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作为担负着深入宣传、阐释二十大报告任务的主流媒体,推出了系列融媒体作品并在人民网设立“党的二十大报道专区”和“大型融媒体报道专题”。从内容生产和知觉传播两个方面来看,《人民日报》的融媒体创新实践呈多模态报道模式。以《人民日报》对党的二十大报道为例,针对出现于文本和传播事件之中的现象,通过研究多种符号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新闻作品,考察多模态融媒体新闻的模式属性及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2.
重大主题报道既是党和政府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媒体融合的主战场,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增强产品意识,融媒技术运用愈发熟练,重大主题报道形态日趋多样,在党的二十大主题报道中得到集中体现。在彰显媒体融合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展现了未来报道的主赛道以及形式和内容的适配度。  相似文献   

3.
丁建雄  高建华 《传媒》2023,(8):27-28
<正>2023年,“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媒体融合的重要性。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各媒体的工作重点已经从最初的“如何融合”转向需求端的“如何触达”,而全国两会的报道活动则是对这一思考的最佳回应。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做好全国两会报道,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甘肃广电”)提前谋划,不断增强产品意识,探索报道“新”思维,从前期策划到内容呈现,创新运用融媒技术,丰富报道形态,精心“智”作,写好“融”文,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展现了新作为,彰显了媒体融合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张倩 《中国记者》2022,(11):55-58
<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主流媒体全年工作的主线。尤其是10月份以来,主题报道守正创新、浓墨重彩、高潮迭起,大量兼具形式美感与内容灵动的融媒精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梳理了近期学习强国、腾讯、今日头条、百度等客户端的相关置顶稿件,对其中主要的融媒报道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其中的创新性突破,以期对融媒产品与重大主题报道进一步融合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5.
易欣 《东南传播》2023,(3):43-45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央视网、《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大量新闻图片,以新闻配图、图片新闻、图片专题、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对党的二十大进行全方位报道,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报道重大议题新闻,新闻摄影勇挑重担,增加强势,多媒互动,美化版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张晓红  庞行 《青年记者》2022,(21):62-65
党的二十大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呈现出内容创新、技术赋能、融媒形态的鲜明特征。这次党代会报道是对近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  相似文献   

7.
融合媒体时代的重大主题报道在内容表达以及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平衡重大主题报道的政治性、重大性与可读性成为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主题报道为例,分析中央主流媒体在此次主题报道中叙事策略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体叙事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8.
郭御凤  冯莽 《传媒》2018,(1):57-59
2017年,全国媒体都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十九大的宣传报道.在这次报道中,"现象级"产品频出,融媒体发展的趋势日显.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等中央媒体十九大报道进行总结,并对各大媒体在融媒体报道方面进行的很多有益的尝试进行梳理,以证明融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和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莹 《传媒》2023,(8):17-18
<正>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开启新征程的号角,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2023年两会全球瞩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全台之力从“新”出发,积极运用各类创意元素,推出一系列鲜活生动的融媒体产品,通过强大的融合传播矩阵有力呈现新征程新风貌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阵地的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将二十大的“硬新闻”转化为高流量报道?只是简单把报纸上的成就性报道、程序性报道等搬到新媒体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在对党的二十大进行报道过程中,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与编辑部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创新表达方式、改进产品功能、借助技术赋能,成功打造一批千万级爆款产品,有力传播了时代好声音。报道在“出圈”“破圈”的同时,也获得了业界及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相关报道两次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重点推介,两件创新作品获中国记协官方微信点赞,多个报道受到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表扬。  相似文献   

11.
王晓辉 《新闻战线》2022,(22):21-24
党的二十大举世瞩目。中国网高举思想旗帜,坚持政治引领,把握报道契机,深耕外宣主业,践行媒体融合理念,推出多语种、融媒态、可视化的新闻产品,开展多圈层、多元化、多维度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国际传播提质增效开展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广西柳州日报社立足融媒体平台,按照平实务实、精准精确、高质高效、出彩出新的宣传基调,运用深融思维、融媒手段,创新探索走出一条放大音量、做大流量、扩大影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大众日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在“三个创新”上发力,提升融媒生产专业化水平,有步骤、分阶段地推出一大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高质高效的报道、栏目、活动和新媒体产品,努力让正能量实现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喜庆党的二十大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融媒体产品应运而生,它们不仅满足了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而且改进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创新是融媒体产品与生俱来的标签,如何加强融媒体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达到"刷屏"的传播效果,成为主流媒体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实践出发,提出了融媒体产品内容创新的着力点和形式创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5.
李栋 《传媒》2023,(8):32-34
<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河北省委宣传部积极谋划、提前布局,由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合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动全省14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采用“竖屏短视频+聚合应用程序”的方式,在网络移动端对《河北新闻联播》进行延伸性报道,推出了一档融媒栏目——《百姓看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百姓看联播》以受众需求为准则,突出“百姓视角、群众语言、网感表达”,是长城新媒体集团坚持守正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2022全国两会是主流媒体创新报道理念,应用前沿技术,革新报道样态,竞相展现媒体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本课题组连续8年观察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四家中央主流媒体及政务新媒体中国政府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客户端发布的两会融媒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综合参考全国各层级主流媒体、政务媒体以及商业平台的典型报道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对8年来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的发展变化进行特征和创新趋势总结。研究发现,2022年两会融媒体报道呈现技术“X”变量持续赋能、对话式报道加强、液态化融合、媒体跨平台协同合作等特征,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时政报道和政治传播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发挥好重大主题报道在新闻宣传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本文从融媒体时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叙事方法、传播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重大主题报道要摒弃空洞说教、内容死板的呈现方式,创新讲述方法、转变叙事策略,将大主题、好主题转化成一个个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18.
2017年两会期间,融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成就报道,产生了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对媒体来说,融媒体产品所应用的前沿技术是推进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媒体亟待补齐的短板,也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的必要手段;①对用户而言,融媒体技术令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互动感不断增强,尤其是融媒体技术在成就报道中的应用,为用户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加平等的渠道和便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主流媒体同场竞技、同题答卷,突出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将全国两会报道作为传播重要思想、展示民主成果的平台,使出“十八般兵器”、用足“十八般武艺”,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打造体现融合创新成果的融媒体产品。本文通过梳理盘点2021-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融媒体产品创新的亮点、特点,总结提炼了融媒体产品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沈峥嵘 《中国记者》2023,(11):46-47
<正>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评选揭晓,共有6件作品荣获一等奖,其中央媒体5件,地方媒体1件,新华日报社国际传播融媒作品《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媒体作品,位列第五。此前,该作品入选中国记协“党的二十大报道融创精品十大案例”,也是地方媒体国际传播唯一入选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