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主题】专业之“冷”与“热”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常常咨询的一个问题是:哪些专业是“热门”?哪些专业是“冷门”?的确,专业之间存在“冷”与“热”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其录取分数的高低上。普遍的现象是:“热门”专业往往分数偏高,而“冷门”专业的分数则相对要低。在志愿填报中,我们又将做怎样的选择?之三十四,慎将专业“热”到底在以前的录取中,经常碰到这样的志愿:有的考生一连几个专业都填报了一些“热门”。这样容易产生什么后果呢?请看北京一考生的志愿个案。案例:2005年,北京一文科考生,高考成绩559分,高出北京文科本科一批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03,(6):46-48
所谓的。冷门’专业,一般理解是那些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困难的专业。这些专业有的因为社会的需求量比较小,有的则因为专业面过于狭窄,而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在的专业中,要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来把专业划分为哪些是“冷门”,哪些是“热门”,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所说的“冷门”和“热门”呢?也许看了这两个例子就会有所明白。  相似文献   

3.
高校直通车     
很多学生如愿考取大学以后,在专业选择上往往有遗憾。据一项针对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由于有近1/4的被录取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没有认真考虑,随便凑合”,再加上填报“冷门”、非第一志愿录取等因素,高校学生中有42%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65.5%的学生表示愿意重新选择专业。针对这种情况,各大高校正着手改变固有的专业划分模式。目前许多高校除了允许自由转系(比如复旦大学)以外,已开始尝试“厚基础、宽专业”的学科体制,按院系招生而不按单个的专业招生,有的学校甚至在大一、大二不分专业,全面学习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4.
都说理科生好就业,从大形势来看是没错,然而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人走出校门后没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没有工作。理工科专业怎么选?奔大热门去?可能这边报考人数多,那头就业市场也已趋饱和。奔冷门去?有的冷门专业就业率倒是挺高,可那是因为单位招的人本来就少。不过,同学们也别太担心,只要在圈定一个或几个"目标专业"后,去深入了解相关行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未来的趋势,孰"热"孰"冷",也就不难分辨了。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甚至达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整张志愿表中只填一个专业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外,主要是受一些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6.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9-20
“冷门”,人们通常理解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度相对平稳,录取的把握较大的专业;“热门”是指报考的考生较多,竞争十分激烈,录取的把握不是太大的专业。“冷门”、“热门”专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静止不变的。我们提醒广大考生,报考的院校千差万别,报考的专业不尽相同,报考“冷门”并非是坏事,报考“热门”也未必是好事。  相似文献   

7.
《求学》2023,(15):37-38
<正>每年志愿填报时,总会听到有关专业冷热的话题讨论:“××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专业没落了,学了没前途”“××专业太冷门,毕业就失业”……但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学专业的冷热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换更迭。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学热门专业变迁史。  相似文献   

8.
专业,常常被人们冠以“热门”和“冷门”之说,很多人也承认专业有“冷热”之分,这就让我们的志愿填报有一个疑惑:专业如何选?如果我们真的面临着“热门”和“冷门”的选择,该如何取舍?这里,本刊对浙江大学招办主任程艺进行了访谈,就如何看待专业的冷热及怎样选择专业的问题,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也许,这就是我们解决疑惑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倾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向西部流动。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一些看似冷门的远景专业,不仅可以在分数上“占便宜”,而且在就业上更是“薪薪向荣”。那么,对于有意到西部发展的考生,以下五个专业应该引起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许多学生在校时所学专业是人们认为的一些“冷门”,学生自己也感觉当初“入错了行”。殊不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原来所谓的“冷专业”开始预热,就业前景豁然开朗。而原来的一些热门专业,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把目光投向一些“冷门”职业岗位,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福建王辉业同学来信问:怎样填报高考志愿,才能切合实际?答:高考将至,广大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的困扰。现在,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不顾自身的特点,盲目追名牌,求热门。甚至有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也比普通大学热门专业好的想法。这样想是片面的。不可否认,名牌大学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上的确有一定的优势。学生在这里应该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在以后就业方面,也可能因出身名牌而有较多机会。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为社会做出比较大的贡献的人,大多数从事的都…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有的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而有的专业却乏人问津。有的同学只考虑“热门”专业,专业不服从调配,整张志愿表中只填一所高校、一个专业。数据显示,近年来各类专业的报考人数与计划的平均百分比是:政法类为439%,财经类为186%,医学类为150%,师范类为91%,农林类为54%。由于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一味追逐热门,从而导致其兴趣和专业产生错位,使专业学习过程变得十分痛苦。  相似文献   

13.
“新文科群”的办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文科群”的办学意义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肖太陶近年来,理工院校中的文科专业生源普遍看好。报考理工院校中的文科专业的学生数,有的超出了录取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个中原委,专家分析,学生都想投冷门,不想大家都投冷门,结果冷门反而成了热门。显然,这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一些人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并不全面,有的还不够确切。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要么把教育窄化为教学,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么把教育理解为教训,学生有问题、犯错误时,就喋喋不休地训斥。教育实践中总是充斥着“你要怎么样”,而缺少“我们怎么养”。总体来说,“教”多“育”少。其实,教育重在“育”。  相似文献   

15.
志愿填报时,有的考生及家长以为,只要分数超过某所大学调档线,就能被所填大学和专业顺利录取。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的档案投到某所大学后,要么不能被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录取,要么进档后被退档,导致正常录取时落选。到底我们该怎么利用自己的分数呢?志愿中,除了我们的高考分数外,还有哪些分数要求?笔者希望从2009年几个省份录取场搜集的案例帮您揭开分数后的“奥妙”。  相似文献   

16.
吴悠 《求学》2023,(15):41-42
<正>本文主角:旅游管理适合人群:适合个性外向、热爱旅游业,并且对经营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前段日子,我帮助家里刚刚高考完的妹妹填报志愿,我问她:“你想学什么专业?”她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那么确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工商管理、考古学……从爆火的专业到冷门的专业,她都选了一遍。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纠结呢?就算我最终确定了心仪的专业,命运还是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我与精心挑选的专业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9,(5):9-10
有一些专业听起来枯燥冷僻,对应的职业也显得不张扬。专业录取的分数线也往往不高,甚至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专业调剂,但往往在就业时可以和一些对口单位“无缝对接”,加上招生人数少,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因此毕业生在考研或找工作时反倒占据优势,这样,“冷门小径”最后变蔚了就业的阳光大道。图书档案学类旗下的档隶学、图书馆学专业就是这样的“冷专业”。 国贸、法学、计算机……这些昔日让考生“挤破头”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却成了“鸡肋”。而档案学、图书馆学……这些考生一度避而远之的“冷门”,最后却被证明是一只成就未来的“金饭碗”。其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18.
高校直通车     
考生要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几率,获得较好的高考成绩固然必不可少,科学地选报志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报志愿时,考生要掌握以下原则:一、不一定非要填报热门专业。一是热门专业的竞争激烈;二来现在的热门并不一定就是几年后的热门,而现在的冷门也可能在几年后趋热。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来选择专业。二、填报专业要拉开档次,形成“梯度”。第一专业应该是自己正常水平下能达到的,第二、第三专业应选万一发挥失常能“保底”的。三、要关注自己在专业上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所选专业的学科内容、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有无硕士点和博士点…  相似文献   

19.
<正> 志愿没梯度,后果很严重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否合理,梯度排列是一个重要因素。现行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存在着不同的录取批次,每一个录取批次都有数百个高校,每个高校又有很多专业。同批次录取高校在同一时间进行本校的录取工作;不同高校由于报考人数不同,导致录取分数有高有低,从而形成同批志愿中院校之间的高低层次的梯度关系。每所高校又都有所谓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同专业报考人  相似文献   

20.
换位思考“冷择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冷门人才”高校毕业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仿佛真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究其原因虽有很多,但许多“冷门人才”在择业中未能从自己专业较冷的实际出发,也趋炎附势,跟着“热门人才”一起往“热门单位”钻,因而普遍受到冷落,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冷门人才”,知道自己专业较冷,在“热门单位”竞争不过“热门人才”,于是,择业前就注重进行多方面反向换位思考,在此前提下,有意识地避“热”就“冷”,寻找那些被众多求职者所冷落的“冷门单位”去应聘,反而比较容易地取得了就业岗位。两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