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读单词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语言.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来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及自身素质等,来选择情境的创设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已成为当前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在初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许多专业定义和概念需要学习。情境教学法强调将学生置于特定情境中进行知识感知,降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难度,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启蒙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其面临的社会和生活面也相对的拓宽了。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内容选择的关键是选择具有有针对性的、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利于农村初中开展的,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境,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农村初中学生的道德实践和适应社会的德育活动课程。在具体选择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内容时,有三个关键因素必须考虑:首先是对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境的确定。第二是道德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第三是符合农村初中学生时代性与地方性道德情境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品读     
<正>现在的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内容是选择能力。能在不同情况下做出正确抉择对于创新来说格外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之一就在决策能力的高低上;现代人要学会运用自己的决策能力,根据机器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或选择;正确的选择不是只依靠科学知识,还需要依靠通过社会认知获得的社会知识、道德和伦理准则等。  相似文献   

5.
<正>知识的不断更新、价值取向的不同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生活理想在社会中共存。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学会道德判断,灵活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迫切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绝不能依靠"管束"和"灌输",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语言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本节是《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综合探究的内容。是学生认识身边熟悉的社区,逐渐了解多种多样的社区以后,并学会运用地图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选择。然后分别设计了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图四幅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判读和使用,从而使学生了解获取地图信息的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的意义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意义 中学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蕴含着教育观念、教与学方式深刻变革的崭新的课程,其宗旨是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强凋学生在开放情境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性的人,高中历史学科的理性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实证为真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历史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环境中面对具体事件,判断事物的是非、美丑、善恶,在开放性情境中培养学生对他人利益的关照和在复杂环境中对理性的执着与信念。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情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律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部编版教材《我学习,我快乐》一课为例,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主体性德育就是要在整个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主内化、自主控制的能力.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和自身道德控展追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学会能动地表现道德行为,学会超越“自我”的道德自省。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它具有四方面的内涵;第一.高校主体性德育把德育本身著作目的。  相似文献   

11.
谈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成员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必备基础,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生存、生活和学习需要的基本素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创设学生实践操作情境、联系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拓展教材知识、创设清洁的信息环境、强化信息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引起道德冲突的情境,这对学校加强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提出要求。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灌输现象导致学生道德选择能力低下。据此,提出发展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策略:在学生进行价值讨论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敏感性,内化学生的道德伦理,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面对外部社会道德的转型变迁,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其社会职能的承诺和新时代重要使命,促进学生的良性道德认知发展,成为重要的学术与实践议题。本文探索建构高校学生道德认知的观测指标体系,将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置于社会-家庭-高校的多元综合情境中,利用全国高校学生调查数据,清晰当代青年道德认知特征。基于有序逻辑斯特回归与夏普里值分解,在兼顾社会与家庭影响作用的同时,着重聚焦剖析高等教育院校影响五大教育要素,即院校组织禀赋、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师生互动、朋辈效应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中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有利于拓展我国高等教育德育机制的理论认知,为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道德教育平台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板块中,“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会学习”是“自主发展”的第一个要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和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个方面。其中,“勤于反思”指的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在法治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借助道德冲突情境,引导学生以科学态度尊法重理,进而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道德冲突情境,力求以案例小视角折射社会大时代,立足素养设定教学目标、巧编案例呈现道德冲突、精设议题引导道德选择,以帮助学生提升法治认知、促进法治认同、践行法治之道。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行为的机制看学校德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脱节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时存在偏重认知而忽视道德思维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的指导。因此,学校德育的改革要转变教育思维方式,给学生以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相似文献   

17.
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社会认知学派的齐默尔曼认为,它是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为自己能力的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重交给学生学习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选择最有效地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全过程,提高自学能力。这是自主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重在实施。当前,国外中小学常用的道德教育方法有道德讨论、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合作式学习、榜样学习、道德体验等。尽管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其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生"学会选择",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多元社会中独立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凤荣 《考试周刊》2013,(99):138-138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课改理念。但在创设情境时.出现了一些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必须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与情感冲突处创设教学情境、在道德体验和道德冲突处创设情境。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理想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邱凯祥 《教师》2013,(18):31-31
1.创设问题情境,拨动情感心弦教师要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有趣的发散性问题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出积极主动、积极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问题情境中,学会选择和判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探寻和建构;让学生对善恶作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念,践行正确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