋划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引领网络媒体开创事业新局面、谱写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宋玉萌 《新闻战线》2022,(8):108-110
在“无视频不传播、无平台不触达、无情感不共鸣”的网络传播环境下,只有兼顾思想性和故事感的内容才能与网友产生真正共鸣。“年终报道2021”击中了网友的共性情感,以温暖和深沉的特色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方式——中央主流媒体+头部社交媒体平台+新媒体IP,在问与答的互动之中,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融通,体现了“新华美学”和“国社温度”。  相似文献   

11.
2022全国两会是主流媒体创新报道理念,应用前沿技术,革新报道样态,竞相展现媒体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本课题组连续8年观察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四家中央主流媒体及政务新媒体中国政府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客户端发布的两会融媒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综合参考全国各层级主流媒体、政务媒体以及商业平台的典型报道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对8年来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的发展变化进行特征和创新趋势总结。研究发现,2022年两会融媒体报道呈现技术“X”变量持续赋能、对话式报道加强、液态化融合、媒体跨平台协同合作等特征,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时政报道和政治传播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俊  周宁  文晶 《中国记者》2023,(11):58-59
<正>“新华社现场云平台”是新华社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移动采编系统平台,是新华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媒体服务的战略性平台。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现场云平台”荣膺应用创新二等奖。这也是本届评选中,唯一获评应用创新类别奖项的央媒平台。新华社社长傅华强调要加强现场发声,推动新华社新媒体融合矩阵创新平台在全社报道中,实现“全球传播、全球到达、全球反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左志新 《传媒》2020,(2):9-10,12
2019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记协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在长沙共同主办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高建民,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孝汉,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张小国,中央网信办网络信息传播局局长黄其正等出席开幕式。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主持了会议。来自宣传管理部门、新闻机构、记协组织、新闻院校与研究机构等950多位嘉宾和湖南新媒体业界代表,围绕“有容乃大深融致远”的主题深入研讨交流。大会分为领导致辞、主论坛和三场分论坛等主要环节,穿插举办了业务培训、精品展示、成果发布、案例征集、应用体验、公开倡议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常力轩  梁笑然  张天 《今传媒》2020,28(1):76-79
本文通过FCI指数和LIWC文本分析,来对比中美两国代表性主流媒体在Fcaebook平台上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各自所产生的影响力,进而探索主流媒体针对新媒体社交平台受众的影响力提升途径。研究发现,新华社相关报道在影响力传播广度上较美联社具有不显著优势;在影响力传播深度方面,新华社和美联社各具优势,美联社较新华社受众情绪引导效果显著,新华社较美联社更能吸引意见领袖关注。研究建议,中美主流媒体在社交平台的国际争端报道中要秉持大众传播的基本原理,用心做好新闻,改革报道语态,真正融入社交媒体的交流语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社交媒体的渗透应用,互联网在赋能多元主体传播力的同时,也在注意力争夺、话语权主导和价值认同建构等方面对传统权威的党媒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几乎与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同步起势,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党媒先后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2017年,在移动优先战略引领下,各主流媒体开始大规模建设新媒体客户端,形成“两微一端”新媒体传播格局。随着媒体融合的视频化转向,短视频平台陆续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传播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重要抓手,通过各类商业媒体和社交媒体搭建的传播平台,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海量的短视频信息,还能成为创作者和传播者。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倒逼传统媒体必须开展融合转型,利用抖音、快手及微信平台的短视频功能,实现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短视频化,已经成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主流模式。但受到采编思维和传播模式的限制,传统主流媒体在内容娱乐性、传播互动性和选题开阔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以山东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创办的视频号“弄潮+”为研究对象,探索广播电视媒体应如何转型短视频传播,重塑短视频时代的主流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徐文扬 《视听》2024,(3):141-144
在传媒环境变革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年轻化转型,打造“网红”新闻从业者便是其探索方向之一。其中,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尤为典型,她通过在新闻传播主体、生产过程与传播语态上凸显人格化优势,打造更具温度的优质新闻作品,实现与青年圈层的有效连接。同时,以“网红记者”为起点的人格化传播有利于主流媒体打造自身IP,创新新闻产品形态,深刻把握用户关系,让正能量有大流量。  相似文献   

18.
7月15日—16日,以"诚聚力量 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为主题的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政府、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近500位嘉宾参会,共谋网络诚信之道.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任鸿斌以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主持.  相似文献   

19.
王竹  邓倩 《传媒》2023,(14):44-46
近年来,主流媒体越来越重视对文物价值的挖掘和阐释,通过各种科技手段“活化”文物,赋予文物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传播、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媒体在文物“活化”方面如何创新成为当下文物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央视新闻新媒体为例,通过分析其在新媒体时代进行主流媒体文物“活化”传播的探索,探析文物“活化”产品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9,(5):13-13
面对金融危机,谁在推动关键时期新媒体产业发展?共和国60周年,谁在发挥创新中国新媒体优势力量?“2009中国新媒体创新大奖”在19日举行的“2009中国新媒体创新大会”上的“2009新媒体创新盛典上”隆重揭晓。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央视网、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广东电视台新媒体中心等荣获组委会特别奖“共和国60年·中国新传媒创新贡献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