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暗示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暗示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中极为重要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暗示能力必须具有渗透性、启发性、愉悦性、自觉性和协调性等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暗示策略 ,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暗示能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语文教师应不断追求、永不满足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洛扎夫创立的。我在美术教学中,移植了这项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所谓暗示,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含蓄地间接地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暗示的方法很多,我在美术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权威暗示、音乐暗示、联想暗示、情景暗示等。  相似文献   

3.
暗示的妙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通常情况下 ,人们都直截了当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不拐弯抹角。但有些情况下 ,由于羞于出口或不便直接说出某些事情 ,人们也需要运用暗示这种方式。所谓暗示 ,就是不鲜明地表示自己的意思 ,而用示意的举动或含蓄的言辞来使对方明白省悟。暗示是一种巧妙的交际艺术 ,它有行为暗示和言语暗示两种类型。一、行为暗示行为暗示就是暗示者自己的一举一动为媒介间接地向被暗示者表达意思的方式。如《鸿门宴》中 ,范增频频给项王使眼色 ,并举玉向项王暗示 ,希望项王领会他的意思(和决同音) ,早作决断。这里运用的就是行为暗示。日常生活中 ,我…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情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  相似文献   

5.
汪波 《学周刊C版》2010,(6):205-205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良性心理暗示能够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情绪等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尤其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也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从良性心理自我暗示、微笑暗示、评价语暗示、欣赏暗示这四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情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  相似文献   

7.
心理暗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有效途径。本人从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多年,在此就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声乐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发展,心理暗示教学也被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声乐教师向歌唱者传授演唱技艺的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运用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教学语言、教学行为、教师修养等方面对歌唱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将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把某种观念传递给对方,使其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并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这就是暗示。暗示是人类一种固有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往往具有可暗示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正确地运用暗示手段,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暗示有以下几种:一、目光暗示在师生相互接触中,教师可以通过眼神传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和其他的信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眼神的种种变化,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研究在经历了纵深发展之后,正在寻求新的拓展空间。教学研究转向艺术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的趋势,将心理暗示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暗示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教学暗示由语言类的教学暗示、动作暗示、艺术暗示、距离暗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暗示等构成。教学暗示艺术已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到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在经历了纵深发展之后,正在寻求新的拓展空间。教学研究转向艺术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的趋势,将心理暗示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暗示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教学暗示由语言类的教学暗示、动作暗示、艺术暗示、距离暗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暗示等构成。教学暗示艺术已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到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雷晓兰 《文教资料》2006,(18):142-143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鼓励是一种心理暗示活动,它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潜能,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声乐教学中的心理鼓励问题做了探讨,希望对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产生裨益。  相似文献   

13.
杜召荣 《考试周刊》2012,(21):168-169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投入、期望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自己家庭教育的质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且在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为保证家庭教育质量做努力。本文谈谈积极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J隋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可以是来自别人的“他人暗示”,也可以是来自自己的“自我暗示”。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不自觉地运用各种暗示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帮助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通过暗示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6.
导读     
<正>将积极的心理暗示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韧性。《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环境暗示、情景引导;同学参照、主动参与,语体暗示、激发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但许多同学反映高中物理概念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物理概念,想说爱你也容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的教法。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心理暗示这一术语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暗示来影响、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消除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成绩。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虽已形成  相似文献   

18.
尹红 《辅导员》2012,(Z2):122+108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接受暗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人群中,妇女与儿童的接受暗示性比男性更高。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比如,孩子在玩具柜前赖着,非要买小汽车不可,躺在地上打滚、撒野。一位妈妈心一软,答应了,这就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下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同样的事情,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耍赖毫不理会,妈妈的行为暗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忙碌在烦琐的事务中,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有所降低。基于此情况,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推广太极拳,对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有助于身心及心理健康,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本文主要以兴趣教学法和心理教学暗示的方法对高校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王婷 《考试周刊》2010,(41):143-144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完善自我的强大潜意识流,正全方位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从各方面影响着现代生活。本文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心理暗示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启示予以深入探讨.对心理暗示本身的机制及特点、英语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促进教学的前提和方法等作了系统解释.并联系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具体深入心理暗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出一套以心理暗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