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闻界》2016,(7):2-5
<正>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主流媒体而言,今年全国两会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于,两会召开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新的更重要的要求。因此,如何把握好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
鲁慧 《新闻世界》2013,(7):64-66
【摘要】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强化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3.
吴姗 《新闻前哨》2010,(5):80-8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改进“两会”报道,探讨时下流行的沟通工具“微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推主流媒体打破僵局.活跃“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进行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国“两会”是重大的时政主题,“两会”报道要出新出彩,创新突破是关键。今年的“两会”报道亮点频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和提升。媒体真实准确客观传播新闻信息有助于构建健康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更能促使媒体更好地履行使命,彰显价值。  相似文献   

5.
丁建雄  高建华 《传媒》2023,(8):27-28
<正>2023年,“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媒体融合的重要性。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各媒体的工作重点已经从最初的“如何融合”转向需求端的“如何触达”,而全国两会的报道活动则是对这一思考的最佳回应。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做好全国两会报道,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甘肃广电”)提前谋划,不断增强产品意识,探索报道“新”思维,从前期策划到内容呈现,创新运用融媒技术,丰富报道形态,精心“智”作,写好“融”文,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展现了新作为,彰显了媒体融合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2012年全国两会是本届政府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两会,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而信息的传播手段也正在完成从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的转换,处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和传播时代的媒体,如何在两会中引领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又如何把握两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外宣时机?成为今年两会报道所必须肩负的职责.于是,中央媒体和各大报纷纷将“走转改”精神延伸到两会报道中去,为两会报道开辟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经验,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7.
董阳 《新闻战线》2023,(7):12-14
<正>10来位报纸编辑,10余天时间,怎样打造流量5亿+的融媒“爆款”?两会专栏4年“长红”,主流文艺评论何以持续唱响两会好声音?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人民日报“文艺范儿”融媒体工作室推出10期“两会艺览2023”短视频,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5.6亿,5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大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乃至传统媒体二次传播,在舆论场引起强烈反响。至此,“两会艺览”连续4年流量破5亿,总流量突破25亿,成为两会报道和主流文艺评论“爆款+长红”品牌。“爆款”不易,“长红”难得,  相似文献   

8.
张耀宇 《传媒》2023,(8):24-26
<正>2023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这次两会报道中如何守正创新、推进融媒传播?如何更好地凸显行业特点、发好公安声音?作为公安新闻宣传舆论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人民公安报社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媒体思想,做精策划、做实机制、做细融合,实行白班夜班编委双值班、线上要闻会商、移动优先、“云采访”和线下采访结合等工作模式,聚合“报、刊、网、微、视”全媒体资源全面推进各项报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9.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意义重大,备受关注.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应用助推传播方式革新的背景下,电视媒体通过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展示了转型融合进程的阶段性成果,在传播量和业界口碑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电视台在两会期间,统筹多样态的节目与平台资源,搭建了央视两会报道全媒体新格局,内容全方位,平台全覆盖,大屏小屏互通,媒体受众互动,实现了政策落地,回应了民生关切,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切实提高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主流媒体同场竞技、同题答卷,突出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将全国两会报道作为传播重要思想、展示民主成果的平台,使出“十八般兵器”、用足“十八般武艺”,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打造体现融合创新成果的融媒体产品。本文通过梳理盘点2021-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融媒体产品创新的亮点、特点,总结提炼了融媒体产品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樊戎 《东南传播》2011,(3):128-129
省级地方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背景,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主流媒体一年一度的“沙场点兵”。如何在两会报道的“同题较量”中出新出彩,是各大主流媒体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在多部门的精心部署和全力协同之下,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稳步推进、圆满收官,一批重大报道与栏目创新破圈刷屏,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3.
高方 《传媒》2016,(6):8-8
去年的全国“两会”,我刊“以《传媒》的视角观察媒体如何报道‘两会’”为宣传报道方向,并依此制作了《全媒体新常态--2015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大比拼》专题,广受好评。今年我刊在取得了三个上会采访名额的同时,开始研究如何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有关全国“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在主题上更贴近主流,在内容上更加创新,在形式上更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4.
记得去年两会后,中国记协、全国新闻战线"三教办"在北京举办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研讨会。会议开得很热烈,认为国内媒体为两会成功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特别是准确把握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等重要议题,针对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张倩 《中国记者》2023,(3):56-57
<正>创新是两会报道不变的主题,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主流媒体在内容、技术和话语风格方面着力推进,不断推出紧扣大会主题、紧跟大会议程,充分反映民主、团结、求实、奋进风貌的两会报道,有效设置了议题、引领了舆论。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当年舆论工作创新的一次集中体现,本文以近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主,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话语创新三个角度探讨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缪毅容 《新闻记者》2006,(11):22-25
“话题新闻”近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大”(党和国家的大局)与“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良好沟通。标志着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关注,从传统、单一典型宣传.开始转向更宽广领域,使社会深处涌现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成为广泛报道的对象。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政协全会(以下简称“两会”),审议、讨论和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决定着国家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未来的生活。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上的建言献策,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上海市的“两会”在地方上发挥着类似全国“两会”的重大作用。因此,“两会”新闻报道,作为时政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极大关注度。而“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又为话题新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研究“两会”话题新闻报道。不断提高“两会”新闻报道质量,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提高党报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能使党报等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如何借助技术打造全媒体产品,如何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议题。【方法】文章通过总结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的全国两会报道实践,解析融媒体产品背后的技术探索路径。【结果】以“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为发力点,打造融媒产品。【结论】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与内容创新,必须在“思想+艺术+技术”上进行再创新,积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8.
吴姗 《报刊之友》2010,(5):11-14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但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而且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由于主流媒体的地位、资源优势,其报道往往全面、权威,能给受众一个清晰的政策风向标,帮助受众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的“两会”,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继续,是进一步落实十六大部署的继续。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积极进取,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计划,确定了今…  相似文献   

20.
刘娟 《新闻世界》2009,(3):11-13
2008年全国两会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侨报》发表文章称,“两会”的召开,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参政议政的重要日子;对世界舆论来说,则是关注北京、评说中国的时机。所以,笔者从对CCTV-4 2008年全国两会报道进行分析入手,研究国家形象与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