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说明] 初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波动,情绪极其丰富,并带有一定的隐蔽性。本次活动针对初一学生的情绪特点,在一种坦诚宽松的气氛中,使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缓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2.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使自己有一个好心情。[活动构思]  相似文献   

2.
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次着眼,列举和分析了影响中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情绪的几种心理因素,并提出了克服这些消极情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小学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龄期间,儿童的情绪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的情绪保护和调节能力等,在5~12岁之间飞速增长。情绪辅导是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七项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不稳定的、经常变化的心理体验,是人的感情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激励或抑制人的运动行为。对于体育教学来说,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运动能力和学习效率;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创造力。因而,情绪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燃料”和驱动力,缺少了它学生就不可能发挥出自身的运动潜能,他们的身、心力量及其运动技能将无法真正施展开来。但是,有些情绪或过量应激的某些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运动水平和教学效果。其中:焦虑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4,(3S):36-37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有饱满的情绪,有爱护学生、包容学生的态度,要有很高的热情。但超负荷的工作运转,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难免给教师带来惊慌、烦躁、抑郁、愤懑、焦虑等种种消极情绪反应。如果把这种消极情绪带入课堂,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教师需要克服消极情绪,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就要保持健康的情绪,学做情绪的主人,用理智的力量去抑制情绪的冲动。要及时疏导己形成的消极情绪,解除精神的压力。那么怎样正确地进行情绪疏导呢?一、释放自己。心中有烦恼、不痛快、伤心的事,不要闷在心里而要找有关的人,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倾诉。即使他们找不出好的解决办法,自己说出来或写出来也是一种释放,于身心有益。长期强制压抑情绪,会使内心的体验变得更加强烈,从而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俄罗斯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欢乐两个人分享,欢乐就变成了两个;一个痛…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情绪是通过认知的折射而产生的。正确认知产生积极情绪;错误认知产生消极情绪。在校园生活中,职校生由于学习的压力或人际关系的困扰等方面原因,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消极情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请不要烦恼,要认真地查找一下自己认知上的原因,若把错误的认知变为正确的认知,消极情绪也就会随之变为积极情绪。那么,怎样采用认知策略来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呢?首先,要正确认识原型效应。在人的认知结构里,有一种原型心理机制,它是指根据自己的行为特征抽出一个样板形象,存人记忆中。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就会不知不觉地采取…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对症下药 ,积极调控 ,使教学效果向良性发展。按效果分 ,学生的情绪可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按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分 ,学生的情绪可分为爆发情绪、潜在情绪和持久情绪。对于学生的这些情绪如何调控呢 ?一、要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学生的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积极情绪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基础。保护学生的积极情绪 ,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9.
李亚玲 《英语辅导》2010,(4):102-104
以《高职高专学生学业情绪问卷》对高职外语系学生的学业情绪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情绪唤醒度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专业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与其等到学生情绪失控后做善后处理或情绪管理教育,还不如及早做好预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有效得多。那么教师如何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消极情绪,预防情绪失控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刘青丽 《辅导员》2013,(22):16-16
<正>在心理学上,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情绪无好坏之分,但是有正面与消极之分。消极情绪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负能量。教师也是平凡人,有一样的喜怒哀惧。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负面情绪带进课堂,无形中拉远了你和学生的距离。因为你的脸上写满负面情绪,而不是微笑。所以,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淡化和消除负面情绪。情绪管理既不能一味地逃避也不能任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做成功的班主任,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同理心(同理心要求我们理解和分享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来对待学生,帮助他们处理不良情绪,譬如烦躁、愤怒、恐惧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信任与爱的桥梁,适时地改善学生的情绪状况,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觉反思并恰当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防止不良情绪对自己行为的干扰,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发挥健康情绪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的现状。方法:采用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对某高职院校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依据10个分测验的平均分排序,排在前五位是焦虑、厌烦、放松、失望、希望;一般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积极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学生的兴奋、愉快、希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整体不容乐观,学生消极情绪的体验普遍较多;一般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不过相对而言,女生在学业中的消极情绪高于男生;在专业类型和生源来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往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以“整体积极情绪”“整体消极情绪”和语言表述(中\英)为自变量,探究中\英文表述的整体情绪对无意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整体情绪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母语表述的整体积极情绪组的无意识思维效应显著优于整体消极情绪组;外语表述的整体积极情绪的无意识思维效应不显著;第二,研究结果证实了情感—语言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辉 《云南教育》2000,(21):8-9
格言:我们心里所想的和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同样重要。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理智情绪疗法” (RET)。   2.学会使用该法将消极的情绪改变为积极的情绪。   教学过程:   在“情感的诊断”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健康情绪的五条标准,其中的一条是——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其实,没有人会喜欢使自己处于消极的情绪之中,问题是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通过调整认知进而调整情绪的方法——理智情绪疗法 (RET)。   理智情绪疗法 (简称 RET)是 20世纪 50年…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情绪暴力 我们通常把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暴力行为划分为两类: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其实在这两类暴力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暴力—情绪暴力。那么,什么是情绪暴力呢?我们知道,外界的“坏情绪”对感知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潜在心理伤害。情绪暴力就是通过自身的消极情绪,传递给他人一种消极、  相似文献   

17.
一探讨学生课堂情绪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正确认识把握学生课堂情绪,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是当前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时能目睹:课堂上教师津津乐道,学生心不在焉,东摸西瞧。也偶有所闻:本应活跃充满生机的课堂,因教师对某生的停课批评,使整个课堂变得懒懒散散…。无疑,这种现象产生是多因素的结果,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教师忽视了学生课堂情绪。  相似文献   

18.
李浩泉 《教育导刊》2007,10(6):32-33
"良好的正情绪使一个人感知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而不良的负情绪,则会抑制、干扰一个人的各种认知过程,使已有的能力也无法获得正常施展。"对于幼儿来说,情绪对他们发展的影响更大。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漠视幼儿情绪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绪极容易受到影响,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业情绪主要由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组成。学生的学业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质量,尤其对学困生的成绩影响更为明显,加之当前我国有关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较少,可见加强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研究尤为重要。主要针对基于情绪研究的初中语文学困生成绩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职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尤其是文化课,上课睡觉,看手机的现象非常严重,学习兴趣不足,参与性特别差,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确是五彩缤纷的,情绪情感丰富多彩,不良的情绪情感已经很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正确认识良好情绪对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调节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态,少抱怨多做事,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心情,做情绪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