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寻牌     
陈振豪先生是一位久居危地马拉的华侨,今年80多岁了,非常喜欢魔术,很早就参加了国际魔术师协会,研读过许多魔术书籍和资料,也有许多成功的业余演出实践并获得过奖励。上世纪90年代陈先生在桂林参加过桂林国际魔术节后,同国内的魔术师们交上了朋友,有许多魔术方面的书信来往,曾为国内的魔术师定寄魔术期刊、邮寄复印资料和亲手制作的道具样品。每次收到他用久已生疏的繁体中文写来的魔术书信,我的心中总是非常感动,深深体会到他对中国魔术的关心和期待。此次发表他写来的两篇扑克牌稿件,让更多的魔术师分享到他的这份热忱和友情。——编者  相似文献   

2.
我原是一名杂技演员,是在1999年桂林国际魔术邀请赛中喜欢上魔术的,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香港魔术师邓子梁,我很喜欢他所表演的扑克牌魔术,他也很热心地教给  相似文献   

3.
正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一直都是很神奇的。在魔术表演中,我们可以引入用大脑记忆扑克牌的形式,给魔术表演带来新意。一、表演过程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把牌从牌盒中取出,向观众展示这副牌,接着把扑克牌交给观众,让观众检查一下这副牌,确保这是一副普通的扑克牌,每张牌都有,并且每张牌都完全不  相似文献   

4.
本人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魔术爱好者,对扑克牌“花式”表演有一些接触,在学习魔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门艺术的魅力。就像每个热爱魔术和花式的朋友都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魔术的价值和影响力一样,在近年的表演当中,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如何使自己的表演更好地做到这一点,也在观察其他朋友们的表演,并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发表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上流览时无意中进入了“中国魔术网”的“魔术杂谈区”,发现这里聚焦了一批喜爱扑克牌魔术的年轻人,他们是“魔星高照”中刘谦、杨杰的拥众,他们刚刚由扑克牌表演进入魔术领域,他们兴高采烈,意气飞扬,写下了许多学习魔术的心得体会。这些文字活泼灵动、幽默风趣,很有意思,就有了开办“网络论坛”栏目的想法,希望这块园地能展示魔术网上的精彩言论,扩大同好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滚牌寻牌     
表演过程:表演者拿出一副普通扑克牌(图1)。将牌扇形展开,请观众从中抽取一张(图2)。请观众记住所抽扑克牌的花点,然后扣置于整副扑克牌的顶部,例如该牌为红桃(A图3)。  相似文献   

7.
正在扑克牌魔术表演中,用特定的数字来表示特殊的含义,会给魔术表演带来新意。我们来看一个表演过程:魔术师从牌盒中拿出一副扑克牌,向观众展示,再让观众检查这副牌,确保是一副普通的扑克牌。魔术师从观众手中接过扑克牌后切了几下对观众说,这样牌的顺序就被打乱了。魔术师对观众说:"接下来表演的魔术名叫数字爱语。众所周知,每一张牌上都有一个数字和一种花色,不同的数字和  相似文献   

8.
翁进步 《杂技与魔术》2011,(1):61-61,60
本刊曾刊载过有关“利子牌”的文章,究竟“利子”应该如何解释,其出处在哪儿,许多年轻的魔术爱好者恐怕还不十分了解,在这方面我有一些浅见,在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到底如何才能表演好一个魔术?以什么样的表演方式才能让魔术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是我自学魔术四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学的都是近景魔术,所以本文的重点就在近景魔术。近景魔术,也叫近身魔术,顾名思义,就是表演时魔术师与观众的距离十分接近。怎样才能表演好一个近景魔术?我认为,有四个重要的因素,一是道具的选择,二是错误引导的运用,三是台词的设计,四是失手情况的处理。接下来,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谈一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杂技与魔术》2011,(2):61-61,50
在公考热和魔术揭秘热的时代,一道公务员考试题“切中时弊”,以魔术破解为题,考人的思维推理能力,您也来试试?在一场魔术表演中,魔术师看来是随意请一位观众志愿者上台配合他的表演。根据魔术师的要求,志愿者从魔术师手中的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出一张并看清楚了这张牌,但显然没有让魔术师看到这张牌。随后志愿者把这张牌插回那副扑克牌中。魔术师把扑克牌洗了几遍,又切了一遍。最后魔术师从牌叠中取出一张,志愿者确认,这就是他抽过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11.
扑克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在节假日、工余日,还是在家庭里、旅途中,常常看到人们兴致勃勃地打扑克,从竞技体育的桥牌到百姓间通俗的游戏,无不透出人类的智慧与趣味。扑克牌之所以受到普通百姓家庭的喜爱,主要是玩法多,简便易带,而且还能成为杂技魔术的道具,有些简易的扑克魔术又常常是家庭娱乐的组成部分。扑克牌打起来变化莫测,趣味性强、并有一定的益智作用。曾有人以扑克为题材做智力题,可使人学会逻辑推理、概率等方面的知识。由此看出,扑克牌虽小,却能透视出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不久前,在首都一次桥牌赛上,许多人对此次比赛用牌——“姚记”扑克牌产生了很大兴趣,无论是从牌的质感还是色泽,均得到了桥牌界人士的赞赏。  相似文献   

12.
手彩魔术,顾名思义,也叫作手法魔术、徒手魔术,指的是以纯粹手法为主导的魔术。狭义的手彩魔术专指以小球、扑克牌、短棒、顶针等小物件构成的手彩,在实际的舞台比赛中,扇子、弹棒、雨伞等魔术物件也可归类于手彩之中。除专业魔术领域外,手彩魔术的概念很少被提及,原因在于其特有的专业性和审美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魔术讲座     
本文编译自“牌王”格林的魔术讲义《来自格林的轻松魔术》,主要内容为十多个不需要艰难手法的扑克牌魔术,以及格林演出这些魔术的经验体会。初版印刷于1995年,2005和2007年又经过两次扩充,用于对魔术师、科学家、娱乐设计者等广大人群的魔术教学中。本刊取得了格林的首肯,将陆续编译一些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扑克分身     
《扑克分身》也可称为《扑克三分》,是由巨型魔术《人体三分》演变而来。这套魔术的创作,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改进,所以公布给同行,希望得到指正和提高。表演过程:表演者拿出一个书本大小的黑色框架,框架的左半边前后皆被铁片封闭着,右半边是透空的三条栅栏。表演者将一张扑克牌放入栅栏中(图1),将框架前后交代,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扑克牌和框架均没有异样,随后魔术师用手指推着扑克牌中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有记者问我,中国魔术的现况如何,我回答了二个字——攀爬。中国的魔术目前处于攀爬阶段,离攀登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6.
正得知张昱获得2018FISM世界魔术大会近景纸牌类冠军时,我特别开心,因为我是最早希望在本届世界魔术大会上他能代表中国出赛的。我认识张昱的时间比较长了。他是南京人,上大学期间爱上魔术,同蒋亚平、张寅、陆奇等人创办了魔术俱乐部"黑色代码",其成员都是现今新一代魔术人,有王杰、范镇鸣及我丈夫赵俊等。他对魔术理解深刻,对魔术知识本着学无止境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居住了8年,去年回国后不打算再去了。在美国时几乎每年的国际魔术师协会年会我都会去观摩,也观看过不少的魔术演出,结识了一些魔术界的朋友,对美国魔术的状况多少有一些了解。总体来说美国一直都是世界魔术的龙头大哥,不少国际级的魔术大腕出自美国,很多成功的魔术作品也是从美国流传开来的,但美国并没有固定的魔术表演团体,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的魔术发展了,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是无疑的。中国魔术如何正确定位,中国魔术的发展方向如何,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话题。我在魔术行业工作了三十多年,由于工作范围的关系,对海内及上海的魔术发展比较熟悉。现以一孔之见,试淡中国现代魔术的定位与发展。望各位专家斧正。  相似文献   

19.
猴年话猴牌     
李维刚 《集邮博览》2016,(4):104-106
"猴子"是人们对灵长类动物的总称。在十二属相中,猴排第九位。猴,因其"先祖"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神通而声名赫赫。"猴文化"包容着史前"图腾文化",在我国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佛、儒、道相混合的一种民间信仰。自古到今,猴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扑克牌上所表现的猴文化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丰富多彩:1.动物猴:动物界的猴是猴子的本来面目。《百猴图》扑克上册(图  相似文献   

20.
扑克穿刺     
传统魔术中也有《扑克穿刺》的表演.它的门子是做在牌上的。老式《扑克穿刺》的做法如题图所示,表演穿刺的扑克牌是一张红色方块5,事先将中间的方块图案挖掉.后面附上另外一小片方块5.底边粘合于牌的背后,形成可开可合的丁字形门子,两牌合拢时后面的红色方块可以把前面牌中挖出的孔洞填满,看上去牌面是正常的。表演时将这张扑克放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