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引领下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农产品包装设计和品牌推广存在四类问题,包括农产品品牌塑造意识不强、规模不大,农产品包装设计绿色生态化理念意识淡薄、创新形式和文化活力匮乏,品牌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市场开拓性。基于以上问题,农产品包装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需要树立正确的品牌差异化,打造产地优势,农产品包装与新时代消费观念错位,强调从健康、环保、人性的角度创新包装,提升创新产品的品牌视觉元素设计。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为里下河地区农产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梳理里下河地区农产品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里下河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提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思路,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农产品品牌,加速乡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不仅制造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打造了一批热门人物。在这其中,网红无疑是社交媒体时代最直接的产物,网红经济发展至今渗入到各行各业,具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多类原因推动网红教师的出现。教师网红化的渐进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对网红经济或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迎接治理的新挑战。文章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网红化现象的发展现状、产生原因等进行探究,希望有对教师网红化现象治理的可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网红学院”本质上是职业院校在信息化时代建立的特色产业学院,一般布局在三四线中小城市。“网红学院”即特色产业学院,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职业院校认真研究和推广,寻找和建立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直播-电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推广和销售模式,具有门槛低、交互性强、传播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农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文章梳理了直播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多种形式和参与主体,探究各主体在直播助农时的综合责任考量与责任担当.基于直播助农的带货现状,从政府官员、企业、农业经营者三个主体角度出发,分析各主体在直播助农过程中的产业拓展能力,以期实现“直播-电商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硕 《知识文库》2023,(5):118-120
<正>“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产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将助力农产品走向全球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职业院校应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和技术技能优势,以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产品形象建设为抓手,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1农产品形象建设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形成大抓农产品品牌、大抓农业产业化的理念。中国的大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品牌建设来提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普及+社交平台推广催生了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网红经济通过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粉丝群,从而完成市场定向营销。网红经济的低成本推广,增加了C端用户变现渠道,迫使B端群体优化产品或服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在“网红经济”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网红经济为自变量,消费行为为中介变量,消费市场为因变量构建模型,提出假设,通过248份问卷分析,借助AMOS分析软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网红经济对消费市场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消费行为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占比为0.85。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和电商助农的双重背景下,山西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但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普遍处于中下等水平。基于此,文章以品牌营销为研究视角,首先利用新4C法则从场景、社群、内容、人与人连接四个维度探究以电商直播促进山西农产品品牌提升的作用机理,其次分析当前电商直播背景下山西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营造强互动强体验的直播场景、构建品牌价值认同的社群、输出兼具实用与创新的直播内容、培养中心节点顾客的品牌优化策略,以期助力山西农产品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乡村振兴。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在创建、保护和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从变革思维、厘清主体与创新实践三方面着手,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自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以来,我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邯郸经济也受到巨大影响。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对扩大就业、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重点关注邯郸网红经济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邯郸实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朱静江 《班主任》2020,(4):50-51
学生想做“网红”,大多是因为只看到“网红”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根本没有考虑做这件事的可行性和价值。所以,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给学生“降降温”,谨防他们“红了眼”。第一问:做“网红”是长久之计吗?学生缺乏人生经验,有的学生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认为做“网红”可以出名,还能赚好多钱,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  相似文献   

12.
技能型“网红”的出现是对抗人的异化与新工作美学的建立、主体身份构建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娱乐化满足以及工作经济收益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技能型“网红”现象的存在,对于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促进产品迭代更新、推动泛在性技能学习、促进技能群体成长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在技能型“网红”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人设效应脆弱、资本异化下价值观偏差、持续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新的风险因素挑战。技能型“网红”未来的发展策略应是:监督和引导相结合,实现工匠文化价值引领;通过内容生产增维创新,打造持续吸引力;转变传播策略和方式,打造个人技能品牌;发挥职业院校作用,建立网红人才挖掘、培养及保障机制,从而实现从“技能网红”到“技能长红”。  相似文献   

13.
网红经济及其各种网络衍生品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态的变迁,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网红经济凸显了消费符号化,改变着大学生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网红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真正的情感归属;网红经济带来人际关系的物化,其商业属性淡化了自律属性。网红经济碰撞下针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强化消费道德教育,创新消费行为与文化,探索协同合力育人的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红经济迅猛发展与行业规范走向的同时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外部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不断与时俱进,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科学与健康的消费理念,注重和发展大学生精神与文化消费,进一步明确和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红现象由诞生之初的文字网红转向宽媒体网红,商业价值日渐明显且走向产业化,成为重要的经济"风口"。基于网红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挖掘网红商业的价值,从创业角度辨析网红运营模式的共性,试图找到网红商业模式成功运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红文化作为5G时代的产物,是伴随网红个体的走红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亚文化”,具有趋利性、同质性和良莠不齐的特点。通讯网络的发展完善和大众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为其生成提供有利条件。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尽力消除网红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要健全法律法规,增强监管力度;强化主流媒体,扶持正向网红;创新思政课堂,加强法治教育;把握校园舆情,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王晓  赵红琼  高志涛  李斌 《大学教育》2023,(24):131-133+140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农林类高校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发展好农业农村经济对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农林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等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建强师资队伍、改革教育教学体系,铸牢校企合作“融通点”、畅通乡村振兴“保障线”、拓宽科教成果“应用面”,形成了“点、线、面”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新疆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7.
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品牌农业高水平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促进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可或缺。当前,亟需立足于大国小农基本国情,用法律转化品牌农业发展政策,创新品牌农业发展专门立法,完善育种者权益激励保障法定机制,建立侵犯品种权刑事惩治制度,扬弃整合“三标鼎力”地理标志制度为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强化农产品综合质量高标准立法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25):161-162
本论文以高中生群体为样本,对网红经济给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进行问卷调查并确定网红经济对高中生的影响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而加深,针对一些"网红经济"所带给高中生不好的影响的问题提出高中生应理性看待网红经济,提高自身辨别真相的能力,并尝试利用"网红经济"的营销模式提出高中生可以模仿"网红经济"营销模式分享学习有关内容,促进高中生的学业。  相似文献   

19.
“潍坊模式”的核心内涵就是农业产业化,重在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农业的升级,是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打造品牌农业是创新“潍坊模式”的重要方面,要充分认识推进品牌农业升级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进行研究,针对品牌农业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整体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广优质农业品牌、壮大品牌创建主体等措施,以促进品牌农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时代变迁,"网红"也逐渐由粗俗转变为一种经济发展趋势。他们经历了从对个人"粗俗审丑"2.0时代到"猎奇审美"群体增长3.0时代的变更。"网红"的不断提升,也带动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并演变成为2016年度比较火爆的经济现象。追寻"网红经济"火热发展原因对于探讨新媒体下商业模式运行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