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作为一种现象级的技术应用,ChatGPT不仅给多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其在自然语言生成应用场景下的生成内容引发了可版权性和权利归属等论争。基于对著作权法、ChatGPT的技术发展和生成内容类型的分析,本文认为,ChatGPT在自然语言生成应用场景下的生成内容在现有著作权法系统下无法构成“作品”,内容生产和模型训练分别对著作权核心理念和合理使用原则提出了挑战,生成内容的利用有可能引发道德和著作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2.
聚焦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生产和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并以此为基点,探寻技术的应用与失范之间的可能通路。首先,在技术层面对人工智能融入学术生产的历史嬗变进行勾勒;其次,在实践层面总结并分析目前欧美学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术生产和学术期刊出版的讨论;再次,梳理国外代表性学术出版机构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应对措施;最后,从建构多元主体协同监管的学术出版生态框架出发,尝试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下我国学术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可能的进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ChatGPT的问世并大规模投入使用,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本文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对科技期刊发展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ChatGPT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与优势、ChatGPT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合理利用的可行性、ChatGPT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与弊端等,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期刊的影响。【结果】ChatGPT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也会由于作者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对ChatGPT的滥用而给科技期刊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开发降低ChatGPT侵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定完善的ChatGPT使用规则、规范,做好正面宣传等方式,发挥人机协同办公的优势,促进我国的科技期刊不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孟凡骞  王仲羊 《传媒》2024,(3):51-54
在ChatGPT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背景下,需要正视其引发的个人信息保护风险,促进技术与法律的融合。ChatGPT的广泛应用可能冲击个人信息保护原则,侵犯个人信息权益,引发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对此,通过检视、反思既有的法律规范与规制手段,需要在理念与制度两方面展开治理。在理念层面,不应盲目禁止ChatGPT,而应积极应对个中风险,促进个人信息保护与处理的平衡,实现个人信息的场景化保护;在制度层面,应实现ChatGPT的综合治理,打造基础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相结合的规范治理体系,形成覆盖研发者、运营者、使用者的全流程产业治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督与行业监督联通的监管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聚焦于ChatGPT,加强科普场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对ChatGPT的整体认知,期待通过对此类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科普场馆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分析ChatGPT 的发展历程、技术特征、技术应用及应用方式,在ChatGPT系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ChatGPT为科普场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包括在科普场馆协助研究、数字展览、智能客服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和赋能,同时探讨了ChatGPT带来的风险挑战,包括内容科学性、信息安全性、使用目的性、依赖性以及法律法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画龙点睛:学术论文关键词的科学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既是学术论文的“眼睛”,也是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助推器”.然而,在一些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选取存在着选取伪关键词、不能涵盖文章核心思想、选取有误、组词随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对学术论文的严谨学术印象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会造成学术期刊被检索概率下降,进而导致学术论文被检索阅读及被引用概率下降,不利于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选取标准和规范缺少等客观因素,也有学术论文撰写者和编辑不重视等主观因素.因此要通过及时修订、制订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大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培训和监督力度,学术期刊编辑把好“三道关”等措施来提升学术论文关键词科学选取水平,发挥学术论文关键词“画龙点睛”之效,达到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共赢”目标.  相似文献   

7.
周旭 《图书馆》2023,(6):34-41+48
作为全新的人工智能对话工具,ChatGPT的运行存在交互性、主动性、智能性与发展性的特征,可对图书馆工作产生深刻影响。从挑战维度分析,ChatGPT可被应用于资源的收集与更新、查询与阅读服务的输出、馆内设备的更新与维护、馆际交流与经营格局的调整、馆员招聘与技术培训等行为领域。从机遇维度分析,ChatGPT可被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资料端、服务端、技术端与交流端,进而推动图书馆的智能化转型。文章认为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变迁,首先,改革者需要明确在不同类型图书馆中ChatGPT的可能定位,进而推动工作模式的转变。其次,有关人员应当构建完善的风险与失误识别筛查机制,并注重替代力量的培育。再次,图书馆行业不同机构的交流有必要得到重视。最后,还应在法律治理、协会管理与内部约束维度形成必要的保障体系,以促进ChatGPT的规范、安全、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丁懿楠  吕冬娟  王先第 《传媒》2023,(24):94-96
ChatGPT的广泛应用给版权管理带来了新挑战。若ChatGPT生成内容在其生成过程中有人类参与,同时其符合著作权法所规定之作品的其他构成要件,应将ChatGPT生成内容纳入版权法保护的客体范围,使之具有“可版权性”。本文继而提出以下权利保护模式:赋予使用者ChatGPT生成内容的版权;将其生成内容细化,仅承认满足版权构成要件的部分生成物的版权;作为新型数据产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究ChatGPT生成与学者撰写的中文论文摘要之间的异同,为AI生成学术论文检测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以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为例,分别抽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近3年各500篇高被引论文,基于获取的论文题目采用Prompt方式应用ChatGPT工具生成对应的摘要文本,构建数据集合;其次,采用9种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算法对ChatGPT生成与学者撰写的摘要文本进行分类检测;最后,从文本特征、主题模型、ROUGE评测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异同点。[结果/结论]基于数据集所训练的主流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地分辨摘要是AI生成还是学者撰写,其中BERT和ERNIE的效果最好,而机器学习算法中RF和Xgboost效果最好。ChatGPT生成的摘要字符数量、句子数量较学者撰写的要多,关键词多为模版化的转折性词语;两者的文本主题大部分相同,在“学科体系”“数字人文”等主题上存在差异;ROUGE及余弦相似度定量分析表明ChatGPT生成的摘要与学者撰写的摘要文本存在明显的“形似”而非“神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hatGPT在出版领域引发的伦理风险。【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ChatGPT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文本内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出版伦理问题,如虚假信息传播、隐私侵犯、隐藏式雷同等。本文基于出版伦理的核心原则,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ChatGPT在出版领域的潜在风险。【结果】通过对相关技术、政策和教育解决方案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ChatGPT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以确保其发展和应用符合社会期望和需求。【结论】有效监管、技术创新和道德教育是缓解ChatGPT在出版领域引发伦理风险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档案数字化的出现,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ChatGPT作为一个自然语言生成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ChatGPT模型基本原理ChatGPT是由OpenAI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模型,它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模拟人类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理解自然语言,生成语言模型。ChatGPT的基础架构是Transformer,使用了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可以对文本进行编码和解码。  相似文献   

12.
李春艳 《传媒》2024,(2):43-46
ChatGPT的出现,推动媒体智能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加快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刻影响着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的改变。其强大的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及分发功能,给传媒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与之伴生的媒介伦理风险也不容忽视。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在传媒业的应用已呈不可阻挡趋势,其中蕴含的机遇和挑战是传媒业必须认真对待并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智能传播时代,传媒业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新技术、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的重要论述精神,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ChatGPT给传媒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识变求变应变,积极探索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为受众提供更具情感温度和人文关怀的信息服务,迎接智能传播新时代的全面到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ChatGPT赋能数字出版可能引发的诸多风险并深入剖析其产生根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出版的风险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ChatGPT赋能数字出版多模态场景呈现,分析其可能引发的涵化与意识形态风险、伦理风险、社会风险、技术垄断与互联网安全风险、法律风险,进而对上述风险归因做深入剖析。【结果】ChatGPT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引发上述风险的主要根源。【结论】ChatGPT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已无可逆转,须从风险产生根源出发进行风险治理,以减少先进技术赋能数字出版行业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ChatGPT给新闻出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功能与风险同在。切实发挥ChatGPT这一重大技术突破的积极正向作用,以及对编辑把关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作为机遇,它将以全新的便捷性、拓展性和效能性,成为编辑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主要体现为释放新闻出版内容生产力和提升新闻出版精准度。随之而来的伦理风险挑战也是严峻的,主要涉及新闻出版主体的伦理让渡、新闻出版内容的伦理失范与新闻出版责任的伦理失衡三个层面。基于编辑伦理视角,本文从环境把关、主体把关以及实践把关三个角度探讨ChatGPT与编辑业务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编辑履行好把关人职责寻求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hatGPT表现出了鲜明的技术特征,这为我国图书馆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ChatGPT技术融入图书馆服务,具有提升整体服务效能、赋能多元应用场景、拓展服务范围以及提升社会教育效益的应用价值,但也可能对组织声誉、结构性不均衡的发展现状、数据安全、科研伦理等带来挑战。为了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国家与图书馆两个主体层面应同时发力。国家应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通过加强产业宏观规划、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对ChatGPT进行引导与规制;图书馆则应通过提升组织数字素养、建构新型数字服务共同体,化技术为机遇。  相似文献   

16.
ChatGPT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的新一轮浪潮,人工智能问答正在挑战图书馆传统参考咨询业务。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是医学图书馆特色业务之一,而ChatGPT能重塑健康信息服务,从广泛信息检索到精准知识提供,从被动滞后分析到实时动态感知,从互动反馈缺乏到动态更新调整。但是,ChatGPT在数据可靠、隐私安全和法律伦理等方面还存在巨大风险。因此,医学图书馆应守正创新,积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洁 《图书馆》2023,(9):10-16
ChatGPT自发布之日起就爆火网络,引发广大用户讨论热潮。其智慧的内容生成功能,引起了诸多行业的热议与追捧。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ChatGPT带来的新革命进行了观点的阐述与讨论。本文立足知识服务视角,着重ChatGPT的知识问答功能,对ChatGPT给知识服务基础、知识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场景、知识服务伦理、知识服务成本五大方面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详细阐释,为ChatGPT改进服务质量、提供高质量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机构变革以及用户使用ChatGPT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针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兴起背景下,网络信息内容生成呈现出的新特点,梳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面临的新风险,分析新背景下进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治理的可行路径。[方法/过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通过逻辑分析和以ChatGPT为对象的实验访谈案例分析,探析AIGC带来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风险。[结果/结论]AIGC是Web3.0阶段网络信息内容生成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内容生成呈现出方式智能化、规模海量化、主体空心化以及形态多样化等新特点,而这一变化也会在资源、主体、基础设施以及外部辐射等四大风险域诱发12种典型风险。当前,可通过“动态监管—协同监管—韧性监管—多元监管—系统监管”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监管思路,有效治理AIGC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文本挖掘平台的功能优化加快有关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进程,全面梳理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国内外利用内容挖掘方法测度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研究,提出从学术、社会和技术3个维度阐述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在其基础上,以时间为轴线,重点论述“学术论文影响什么、怎么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的相关内容,深入阐述借助内容挖掘技术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指标和方法。目前,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还需利用以ChatGPT为代表的文本挖掘平台和数智技术进一步挖掘相关语义特征,深入探究引文背后的影响机制及理论,尝试从学术、社会和技术等维度,词语、句子、篇章等粒度深入文本内容,综合测度论文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大型语言模型GPT经历了多次迭代,具有多模态文本生成、推理能力强和多领域通用等优势。ChatGPT及其迭代版本多模态GPT-4的发布,颠覆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的认知,打破了只有部分人类能够生产知识的局面,促进了多元知识的融合,催生了人机双向赋能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提升了知识搜索和知识评估的效率和质量,扩展了知识要素重新组合的空间和选择,为知识生产和复用方式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对人类知识生产和复用过程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然而,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学术伦理规范争议,知识权威性降低和话语权力不平衡加剧等挑战。面对新一轮挑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减少对AIGC的过度依赖、加强AIGC治理、突出人类在知识生产与复用中的核心作用,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